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916(2025)16-0037-04
Analyzing the Value of Ethnic Minority Witty Characters in the New Era 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sesStudyofAfantiand Agudunba Ding Gege (College of Artand Design,Xi’an Mingd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i’an)
Abstract:Ethnicminoritywitcharacters,asepitomesofadvancednationalculture,earthecolectivewisdomandspiritofjustice againstfeudaloppesionTakingthewittcharactersofUygur's“Afanti”andtheTibetan“Agudunba”asexamples,thispaperexplores their exemplary,progresiveandcontemporaryfaturesinteneweraculturalcommunicatio.Andteirontemporaryvaluelisin:(1) promoting heblosomingofexcelentethnicminoritycultureinthenwra;(2)strengtheningemotionalengagementtoenhancepublic empathyandresonance;(3)fullleveraging thenourishingroleof culture tocultivateandpracticecoresocialistvalues.
Keywords:ethnic minority;witty character;thenew era;cultural communication
少數民族機智人物作為本民族先進文化特質的集中代表,承載著我國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內涵,體現了傳統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相融。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其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不言而喻[1]。因此,我們應順應時代發展要求,考慮到全球化的未來趨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承襲各民族機智人物形象的精神內涵,以新的姿態積極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之中。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在當下社會主義主旋律文化中的傳播,能夠促進各族人民對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認同感,展現中華民族文明和中華民族精神的魅力和風采。
一、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的當代發展與傳播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璀璨文化的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間機智人物形象,并通過神話、史詩、戲曲、話本、戲劇等藝術形式流傳于世。民間文藝學家祁連休先生在其著作《智謀與妙趣一中國機智人物故事研究》中首次提出“機智人物故事”,對機智人物故事的起源與發展、人物形象及故事類型、藝術特征及思想內涵等方面進行深入探析,對于中國民間機智人物故事的研究具有開創性意義[2]
少數民族機智人物故事,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民間敘事的瑰寶,其脈絡以幽默、智慧與正義之光為經緯,交織成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在民間故事分類中是一種很特殊的存在。在各民族機智人物的眾多作品中,故事主人公形象或貫頤備戟,或儒雅智慧,或志潔行芳,人物特點獨特而鮮明,如漢族的徐文長、維吾爾族的阿凡提、藏族的阿古頓巴、蒙古族的巴拉根倉、彝族的羅牧阿智等。他們通常是正義的化身,在面對殘暴腐朽的封建勢力時,會以聰明才智為刃,揚善懲惡,為弱勢群體伸張正義;偶爾也會展現出離經叛道之姿,捉弄他人。這種行為并非真正的叛逆,而是一種對傳統束縛的突破,凸顯了勞動人民對于精神自由的追求。他們時而匡扶正義,除暴安良;時而嬉戲人間,引人發笑。在這些機智人物身上,人性之復雜得以充分展現。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機智人物的形象越發生動飽滿,逐漸演變為各民族社會底層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象征,并呈現出民族精英化、英雄化的并進趨勢。本文以維吾爾族機智人物“阿凡提”、藏族機智人物“阿古登巴”為例,淺析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在新時代文化中的傳播和發展。
(一)維吾爾族機智人物—阿凡提
阿凡提這一形象起源于阿拉伯民間故事,后傳入我國新疆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柯爾克孜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在封建統治時期,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的底層勞動人民長期受到封建當權者的殘酷壓迫和剝削,因此底層民眾對封建階級無比憎惡。由此,在民間故事和藝術作品中反映了不少剝削和壓榨勞動人民的現象。在眾多民間故事中,阿凡提勇于反抗和諷刺當權的封建統治階層,如在故事《落后的村莊》中,村中陰險自私又貪婪愚笨的大地主在稻谷豐收之際,制定“上繳下留”規定,要求農戶收割麥子后要把麥穗全部上繳,只能留下沒用的麥稈,底層勞動人民一年辛苦所得被橫行霸道的地主全部奪走,生活苦不堪言。阿凡提便讓農戶們開始種甘薯,待豐收時,按照“上繳下留”規定,農戶們只上繳了甘薯上面不能吃的莖葉。奸計落得一場空的地主氣急敗壞地把規定改成了“繳兩頭留中間”,阿凡提又讓農戶們把甘薯改成玉米,故事的最后,地主收到的只有無用的玉來稈,與阿凡提斗智,顯然已經黔驢技窮。
