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成為教育的重要目標。小學英語教學也逐漸從傳統的知識傳授向注重學生能力發展轉變。群文閱讀拓展課作為一種新型的英語閱讀教學形式,能拓寬學生閱讀視野,豐富語言輸入。而深度教學理念的融入,有助于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深度教學在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中的價值
深度教學對于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來說具有不容忽視的價值,對學生語言學習以及綜合素養的培養都帶來很多積極作用。
在語言學習的視角下,深度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群文閱讀給學生帶來豐富多彩的語言輸入,在深度教學的引導下學生已經不再滿足于單純的詞匯、句型的學習,而是更重視學會在不同背景下運用語言知識。學生可以學到更地道的表達方式,并體驗豐富靈活的語言。學生通過閱讀時對文中長難句的分析、了解,逐步掌握復雜句式結構及使用方法,促進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與此同時,學生在閱讀、比較幾篇文章時也可以積累豐富的詞匯、短語,學會在各種情境中準確地使用這些詞匯、短語,使語言表達更準確、順暢。
深度教學對思維能力的培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指導學生不只停留于課文表面,更深入挖掘課文背后的邏輯關系和作者意圖。學生在群文閱讀分析中學會歸納總結、推理判斷并發展批判性思維能力。例如,讀了幾篇有關不同動物特征的文章后,學生要對比不同動物之間的異同,并分析作者對它們的描寫視角與方式。這樣可以使學生養成系統思維方式、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深度教學也促使學生讀后進行反思與追問,啟發其創新思維,為以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扎實的思維基礎。另外,深度教學還對學生的情感態度、文化意識等方面的發展有很大的價值。在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上,學生接觸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課文,經過深度教學后,對各國文化習俗、價值觀等有了深刻的認識。基于此,學生可以形成開闊的文化視野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尊重并寬容多元文化。與此同時,文章在閱讀時傳遞出的積極情感與價值觀,如勇敢、善良、協作等,都會對學生情感態度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有助于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深度教學在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中存在的問題
盡管深度教學在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中有著重要價值,但在實際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制約著其教學效果的充分發揮。
首先,教師在深度教學理念認識與掌握上有所欠缺。盡管部分教師對深度教學這一概念有所了解,但對其深層含義和具體要求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在實際教學中難以將深度教學思想有效地整合到群文閱讀拓展課程中。部分教師還在沿用傳統教學方法,只重視知識傳授,卻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與綜合素養的發展。例如,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只對詞匯、語法進行單純講解,要求學生對句子進行翻譯,并不指導學生對文章結構、主題、文化內涵等方面進行分析,不能真正達到深度教學的要求。
其次,群文閱讀在文本選擇與組織上存在問題。深度教學需要在群文閱讀中做到課文有一定關聯性與層次性,能引領學生循序漸進地進行深入思考。但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對課文的選取系統性、針對性不夠強,課文之間的聯系不夠密切,不能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知識體系。文本難度太高、太低、與學生認知水平不符等情況也會使學生閱讀時感覺舉步維艱、喪失閱讀興趣,或者內容過于簡單無法提高能力。
再次,教學方法與策略運用不到位。深度教學需要多樣化教學方法與策略作為支撐,如問題引導、小組合作與情境創設等。但是部分教師在授課時,方式過于簡單,無法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靈活應用教學方法。例如,在課堂中,教師的主導性太強,一直以“問題—答案”的形式展開教學,缺少學生自主思考與探索的機會,導致學生的深度思維能力難以得到發展。并且,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部分教師沒有有效地組織與引導,小組活動流于形式,達不到推動學生合作學習與思維碰撞的目的。
最后,教學評價體系還不夠健全。深度教學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綜合素養,但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評價主要關注考試成績,過多地集中在知識考查上,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學習態度和合作能力的考核。這一單一評價方式既不能綜合體現群文閱讀拓展課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又不能對教師教學改進起到有效反饋作用,不利于繼續開展深度教學。
