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作為語文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既是學生積累詞匯、豐富文化知識的重要途徑,也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培養(yǎng)學生深度閱讀與綜合素養(yǎng)的需求愈發(fā)迫切。在傳統(tǒng)初中語文教學中,碎片化的閱讀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學生語文能力全方位提升的要求。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它不僅順應教育發(fā)展趨勢,還能有效彌補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短板,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知識體系,使學生閱讀能力實現(xiàn)質的飛躍,為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奠定有力基礎。本文針對初中語文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有效探究。
一、初中語文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價值
(一)開闊學生閱讀視野
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在開闊學生閱讀視野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整本書閱讀”,學生可以接觸到更豐富且多樣的文學體裁,從經典小說中體會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感受細膩的人物刻畫;在散文中與作者建立情感共鳴,充分感受作者蘊藏在文字中的優(yōu)美意境;帶領學生徜徉于詩歌中,領略其中的韻律之美與深邃思想,極大地拓展了學生閱讀的廣度與深度。除此之外,“整本書閱讀”還涵蓋了廣泛的閱讀主題,無論是歷史文化,還是社會現(xiàn)實,或奇幻想象,甚至是情感倫理,都可以帶領學生融入不同的世界與情境中,使學生的認知維度得到有效豐富。此外,通過閱讀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作者的作品,學生可以領略更多元的文化特色與時代風貌,這種跨越時空的深度拓展閱讀,讓學生的閱讀視野得到有效開闊。
(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拓展型“整本書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教學價值。在實際閱讀教學中,學生在面對長篇幅、多內容的文本時,需要從復雜的文字信息中準確地抓取到核心內容,這一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的信息篩選能力得到有效鍛煉,讓學生在閱讀時可快速地捕捉到重要信息。同時,“整本書閱讀”往往暗藏著復雜的情節(jié)架構以及深刻的思想文化,學生想要讀懂、讀透整本書,就要在閱讀時對文本展開深度剖析,充分理解文本內容中的人物關系、故事情節(jié)以及主題表達等,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奠定有力基礎。除此之外,“整本書閱讀”還蘊含豐富的文學素養(yǎng),有利于提升學生文學鑒賞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為強化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積極作用。
(三)增強學生語文素養(yǎng)
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帶領學生積極開展整本書閱讀活動,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文知識,為開闊學生文學視野奠定堅實基礎。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學生不斷深受優(yōu)美辭藻、優(yōu)秀語法以及巧妙修辭等知識熏陶,能讓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提升,使學生在口語表達或者是書面寫作時,能更準確且流暢地進行表達。除此之外,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時,往往會選擇非常經典的書籍,而這些書籍中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學生通過閱讀能傳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汲取世界多元文化的精華。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文化認同感,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促進學生文化積淀
拓展型“整本書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對促進學生文化積淀具有深遠意義,經典書籍作為文學歷史的見證者,凝聚了無數(shù)文人墨客的心血,是人類文化與智慧的結晶。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學生會體驗不同的異域文化、感受不同的民族魅力。在閱讀古典文學名著時,學生能深刻領悟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切身感受儒家的仁愛思想,親身領略道家的自然觀念;在閱讀詩詞歌賦時,學生可深刻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審美情趣與文學造詣;在閱讀世界文學作品時,學生可深刻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魅力,使文化視野得到有效拓寬。此外,隨著學生整本書閱讀量的逐漸增加,學生對文化的感知力和理解能力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為豐富和強化學生的文化底蘊奠定堅實基礎。