阿凡提在民間故事中的形象是普通人民群眾所不能及的,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是我國西部地區人民最為熟悉、最為喜愛的民間機智人物之一。這一經典形象在影視和文學作品中得到廣泛改編和運用,如1980年上海美術制片廠改編的木偶動畫《阿凡提的故事》1980年由肖朗導演執導的影片《阿凡提》、2012年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COMIC(滑稽的、喜劇的)系列漫畫《阿凡提故事COMIC版·開心故事》、2016年唐捐榻執導的兒童歌劇《阿凡提》、2018年劉煒執導的3D動畫電影《阿凡提之奇緣冒險》等。不論是電影、動畫的改編,抑或文學故事的再加工,阿凡提這一機智人物形象都是人民樂觀、積極面對生活的藝術結晶,是普通百姓敢于反抗封建權威勝利的偉大記錄。阿凡提樂善好施、聰慧機敏、見義勇為的機智人物形象,既超越了平凡普通百姓,又承載了本民族文化的原型品質。在2006年3月,阿凡提這一形象被注冊成為中國第16屆全國書市的吉祥物,這不僅是建設新疆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形象的新臺階,更是宣揚新疆少數民族文化的新途徑[3]
(二)藏族機智人物一阿古登巴
阿古登巴又名“阿古頓巴”,是藏族民間文學中極受人民愛戴的機智人物,其原型是深受封建勢力壓迫的藏族貧苦農奴,他的故事蘊含深邃的人生哲理和豐富的生活智慧,在展現藏族底層勞動人民的聰明睿智的同時,也揭露了黑暗封建農奴制度對于底層人民群眾的壓迫和奴隸社會的丑惡現象。
阿古登巴是藏族底層勞動人民高潔品質的代表,也是民間智慧的象征。在文學藝術或戲劇影片中,其通常以不屈、樂觀、勇敢、聰明機智、富有正義感和同理心等正面的民間英雄形象出現,當面對殘暴、自私、貪心的封建邪惡勢力時,他常以智謀巧計,利用封建階級的人性弱點,懲罰他們的貪婪,讓他們自食惡果卻毫無還手之力。比如,在1980年12月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阿古登巴的故事》中,有則小故事名為《神圣的判決》,講述村子里慣于欺壓村民的大牧主,在得知牧民扎西頓珠在措姆崗偶然撿得一塊松耳石,便以“措姆崗\"是他的領地,山內的花草樹木、一石一礫皆是自己的私有財產為由,堅持認為扎西頓珠撿的松耳石應歸他所有。當扎西頓珠堅持維護自己的利益,對此事進行申訴時,牧主則氣急敗壞地對扎西頓珠進行侮辱謾罵。阿古登巴在得知事情原委后,告訴爭執不休的眾人,措姆崗的山神對此事自有判決。牧主聽到是自己山頭的山神,便覺得此次判決一定對自己有利,眾人便跟隨阿古頓巴前往山坳間,等待山神的判決。阿古登巴在祈問山神時,故意把“松耳石應歸牧主所有”聲音壓低,把“歸牧民扎西頓珠所有”聲音提高。山里的回音非常清楚地傳送過來:“應歸牧民扎西頓珠所有!”牧主在自己山神的“神圣判決”面前,只得啞口無言、狼狐離去。阿古登巴巧用生活中的智慧戰勝了貪婪愚蠢、兇狠殘暴的大牧主,維護了牧民扎西頓珠的利益。
阿古登巴的故事不僅包含著西藏人民深入骨髓的“熱愛自然”“頑強拼搏”“友好誠信”“樸實寬厚”等卓越的民族精神,還是藏族底層平民百姓勇于對抗封建勢力、永不妥協精神的投射,流露出他們對于和諧安定社會和美好幸福生活的追尋,以及對于廣闊天地的熱愛與渴望之情。阿古登巴這一藏族機智人物形象,在當下的新時代文化中衍生的作品有:2017年的原創民族精品擺拍系列動畫《阿古頓巴》、2017年5月四川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阿古頓巴》、2018年2月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西藏:阿古頓巴的故事》等。
二、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在新時代文化傳播中的特征探析
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在漫長的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經歷現實文化洗禮和加工,折射出豐富多彩的藝術幻影。作為民間集體智慧的映射,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蘊藏著社會底層勞動人民在反抗封建權威中所積累的斗爭經驗,具有濃厚的自由色彩和堅定的反抗精神。從那些不畏強權、崇尚自然、注重和諧、團結互助等民間故事中可以看到,少數民族人民獨特的審美觀念、文化傳統、對生活的熱愛以及自由的向往。少數民族機智人物故事作為獨具特色的文化遺產,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及深刻的育人意義,是少數民族地區精神財富的體現。
(一)榜樣性一底層群眾人格培養的標桿
榜樣是以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為準繩,借生動、典型的事跡觸動人心,讓人們與之情感共鳴。從古至今,榜樣之力,猶如璀璨星辰,引領群倫。榜樣精神能驅人向前,亦能推動社會躍進。
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在民間故事流傳的過程中,逐漸演化為具有正義感的榜樣形象,其不僅是一個時代先進人物的典型代表,也是一個時代標榜的精神標桿。他們勇敢無畏,智慧超群,總是在社會底層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為受苦受難的人民排憂解難,伸張正義。所以說,民間機智人物形象本身就帶有潛意識的呼喚和期盼意味,是勞動人民心中的信仰和力量的源泉。在新時代文化傳播中,宣揚少數民族機智人物的榜樣精神,可以啟迪人們內心深處的精神追求;普及楷模教育,可以引導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準則,自覺踐行榜樣行為[4]
(二)先進性一勞動人民反抗精神的體現
在少數民族人民心中,這些有血有肉的機智人物形象來自人民,貼近底層勞動人民群眾的生活,具有豐富性、真實性和凝聚人心的力量。他們是幽默、正直、機智、聰敏的普通人,雖然沒有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力量,但如同明燈照亮黑暗,始終用行動詮釋著什么是真正的民間英雄。
無論是維吾爾族的民間機智人物形象阿凡提、藏族的阿古頓巴,還是哈薩克族的阿勒的爾、庫沙,回族的依瑪姆等,這些形象作為社會發展積極力量的一部分,他們從不畏懼封建統治者和地主階級的剝削與壓迫,不僅勇于挑戰舊秩序,更致力于追求自由、平等、和諧的新社會。他們能夠勇敢地承擔起社會責任,并時刻發揮自己的榜樣精神,作為才能顯著的民間人物杰出代表,血液中流淌著民族獨有的精神基因,在強化社會認同、增強文化自信、培養價值觀念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當代價值。