三、深度教學在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中的體現和應用方法
(一)選擇關聯文本并建構閱讀體系
選擇關聯文本、建構閱讀體系,是實現深度教學的一個重要表現。關聯文本選取需要緊緊圍繞主課文主題展開,而內容、難度及文體等方面則形成相輔相成、層層推進的關系,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話題的認知,建構起系統知識框架。
在“What's your name”這一主題的教學中,主課文通常圍繞日常打招呼和詢問名字展開。為了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教師可以精選一系列關聯文本。例如,選擇一篇關于學校新生見面互相介紹的短文,文中不僅包含簡單的名字詢問,還涉及介紹自己來自哪里、興趣愛好等內容,如“Hi,my name is Lily.I’m from Class 2,Grade 3. I like reading books.”這樣的文本在鞏固“What’s your name”句型的基礎上,自然地引入了新表達,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儲備。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選擇一首以名字為主題的英文兒歌,如“Names Song”,在歌詞中多次出現各種不同角色的名字和問候,整體旋律輕快,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深刻記憶與名字有關的表達。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入繪本故事《The Name Jar》。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個韓國小女孩到美國上學,因自己獨特的名字而感到困擾,在學生的幫助下,她漸漸地接受和喜歡上了這個稱呼。本冊繪本既能使學生更容易地理解繪本內容,又能引導學生對姓名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意義進行思考,從而形成跨文化意識。
通過把這些關聯文本和主課文有機結合,建構立體的閱讀體系。學生通過閱讀,既可以熟練地掌握詢問姓名和有關日常交際用語的知識,又可以理解不同情景中語言的用法,體會姓名在文化層面上的意義。這一閱讀體系的建構給學生帶來更寬廣的閱讀空間,幫助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整合,從而達到深度閱讀和學習。
(二)挖掘主題意義增強思維深度
深入挖掘主題意義,是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深度教學的核心內容之一。它需要教師帶領學生深入挖掘課文中傳遞的情感、價值觀及其背后的文化內涵等,以促進其思維深度與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以“This is my friend”課文教學為例,主課文通常都是圍繞著介紹友人的相貌、個性等基本情況來進行教學。為了指導學生深入挖掘主題意義,教師可以選用幾篇有關群文閱讀的材料。例如,選取一篇講述兩個朋友在困難中互相幫助的故事,這篇文章讓學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體會到朋友之間相互幫助的重要性。教師也可以引入一篇有關各國友人相處模式不同的文章,進而引入西方各國友人間直接的交流模式以及東方各國友人間含蓄表達深厚友誼的方式,使學生反思文化背景在友誼中的作用,開闊其文化視野和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另外,教師還精選了“True Friendship”等有關友誼的詩,詩中以精美的文字勾勒出友誼的可貴與美麗,在朗讀、理解詩歌時,學生可以從文學角度體會友誼的意義,促進語言鑒賞能力的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通過創設一系列啟發性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探討,如“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a good friend should have?”“How can we maintain a good friendship?”這些問題能使學生在閱讀材料與自己的生活經驗相結合的基礎上,去思考,去表達。通過討論這些問題,學生不再只限于了解文本中的表面信息,而要深刻反思友情的性質、價值和在不同文化背景中友情的特征,以促進思維深度的發展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這一主題意義上的深入發掘讓學生在了解英語語言知識之余獲得情感與價值觀層面上的陶冶與訓練。
(三)巧設問題鏈引領深度思考
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巧妙地設置問題鏈,是達到深度教學目的的關鍵手段之一。問題鏈由一系列邏輯嚴密和層次分明的問題構成,它有助于引導學生逐漸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思考活力,并培養學生在分析、推斷和解決問題方面的綜合能力。
以“Happy birthday”文本教學為例,主要文本一般都是圍繞過生日而寫,呈現過生日聚會現場、事件內容及有關祝福表達等。在選擇群文閱讀材料時,教師可以挑選關于不同國家生日習俗的文章,如“In China,people often eat noodles on their birthdays,which symbolize long life.While in the United States,people usually have a big cake with candles.”教師還可以選擇一篇講述主人公為朋友精心準備生日驚喜的故事,加深學生對生日主題的認知。之后,教師巧設問題鏈,讀之前先提幾個導入性問題,“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your birthday?”“Do you like birthday parties?”以激發學生興趣和喚起學生原有生活經驗。