“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昧”字包括“糊涂、不明白”\"隱藏”\"昏暗\"等含義;“夷”為“平坦”;“”(lei)則指“崎嶇不平、坎坷曲折”“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意思是,光明之道仿佛昏暗模糊、難以明了、不易辨識;前進的道路看起來反倒似乎在后退;平坦的大道卻又崎嶇不平、坎坷曲折。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看似反常,卻道出了世間進步之真諦。明晰的道路與正確的方向選擇,智慧與真理的探研與求索,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往往混沌不清、難以理解,不僅容易受到漠視、忽略甚至在常人眼中被視為落后與倒退;前進的方向并非一路坦途,起伏轉折的螺旋上升才符合自然法則和宇宙真理客觀意蘊;唯有秉持謙遜開放的胸襟,深入領會“反者道之動”的中華傳統哲學真諦,我們方能不為世間萬物的表象所迷惑而砥礪初心、正道直行。
拳成于醫理成于易。“反者道之動”的易經陰陽哲理構成了傳統武術文化核心思想,同時煥發著武術文化生生不已的歷史演進動力。武學真諦在于以武育人、以技入道,理技相合、涵化身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語境的武術文化發展,尤其要發揮拳與道合、體道立德的教育主旨。新時代武術領域的各行各業,無論是技術培訓、運動訓練還是競賽活動、商業開發乃至對外教學、跨文化交流,都不應因為眼光的短視、暫時的利益、當下的績效而偏離、拋開、違背這一核心要義。
“反者道之動”的中華哲學智慧在國際交往中一向具有獨特威力。近來,中東海運國際船只競相懸掛中國國旗事件便堪稱直觀體現。大國博弈的世界棋盤一貫是結盟與對抗的往復循環。美國中東駐扎重兵組建“護航聯盟”,卻陷入了“越干預越動蕩”的怪圈。中國堅守和平互通、發展共贏的伙伴外交路線,贏得了普遍國際公信力,出乎西方意料地實現了“中國維護海外利益的實力同步生長”。
“反者道之動”辯證觀不僅是武術文化經典傳統,也是區別于其他國外武技的核心競爭力。市場經濟環境下新興科技飛速涌現,由于直接定位于現實利益收獲與取得,武術領域諸多行業都面臨著嚴峻格局,內在動因其實是忽略了“拳與道合\"“反者道之動”的規訓。
《道德經·大器晚成》同樣有言:“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大道無聲,古今常在。道隱無名,武者有心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初心不改,是為武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