(三)時代性一民族同胞集體智慧的結晶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歷經滄桑、歲月洗禮而孕育的獨特精神風貌。亦是民族價值觀念、共同理想與思維方式的璀璨結晶。它深植于民族血脈之中,是民族自我意識的覺醒與升華,更是人們對于本民族優秀文化的堅定認同。任何民族精神都存在于特定的時間條件下,與時代之政經文脈緊密交織。為確保歷史使命圓滿達成,各民族需積極地對自身民族精神進行推陳出新,使其映照新的歷史特點和規律,實現與新時代文化精神的交融共生。因此,民族精神亦可視為每一歷史階段“時代精神”的沉淀與累積,它承載著民族的記憶,引領著民族的未來,是民族不斷前行、不斷超越的精神燈塔。
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他們在勞動人民社會斗爭中產生,是各民族文化長期發展實踐的產物,其社會語境和文化內涵將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民族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和完善,呈現出鮮明的民族性、時代性,體現了民族和時代的統一。
三、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在新時代文化傳播中的價值體現
(一)助推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從其發展規律來看,大多數機智人物是勞動人民在反抗封建權威勢力中產生的,雖然現在已經來到了社會主義新時代,但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和故事作為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其中優秀的精神內涵及藝術價值依然值得傳播和弘揚,所以促進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在社會主義主旋律文化中的傳播是非常有必要的。
對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進行特征要素及故事內涵提取,在新時代主旋律文化中持續浸潤、相交相融,創造出響應時代內涵的新文化,為少數民族文化生態注入新活力,可以解決當前文化創作內容創新的深度、廣度及特色的問題,構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內容生產體系。通過文學創作、影視、歌曲、藝術作品等途徑進行傳播,不僅能拓寬人們對民族多元文化的認知視野,還可以架起各民族同胞心靈溝通的友誼橋梁,讓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在世界舞臺上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二)強化情感滲透,增強人民群眾共情共鳴
情感是人們的主觀態度體驗,是激發人們心理活動和行為活動的動力,也是人們追求真理知識持久而堅實的內在動力。推進少數民族機智人物故事傳播,有助于激發人們對于少數民族機智人物的情感共鳴,豐富民族機智人物的價值。以阿凡提為例,他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他當過醫生、陶瓷工人、珠寶師,也種過糧食。他有睿智、幽默、友善的性格,面對封建權威他不畏懼、不膽怯,不僅是反抗封建統治階級的榜樣,也是少數民族群眾工作經驗的結晶。無論是阿凡提、阿古登巴還是其他少數民族的民間機智人物,他們在藝術、文學等作品中的進步思想并非憑空而生,而是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他們的形象往往平凡而又質樸,但這背后卻是萬千民間英雄形象的縮影,正是各族人民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賦予他們新的思想、新的認識,使他們成為超越局限、超越現實的先進思想楷模,從而激起人們的情感共情和共鳴,成為人們愛戴的民間英雄。
(三)充分發揮文化滋養作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百姓的喜怒哀樂與酸甜苦辣。他們既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文化的傳承者,所以我們要深人挖掘少數民族機智人物的精神內涵,包括開放、包容、誠信的交往文化,團結、友愛、互助的民族交融文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化等理念。將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融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行動中,融人國民教育體系,豐富我們的思想寶庫,增強我們的文化自信,促進民族團結與文化傳播,為當代主流價值觀建設提供多元文化支撐[5]
四、結束語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時間長河中,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不斷發生。不論戰亂還是和平,各少數民族的機智人物形象都是民族精神象征的一部分,在神話、史詩與民間故事中的少數民族機智人物故事或許帶有封建階級思想、迷信和宗教色彩,但對于其所帶來的正面優秀的精神值得我們贊揚,更值得我們傳承和發展。在新時期,我們更應該注重少數民族機智人物形象在新時代文化中的傳播,他們不僅象征著不同時代的精神內涵,更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起到積極的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增禮,馬振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理與路[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8(9):77-85,164.
[2]祁連休.智謀與妙趣:中國機智人物故事研究[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2.
[3]馮翔鶴.阿凡提形象:生命、文化、審美的符號[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97-100.
[4]吳瑩.中華民族英雄精神的當代價值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9
[5]肖懷德.關于西部文化發展觀的思考[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122-127.
作者簡介:丁格格(1996—),女,回族,河南周口人,單位為,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
(責任編輯:張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