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基層干部從繁文縟節、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強調
(2019年4月17日)

“2月份,鄉干部上縣里開會17次,再加上鄉里的會,會太多了!”
“要求上報的報表、總結、匯報和縣里各部門下發的文件、簡報、通知,太多了!”
“上邊來人,都點名要鄉黨委書記和鄉長接待,迎來送往,太耗費精力了!”
……
1984年3月初,時任河北正定縣委書記習近平赴朱河鄉調研。鄉黨委書記一見到他,竹筒倒豆子般地訴起苦來——文件如山、會議泛濫,哪還有時間和精力干實事?
習近平下定決心搬“文山”、填“會海”。他跟正定縣各部門“約法三章”:除了縣委、縣政府、公安局外,其他部門一律不許發定期簡報;各行政單位每周必須保證2到3天的“無會日”;必要的工作考核和檢查,必須輕裝簡從、對口接待。
新規開始執行,少數部門一下子轉不過彎,還是按期發簡報。習近平警告:“你們要再這么搞,處分相關負責人,就是要讓你們難受難受,養成新的習慣!”
第一個“無會日”到來時,習近平要求縣委辦工作人員調查執行情況。結果發現,有5個縣直單位仍照常開會。詢問原因,回應卻是:“不開會,怎么布置工作?真別扭。”
這5家單位受到縣委通報批評。習近平說:“不行,就是要別扭別扭。會議纏身,實際工作怎么干?”就這樣,憑借動真碰硬的舉措,當地干部逐漸從冗務中“解放”了出來,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干事創業上。
現實中,有些領導干部習慣了以會議落實會議、用文件落實文件,一旦離開“文山會海”就無所適從,不知道從哪兒干起、該怎么干。必須動真格、亮實招,讓他們“別扭別扭”“難受難受”,養成求真務實的作風,實實在在地給基層減負。
(資料來源:《習近平在正定》《讓群眾過上好日子——習近平正定足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