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常會想起外婆,她是個非常特別的存在。”當我讀到這句話時,心中也不免一顫,距離姥姥去世已經100天了。爸爸陪著媽媽回老家祭拜,我因為工作原因卻無法到場,心中滿是遺憾。
以前每次回老家,我都會和姥姥一起翻看家中存放的那本照片集,這仿佛成了專屬于我們祖孫倆獨特的相處方式,且百看不厭。照片集里僅存的一張姥姥小時候的照片中,她身著精致的小旗袍,模樣十分乖巧。想來,她小時候也是個愛撒嬌、纏著自己的姥姥討要故事的小女孩吧!我最喜歡聽姥姥講她躲在小甕缸里,抹黑自己的小臉,以此躲避敵人的故事。于是,中二的我常常腦補以她為主角的抗戰大戲,畢竟在我心里,姥姥真的非常聰明。
跳棋與五子棋都是姥姥手把手教給我的。每次回老家,我都會和姥姥“博弈”一番,從最開始的生疏到后面的嫻熟,也是經歷了一番“苦心”琢磨。可以說,這是我小時候掌握的第一項技能。當我得知姥姥去世的消息后,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收藏姥姥的棋,這是屬于我們共同的回憶。記憶里,有時候姥姥會調侃我“jia ge lan”(偷奸耍滑),每次我都會拼命證明自己才沒有那樣做,完全不屑那樣的行為呢。現在想來,估計姥姥也喜歡看我傲嬌解釋的樣子吧。
姥姥有個寶藏小抽屜,小時候我經常偷偷去拿里面的山楂條、糖果等各式各樣的小甜品,結果不到3歲就長了好多蟲牙,大人們總笑著說:“調皮搗蛋鬼,小時候最淘氣的就是楠楠了。”大概也是因為有了姥姥的偏愛,我才能肆無忌憚地做“壞事”吧。姥姥總喜歡從小抽屜里拿出她攢了很久的零花錢,并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塞給我們,而我們都會以鞠躬的方式感謝姥姥,希望她能感受到我們對她的愛。小時候,我總想著用獨特的方式表達對姥姥的愛。于是,我會帶著妹妹一起給姥姥準備禮物。我們絞盡腦汁、琢磨創意,只希望能送給姥姥最好、最特別的手工禮物,甚至我一度還和妹妹偷偷比較,看看誰做的禮物更好看。
姥姥還是個養生咖。我作為中醫小大夫,每次回家,姥姥總喜歡和我探討穴位。她每天晚上睡覺前,總喜歡給自己按摩穴位,從百會到曲池,再到足三里,最后到涌泉穴,身上的穴位總要按個七七八八,她才會睡覺。大姨紅著眼眶回憶說,姥姥離世那天念叨著:如果楠楠在就好了,她一定知道按壓什么穴位能幫她緩解疼痛。是啊!如果當時我在就好了!
姥爺先于姥姥去世。兩位老人都是愛學習的性子,姥爺喜歡聽收音機,愛看老皇歷,學習各省市地區的名稱,甚至還有一段時間學習過英文字母,有時候還會和我“炫耀”。姥爺也是一個自律的人,他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去公園鍛煉身體,晚上7點定點看《新聞聯播》,隨后便是切換多個電視臺看天氣預報,專門在日歷臺上記錄好幾個地方的天氣情況(汾陽、呂梁、太原),而這些都是他的孩子們當時生活工作的地方。如今,我的母親也養成了這樣的習慣。她會不定時地在家庭群里分享各地的天氣情況,這大概也是繼承了姥爺含蓄表達對孩子們關愛的方式吧。
對于姥姥和姥爺之間的感情,年幼的我是完全無法感知的。直到有一次,姥姥在吃東西時,突然被嗆咳,原本在一旁悠閑喝茶的姥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姥姥拍背,還施展海姆立克急救法。嚇傻的我還沒有察覺發生了什么,姥爺卻如此靈活地化解了一場“危機”。姥爺臉上著急的神情我至今難忘。歲月流逝,姥姥、姥爺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變老,他們經常因為耳背,聽不清彼此講話的內容,啼笑皆非的事情也時有發生,但對于那時年幼的我來說,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溫暖,甚至還覺得如此甜蜜。
流水線一樣的記錄方式,回憶著與姥姥的故事。可寫到最后,最想說的還是那句俗套的話:姥姥,楠楠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