二、初中語文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
(一)巧妙關聯(lián)多文本,激發(fā)閱讀興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整本書閱讀教學模式呈現(xiàn)形式單一、內容孤立等問題,不僅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會拉低整本書閱讀成效。基于此,教師可以在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育中,提出巧妙關聯(lián)多文本的創(chuàng)新方法,通過將主題相關但類型、風格迥異的文本有機融合,并深度挖掘文本間的內在聯(lián)系,進而有效打破單本閱讀的局限,為學生搭建起廣闊的閱讀平臺。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可以從多元視角審視同一主題,在不同文本的思維碰撞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與感悟。這樣的閱讀方式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從被動閱讀轉變?yōu)橹鲃犹剿?,為提升閱讀質量奠定基礎。
例如,在進行《朝花夕拾》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教師先針對《朝花夕拾》這本書展開深入研讀,再根據這本書的內容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進而挖掘和梳理出滿足初中階段學生閱讀興趣的內容。教師將《朝花夕拾》這本書中多個有趣的內容,與其他存在內在聯(lián)系的書籍內容巧妙地關聯(lián)起來,以有效調動學生對于《朝花夕拾》這本書的閱讀興趣與熱情。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影視片段,借助視頻畫面的直觀呈現(xiàn),讓學生切身地感受百草園的生機勃勃、三味書屋的嚴肅氛圍,以幫助學生后續(xù)閱讀時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場景描寫。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關聯(lián)《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當中的美女蛇故事,當教師繪聲繪色地向學生講述一個住在古廟的書生,在夜里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當他答應后只見一個美女的臉出現(xiàn)在墻頭上,然后又消失無蹤,以生動趣味的故事達到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目標。此外,教師還可以關聯(lián)《五猖會》中的紹興民俗活動,通過多媒體設備將自己提前準備的課件資料播放給學生觀看,在學生一邊觀看的同時,教師向學生講述魯迅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那種急切心情,既能引導學生深刻體會作者想要傳遞的濃厚家鄉(xiāng)情感,又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串聯(lián)書中眾人物,感知主要內容
在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時,教師借助巧妙關聯(lián)多文本,以做好課前導讀圖,使學生的閱讀興趣被有效調動起來。但由于很多經典名著篇幅較長,文字內容晦澀難懂,因此,學生在閱讀中難以理解其深刻寓意和內涵,甚至可能影響學生閱讀興趣,導致學生出現(xiàn)讀到一半讀不進去的情況?;诖?,教師可以巧妙地將文本中的眾多人物進行有序串聯(lián),既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又能引導學生基于宏觀視角,把握整本書的內涵與文本架構。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西游記》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時,為了學生能沉浸式地對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進行閱讀,也為了給學生的拓展型“整本書閱讀”初讀指明閱讀方向,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繪制《西游記》人物關系思維導圖,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了解文本內容中眾多文物之間的關系。由于《西游記》文本內容篇幅較長,因此教師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并且以唐僧師徒四人為核心,以學生對《西游記》的了解,向外拓展與他們相關的各路神仙、妖怪。教師在巡視的過程中看到,有的小組學生在思維導圖中繪制了孫悟空與菩提祖師的師徒關系,有的小組學生在思維導圖中繪制了孫悟空與二郎神楊戩亦敵亦友的關系,也有的小組學生在思維導圖中繪制了唐僧與觀音菩薩受其點化與庇佑的關系。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可以針對書中人物的迥異性格進行對比,如孫悟空機智靈活且勇敢無畏,而豬八戒有滑頭貪心的一面,但也有善良的一面,沙僧則忠厚老實又任勞任怨,讓學生深入了解文本人物性格對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的推動作用。此外,每個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所長,積極表達意見拓展小組的思維導圖,通過這樣的關系網絡能幫助小組學生清晰地看到人物之間復雜的關聯(lián),理解在取經過程中各方勢力的交織與影響,同時有助于學生了解文本大致內容,為最后整體把握全書內容提供有力保障。
(三)重視精讀悟情感,體會表達特色