閱讀中,設置理解性問題,如“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birthday customs?”“How did the protagonist prepare the birthday surprise?”指導學生注意文本細節和理解課文內容。接著,提出分析性問題,如“Why do foreign people have different birthday customs?”“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protagonist’s birthday surprise?”讓學生深入思考生日習俗背后的文化原因以及故事所傳達的情感和價值觀。在閱讀后,設置開放性問題,如“If you were the protagonist,what else would you do to make the birthday more special?”“How do we make our friends happy on their birthdays?”鼓勵學生結合自身想象和生活實際,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和表達。
通過這樣逐層深入的問題鏈,學生能在讀群文時不斷地完善自身的觀念、想法,既掌握與生日有關的知識及表達,也深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生日習俗,從而發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這一巧妙的問題鏈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從而達到深度教學運用于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教學的目的。
(四)組織合作探究推動思維碰撞
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上組織開展合作探究活動作為深度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能有效地推動學生思維碰撞,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的發展。
以“She is my mother”課文教學為例,主課文主要圍繞家庭成員的介紹展開,涉及描述人物外貌、性格、職業等方面的詞匯與句型。為了深化學生對該主題的理解,教師可以引入一系列群文,如講述不同家庭故事的短文,包括單親家庭如何相互扶持、多子女家庭的歡樂日常等;還可以選取介紹名人母親的文章,展現母親們的獨特品質與對孩子成長的深遠影響。在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分成小組,布置合作探究任務,如要求小組討論“What makes a good mother?”每個小組成員需要結合閱讀材料與自身生活體驗,分享觀點,組員們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取長補短,產生思想上的碰撞。在溝通過程中,學生既可以從別人身上獲得新思路,又可以在闡述自己看法和應對別人疑問的同時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且,在協作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聽取別人的建議,增強了團隊協作意識,了解了家庭情感表達的多樣性,進而加深了對于“母親”角色和“家庭”話題的認識。
(五)融合多元活動加強知識內化
融入多元活動也是深度教學融入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的一種有效做法,它能幫助學生內化所學內容,促進語言運用的熟練和靈活。通過多元活動,學生能在情境中深度理解群文,強化語言實踐,提升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豐富的體驗和收獲。
以“How are you”文本教學為例,這篇文本注重日常問候在教學中的研究和使用。教師在選取以每日問候場景為中心的對話短文為群文閱讀材料時,也可以導入介紹各國問候習俗區別的短文以開闊學生的眼界。教師進行角色扮演活動進行教學,設置如醫院、學校、商場等不同的情境,并請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學生要運用所學的問候語“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And you?”等,與特定情景相結合的對話創造。在醫院情景下,學生可以加入對疾病的詢問;學校情景下的學習情況將得到溝通。通過角色扮演使學生使用模擬真實語境的語言來加深對問候語的理解和記憶。另外,教師還可以舉辦英語歌曲演唱活動,教唱“Hello Song”等有關問候的英文歌曲。學生在快樂的旋律中,一遍又一遍地吟唱著問候語以加強語言記憶。與此同時,教師還進行了問候卡片的制作,讓學生用英語把向親人和朋友問候的話寫到卡片上面。這樣在鍛煉學生書寫能力的同時,也能使學生學會將所學內容應用于實際生活。通過參與這些多樣化的活動,學生能在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將“How are you”和相關的問候方式從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應用的能力,從而加強了知識的內化。學生通過不同的活動加深了對于日常問候語運用情景和文化內涵的了解,促進了英語綜合素養的提高,真正發揮了深度教學對于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教學的應用價值。
四、結語
綜上所述,深度教學對小學英語群文閱讀拓展課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對教學各個環節進行優化,教師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盡管在實踐過程中面臨一些挑戰,但通過不斷探索和改進,深度教學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小學英語教育邁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