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要求小學數學不僅要傳授學生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感,為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打好基礎。其中,生活化教學是培養小學生數感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通過生活場景幫助學生感知數的存在。本文將數學知識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教學,提出一系列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感培養中的應用策略,為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數感;應用策略
小學數感培養是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對數的感知能力,不僅包括對數的直接感知,還包括對數的抽象理解、數的運算能力及在實際情境中應用數的能力。培養小學生數感是其未來學習數學的基礎,有助于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生活化教學強調將數學知識融入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教學,通過生活實例和情境模擬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和實踐提升數感和應用能力。
一、小學數感培養的意義
(一)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
數感作為數學核心素養中的數學能力,對小學生進行數感培養能幫助他們理解數的本質和運算規律,為后續學習更抽象的數學知識做準備,幫助他們形成抽象思維。小學數學的學習不僅要求學生記憶數學的相關概念和運算方法,還要讓學生將其融會貫通,理解數學運算的內在邏輯。這樣的數感培養可逐漸鍛煉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并引導他們將邏輯推理能力運用到對數學問題的分析和解決中,進而提升學生應用數的能力。
(二)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培養小學生的數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能力。數感較強的學生對數字和數學運算法則有更強的感知力和理解力,能幫助他們迅速掌握新的數學知識,形成良性循環,提高學習效率。數感的培養逐漸幫學生形成數學思維,可以使學生快速形成有效的解題方案和運算策略,對提高解題和運算的準確性和速度具有促進作用。
(三)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數感的培養使學生更易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有助于促進學生認識數學的現實價值和實用性,激發其學習興趣和動力。在數感的培養中教師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通過舉一反三學會用數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不僅能促進學生面對數學知識學習上的挑戰,還能將其應用到其他學科或領域的問題解決中。
二、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感培養中的應用策略
(一)融入生活體驗,啟蒙數學感知
數學源于生活,而觀察是感知的基礎,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學生的生活體驗,讓他們觀察身邊的數學現象,如物體的形狀、大小、數量等,并幫助他們建立起對數學的感知。數學無處不在,在課堂的導入階段教師可引導學生先觀察教室內的物品,如課桌、椅子、黑板等,這些物品能讓學生直觀地進行觀察,有助于加深小學生對當前所學知識點的記憶。在相應教學內容中可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描述這些物品,在教學內容與形狀相關時,可以引導學生描述“這是一個長方形”“這是一個三角形”等;在學習數量相關內容時,可以讓他們說出“桌上有幾本書”“教室里有多少張桌子”等;當學習內容主題是與大小相關內容,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說出“桌子有多高”“黑板有多長”等。當學生對數學形成一定認知后,可將教學實例拓展到校園、家庭或者公園。通過與生活緊密相關的課堂導入,能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字的敏感度和對數量關系的直覺理解,同時鍛煉學生的數學描述能力,也能提高其數學語言表達水平。
例如,以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厘米和米》教學為例,教師可帶領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物體,幫助他們建立對長度單位“厘米和米”的感知。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可采用具有啟發性和互動性的方式教學,以輕松的語氣提問:“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過不同物體的長短呢?如你們用的課桌、教室的門、手中的鉛筆,它們的長短一樣嗎?”利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物品在長短上的區別,幫助他們建立起對長度的感知。隨后,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分享自己的觀察結果,并要求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如桌腿比鉛筆長、教室里的桌子都一樣長等。接著,教師進一步提問:“桌子或黑板到底有多長呢?是否有一種方法能確定物體的長度呢?”從應用的角度引導學生思考長度測量的必要性,并自然地引出“厘米”和“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學習。然后,使用繩子向學生分別展示1厘米和1米的長度,幫助學生構建對“厘米”和“米”的長度概念,讓學生使用這兩個長度單位猜測身邊桌子、椅子、黑板、鉛筆等物品的長度,并將其描述出來。最后,教師組織學生展開積極的交流和討論。
(二)創設生活化情境,深化數感理解