在拓展型“整本書閱讀”的實際教學中,重視精讀悟情感,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內涵,提升學生文學鑒賞能力。通過有效展開精讀,學生在逐字逐句細細品味文本內容時,能跨越時空與作者形成情感共鳴,有利于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字里行間所暗藏的那些細膩的情感,使學生通過整本書的精讀,收獲更豐富的情感體驗與知識沉淀,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精細閱讀作為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重中之重,既引導學生針對精彩內容展開精細品讀,還有利于學生逐漸掌握精讀方法與技巧,讓學生充分體會表達特色,加深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
例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作品承載著非凡的精神力量與時代意義。教師在帶領學生展開精讀時,可以側重引導學生深刻體會,主人公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如何在疾病纏身的困境中憑借著自身頑強不屈的鋼鐵意志,最終堅持完成任務。教師選取了保爾在經歷了戰(zhàn)爭創(chuàng)傷、身體殘疾等一系列的磨難后,依然堅持文學創(chuàng)作的這一章節(jié)帶領學生展開精細閱讀,“同學們,本文的第八章與第九章中,都詳細描寫了保爾所面臨的困境以及當下的心理狀態(tài)。請同學們精讀這兩個章節(jié),并且說一說你從中能夠獲得哪些感受?!睂W生在精讀過程中,既精讀那些描寫保爾困境的場景,也精讀那些保爾在面對困境時的心理細節(jié)描寫,通過對主人公心理變化的深入分析,使學生深刻了解保爾在一次又一次的困境中是如何戰(zhàn)勝自己的,最終憑借自身頑強的毅力進行寫作,從最初艱難地一字一句地摸索,到逐漸堅定地用文學繼續(xù)戰(zhàn)斗,從一個熱血青年成長為鋼鐵戰(zhàn)士的過程中,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堅守與自我超越的強大情感。待學生精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創(chuàng)作續(xù)寫的方式,續(xù)寫如果保爾生活在新時代,其有可能面臨的挑戰(zhàn)與困境以及其有可能采用的應對方法。通過精讀深化學生對于文本內涵的理解,幫助學生深度把握保爾的情感內核,而借助續(xù)寫有效延伸文本中的情感,幫助學生加深對文本內容的情感領悟。
(四)實現(xiàn)整本書貫通,指向思維發(fā)展
在面對一部部厚重的經典名著時,如果學生可以將書中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關系以及主題要素進行有機串聯(lián),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與領悟文本內容想要傳遞的情感與思想,還有利于學生構建完整且系統(tǒng)的認知體系。因此,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時,要重視引導學生實現(xiàn)整本書的貫通,幫助學生突破碎片化閱讀的局限,使學生能深入理解作品的深層內涵。通過梳理文本內容的脈絡結構,學生能洞察作者謀篇布局的匠心,體會故事發(fā)展的邏輯,在提升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以及鍛煉學生思維整合能力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水滸傳》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時,《水滸傳》這部經典文學作品中不僅擁有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同時還擁有紛繁凌亂的故事情節(jié)?!端疂G傳》主要講述的是梁山108位好漢的故事,而這108位好漢不僅性格鮮明,且命運各有不同,他們的故事交織在官逼民反、替天行道的宏大敘事中。為了幫助學生實現(xiàn)整本書的貫通,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進行主題線索的串聯(lián),引導學生梳理文本中108位好漢的落草緣由,通過眾多主人公相似的經歷,使學生明確主題在全書中的貫穿體現(xiàn)。教師再引導學生將《水滸傳》與《隋唐演義》等具有相同反抗主題的文學作品有效關聯(lián)起來,通過引導學生針對兩部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創(chuàng)作背景、人物反抗方式以及主人公的結局等多方面展開多角度對比分析。既能讓學生的閱讀視野得到有效開闊,也能加深學生對這一類文學作品的理解,為引導學生實現(xiàn)多文本貫通提供有力保障。隨后,教師再引導學生以《水滸傳》這本書的核心人物宋江為中心,通過繪制《水滸傳》人物關系導圖,進而輻射出整本書中的人物關系網。這一過程不僅能讓學生直觀感受人物關系的錯綜復雜,還能為學生更條理清晰地進行整本書閱讀發(fā)揮積極作用,更能讓學生的指向性思維得到有效發(fā)展,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結語
綜上所述,拓展型“整本書閱讀”作為一種全新閱讀方法,最大優(yōu)勢是對初中語文教材的一種拓展與延伸,讓閱讀不再局限于課本教學中,以整本書為閱讀單位,以實現(xiàn)有效拓寬學生閱讀視野,提升學生閱讀體驗,增強學生閱讀素養(yǎng)。將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有效運用于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鍛煉學生的交流表達以及知識輸出等能力,為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基礎。然而,拓展型“整本書閱讀”教學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zhàn),教師應不斷優(yōu)化教學策略,為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質整本書閱讀環(huán)境,推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