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WRC)的展館內人潮涌動。
在超200家參展企業中,大灣區企業以超過30家的陣容亮相,覆蓋工業、服務、醫療等全場景應用。從深圳優必選的“打工天團”到廣州高擎機電的足球機器人,從東莞里工實業的工業“大力士”到珠海速騰聚創的“機器之眼”,大灣區企業以“技術實用化”和“商業化落地”為核心競爭力,成為這場全球機器人競技舞臺的主角。
深圳優必選的展臺前,十幾臺Walker S1機器人整齊劃一地完成動態分揀任務,其靈巧手與仿生手臂的協同精度達亞毫米級。
而全新發布的Walker S2更是全場焦點。它身高1.76米,擁有52個自由度和工業級靈巧手,具備自主換電能力,可實現7天24小時不間斷作業。通過群腦網絡2.0的整體調度與任務分配管理,多臺Walker S2與其他機器人協同展示了從物料入庫搬運到智能分揀的全流程作業。
搭載自主換電系統,僅需3分鐘完成能源補給,讓Walker S2可以實現“永不停機”7×24小時連續作業,解決了工業場景的續航痛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優必選還展示了最新的群體智能技術:通過“群腦網絡2.0”系統,Walker S2與輪式機器人Cruzr S2、物流車“赤兔”可以協同作業,從物料入庫到分揀全流程自主決策,這標志著,人形機器人已經從“單機炫技”邁入“系統重構”階段。
同樣來自深圳的越疆科技,此次帶來了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DOBOT Atom第二代產品,還展示了探索者-六足仿生機器人等展品。
在工業區,DOBOT AtomⅡ左手持扳手將軸承旋緊至0.1毫米公差,右手同步分揀零件;在生活區,它通過指尖壓力傳感器感知杯身重量,精準遞茶,甚至根據煲仔飯烹飪進度自主調整投料順序,體現了靈活的上下肢協同控制能力與瞬時反應速度。
探索者-六足仿生機器人則是集“認知、動作、機動”三大核心能力于一體的創新產品。其六足結構使其具有高穩定性,三角支撐三點觸地,抗滑動穩如磐石,還能承受接近5倍體重的拉力,同時具備高靜謐性,運動靈活,可無懼離散地形。
越疆的野心不只于硬件。其構建的“具身智能操作系統”,支持開發者訓練專屬智能體,并整合OpenAI、Claude等大模型,形成“硬件-算法-場景”閉環。目前,該平臺已接入騰訊RoboticsX實驗室、達摩院等機構,并在韓國ALTA、西班牙CampuStore等全球客戶中驗證商業化可行性。
來自廣州的里工實業是人形機器人代表企業,此次帶來了里掂D1人形機器人的最新升級版本。
憑借40kg雙臂載荷和4小時續航能力,它成為了工業賽道的“重裝戰士”,能適應多種工作場景。其腿部單腿6自由度、手部單手7自由度的設計,強化了倉儲分揀、汽車裝配等場景的穩定性。在航天航空領域,D1已應用于精密部件搬運;在醫療器械生產線,則承擔無菌環境下的物料轉運任務。
據里工實業透露,目前D1已簽約了多個訂單,二季度將正式交付產線。
同樣來自深圳的樂聚,攜全球首款5G-A人形機器人“夸父”亮相大會。
夸父能夠在北京現場操控上海工廠的料箱搬運,跨越1200公里仍保持低時延通信。這一能力依托5G-A網絡構建的“感知-決策-執行高速公路”,使其在戶外配送、SMT料盤出庫等場景中實現多機協同。借助這種高速“神經網”,夸父未來有望進入消防、化工等高風險場景,執行更復雜的遠程任務。
在工業端,夸父的物料分揀系統已落地一汽紅旗工廠;在消費端,其多模態交互能力支持前臺接待、導覽講解,甚至表演太極。樂聚CEO常琳直言:“低時延是底線,協同決策才是天花板。”
身高僅52厘米的足球機器人“小派”,在高擎機電展臺吸引了觀眾駐足。這款全球最輕量足球機器人,憑借敏捷運動算法完成傳球、運球等高動態動作,單機售價控制在萬元級,瞄準教育娛樂市場。
高擎機電技術總監透露,其核心優勢在于將汽車電機技術復用于機器人關節,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響應速度,“未來將開放SDK接口,讓學校自定義訓練課程”。
此外,高擎機電還展示了Miniπ和Mini Hi兩款機器人。Miniπ高59cm,重7kg,負載達10kg,具備高抗擾性,摔倒后可自主起身,還能實現葉問蹲、踢足球等高難度動作,且提供開放SDK和開源算法。Mini Hi則輕量化設計,高集成度,為科研開發、教學實踐等提供了穩定的開發平臺。
廣州視源股份的工業級四足機器人MAXHUB X7,以-20℃至40℃寬溫運行能力打破環境限制。在模擬沙石、35°陡坡的測試區,X7穩定穿越,適配電力巡檢、地震救援等場景。其搭載的多傳感器融合系統,可實時識別設備過熱、管線泄漏等異常,替代人工進入高危區域。視源股份研究院院長表示:“機器人不僅要聰明,更要‘耐造’?!?/p>
深圳逐際動力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LimX Oli,以一場“勝利之舞”引爆全場。它擁有31個主動自由度,可表演勝利之舞、民族舞等高動態舞蹈動作,還能演示中國功夫,展現出強大的運動能力和靈活性。
技術團隊透露,運動控制的突破在于“剛柔混合驅動”設計——剛性關節保證力量,柔性元件吸收沖擊,使機器人兼具爆發力與穩定性。目前該技術已應用于物流搬運中的急停、轉向等動態場景。配備全開放SDK與底層硬件接口,它還可以搭載多樣化擴展配件,滿足學術研究、新技術開發等多種需求。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大灣區企業憑借各自的創新技術和精彩展品,展現了大灣區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這些企業不僅在技術研發上取得了諸多突破,還注重將機器人應用于實際場景,聚焦“價值創造”,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也讓我們看到大灣區在全球機器人產業競爭中占據重要地位,未來有望繼續引領機器人產業邁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