引入生活實例展開教學,并模擬生活化情境讓學生直觀體驗數感,選擇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實例輔助教學,更易于使學生理解抽象的新知識點,如在教授“厘米和米”時,教師選取學生的書本、文具、課桌等日常使用的物品,讓學生自行測量這些物品的長度并貼上長度標簽,通過對身邊物品長度的認識建立對長度單位的直觀感知,并利用標簽持續加強對這些物品長度的記憶,也是深化對長度感知的過程。還可以模擬真實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在情境模擬的過程中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如教授“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可以組織學生模擬“班級市場”,讓學生扮演買家和賣家通過買賣物品來學習貨幣兌換和加減法運算。通過生活化情境模擬,以游戲化的方式激起學生學習和應用數學知識的主動性,不僅能提高學習效率,還能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實現學生對數感的深化理解。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中,教師以一個常見生活中的問題導入主題,如:“你媽媽去超市購物,媽媽想買價值57元的水果和32元的蔬菜,而媽媽帶了100元,請問媽媽的錢夠買這兩種東西嗎?如果夠,還會剩下多少錢呢?”引導學生初步思考加減法的實際應用,即如何在具體情境中運用兩、三位數的加法來估算總金額,以及使用減法來判斷余額。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小收銀員”的情境模擬,提前準備包括商品圖片和對應價格的卡片,并用標有多種面值數字的紙片代替紙幣。讓學生輪流扮演收銀員,而其他學生作為顧客購買商品,親身體驗購物過程以及實踐應用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如學生小明作為收銀員,學生小李帶著430元去購物,挑選了價值39元的數學資料、129元的水彩筆、145元的積木模型,小李根據自己所購買商品的總價值313元,考慮所攜帶所有紙幣的面值最終支付小明350元,小明找零37元,小李計算自己最終剩余117元。小明和小李利用加法計算小李購買商品的總價值,再利用減法計算應找零的金額,小李還需利用加法計算自己剩余的金錢總數。通過“小小收銀員”的情境模擬,能使學生充分體驗兩、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過程和生活實際的運用價值,實現了數感與量感的結合培養。
(三)設計生活化實踐作業,強化數感應用
設計生活化的實踐作業,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強化對數感的應用。與書面作業相比,學生會相對喜歡做生活化的實踐類作業,有助于激發他們學習的動力和主動性。實踐類作業使學生更容易體會到完成作業時的喜悅和滿足感,同時通過動手操作和實踐應用,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進而加速他們將其內化為自己數學素養的進程。完成生活化實踐類作業能增加學生經驗,能逐漸培養他們觀察生活中數學知識的意識,并學會嘗試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釋數學現象或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設計生活化作業有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不斷強化他們的數感應用能力。生活化實踐作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千克和克”的教學中,教師設計相應生活化的實踐類作業,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強化對“千克和克”的感知和應用。
作業一:讓學生回家后使用家中的電子秤、彈簧秤(如果有)來稱量并記錄不同物品的重量。學生可以選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如蘋果、雞蛋、書本、水杯、一袋大米等。鼓勵學生嘗試使用“千克”和“克”兩種單位來記錄,并比較哪些物品更適合用哪種單位。
作業二:讓學生連續一周記錄自己每天晚餐吃的食物及其重量。指導學生根據教師的示例使用簡單的圖表或表格來展示,如晚餐的米飯和菜各重多少等。并鼓勵學生估算一些不易直接稱量的食物重量,并嘗試用“大約”來描述。
作業三:讓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參與一次購物活動,注意關注超市中商品的重量信息。如購買水果、蔬菜或零食時,注意包裝上的重量標識,并嘗試自行稱量購買商品的重量,觀察與標簽上的重量是否有誤差。最后計算購買的全部商品的總重量,并嘗試使用電子秤來驗證自己的計算結果。
作業一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對“千克”和“克”概念的理解,同時學會如何選擇合適的單位進行描述。作業二讓學生在鞏固重量單位的同時還能認識到估算在生活中應用的重要性,并且在記錄食物種類和重量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健康飲食意識。作業三通過真實的購物場景,讓學生親身體會重量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同時鍛煉他們的計算能力與數學應用能力。布置實踐類作業并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持續應用數學知識,使學生熟練后能大致估算出與學生生活相關物品的重量,這一過程能促進學生數感的強化。
三、結束語
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感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融入學生日常生活體驗,有效啟蒙了學生對數學的初步感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探索欲。創設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還能促進他們數學思維的發展,讓學生直觀體驗數學知識,加深了對數感的理解。此外,設計生活化的數學作業,強化了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一步鞏固并拓展了學生的數感應用。因此,生活化教學策略是提升小學生數感素養的重要途徑,為學生構建堅實的數學基礎與良好的數感提供了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周文金.生活化教學背景下民族地區小學生數感培養研究[D].張家界:吉首大學,2022.
[2]岳曉苗.小學數學數感教學生活化的培養與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20):154-155.
[3]彭美珠.小學數學開展生活化教學培養學生的數感探討[J].學苑教育,2019(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