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上,一場“蘇超”球賽點燃了常州市新北區奧體中心。
隨著“一球入賬”,常州隊終于“破零”。此前,因“一球未進”,常州成為“蘇超”流量最盛的球隊之一,互聯網上的調侃讓常州球迷有點“苦澀”。這次,常州人的百日期盼終成真。
搞產業招引亦如搞流量,需將別人無法取代的特點放大到極致,常州深諳此道。當流量散去,我們能看到,蓬勃壯大的新能源產業鏈、精準高效的人才引育體系以及優秀的營商環境,共同構成了這座“新能源之都”的底層發展邏輯。
“提到‘蘇超’就一定會提到常州,就像提到常州就一定會想到新能源一樣?!崩畛墒浅V莨W院汽車工程學院的學科帶頭人,聊到常州隊對進球的執著時,他說:“常州在產業發展方面更加執著?!?/p>
李成所說的是常州近幾年如火如荼的新能源產業,自從常州打出“新能源之都”的招牌后,招引到不少優秀新能源企業。比亞迪、理想汽車、亞洲數字能源獨角獸企業萬幫數字能源、屹鋰新能源、天合光能……均在常州落戶。
據常州市發改委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常州新能源汽車規上工業企業開票銷售額超4700億元、增長9.4%。在新能源產業的支撐帶動下,常州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06億元、增長1.8%,其中稅收增長3.3%、蘇南第一。
全球每10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搭載“常州造”電池;平均每40秒鐘,常州的理想汽車自動化生產線上就有一輛新能源車下線。
新能源已成為拉動當地、輻射周邊的重要力量。
李成同樣是被常州新能源產業吸引而來。之前他在蘇州大學工作了11年,主要從事交通工程等教學與研究工作,看到常州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后,他便前往常州轉投新能源汽車工程等新領域。
最吸引李成的不是這里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而是建立在產業鏈上的科技研發機制:“常州定位很準確,學術研究可能比不上南京大學、蘇州大學這些省內一流高校,但常州有足夠的產業應用,推進高校與企業合作,做應用型技術研究。”
據統計,2024年常州市全社會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達3.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59.1%,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84.8件。
常州人才招引并不局限于科研人才,更像是產業與人才的整體融合。
在常州新北區距離天合光能工廠不遠處,有一排色彩十分鮮明的建筑,外墻用豎形條紋裝飾出一種科技未來感。
這是常州的一處“未來人才社區”,里面居住的全是常州從其他地方吸引來的產業人才,社區旁便是這些人才日常工作的常州國際智慧谷與光伏產業公園。
“里面住的有企業工程師、高級技工,還有不少產業工人與剛畢業在尋求就業崗位的大學生?!鄙鐓^運營方漫柏集團品牌總監俞錚說,社區可以直接解決外地來常州就業人才的后顧之憂,如幫助申請拿到常州龍城英才政策相關的青年人才補貼等。


“住起來挺好,很方便,家用電器都很齊全?!币晃桓呒壖夹g工人在蘇州已經成家并有孩子,來常州工作后不大可能再進行置業,因此人才公寓成為他愿意從蘇州來常州工作的基礎條件。
產業鏈條與人才基礎的建立,離不開地方政策的支持。
在江蘇采訪企業,有個不太被注意的特點,就是幾乎很少有企業主動提及“營商環境”4個字。俞錚說,漫柏起家不在常州,但在常州做人才公寓后,感受到這邊強勁的市場內生動力,就將企業總部搬了過來,其中便是營商環境在起作用。
威騰電氣投資總監管敏一如果不是被問到營商環境,他甚至沒考慮過這是個“問題”:“營商環境,很好啊,但我也不知道怎么描述。”
他不是常州人,企業也不在常州,但他在常州開展業務十分順利。這都得益于潤物細無聲的營商環境。
“地方性政策文件是容易出現風險點的地方?!背V菔邢嚓P部門表示,常州之前應用了一套分析地方政策規定的人工智能系統。從去年開始,只要新制定的地方政策與規定規范,都需要經過這個人工智能系統的評估,其中是否違反公平性原則是評估重點。
據介紹,政策文件出臺前,要根據評估出的風險點進行修改,改到沒毛病為止。
該系統還會利用相應技術對存量政策進行評估,若現有政策存在有違公平性原則的內容,同樣會被系統指出,并出具評估報告。相應主管部門就要對內容做出反應,之后根據具體情況再對相應內容修改或廢止。
“招投標領域是重點監測方向?!背V菔邢嚓P部門表示,要保障中小企業的參與度,同時讓更多外地企業參與常州的項目,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蘇南城市的引領帶動作用。
責編:楊琳" yanglin@ceweekly.cn
美編:孟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