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5.16.043
[中圖分類號]F49;F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5)16-0131-03
0 引言
數字經濟的崛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全球經濟格局。作為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的新型經濟形態,數字經濟不僅推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而且深刻影響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在信息化、智能化浪潮下,傳統產業面臨著成本上升、效率低下、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而數字經濟的發展為其提供了轉型契機。
1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概述
1.1數字經濟
數字經濟是信息化浪潮催生的產物,是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以智能平臺為主要載體的新型經濟形態。相比工業經濟以物質資源為主導的發展模式,數字經濟強調數據驅動、信息流轉和智能協同。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廣泛應用,猶如點石成金之手,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
從本質來看,數字經濟強調的是數字技術對經濟活動的全面滲透與重構。具體而言,數字經濟的生產方式打破了傳統車間的局限,使制造業邁向智能制造;數字經濟的商業模式重塑著供需關系,可使企業精準匹配消費者需求;在社會分工層面,數字經濟推動著產業跨界融合,使產業的新舊業態并存。在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數2025據成為新的“石油”,算法成為驅動生產力提高的“引擎”,整體經濟發展模式正沿著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方向加速演進。
1.2傳統產業
傳統產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石,涵蓋制造、農業、零售等多個領域。然而,隨著全球經濟結構調整、消費需求升級以及市場競爭加劇,傳統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需求變化加快,生產模式僵化;二是運營成本上升,競爭壓力增加;三是產業鏈效率低,資源配置滯后[2]。與此同時,伴隨著數字經濟的崛起,傳統產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轉型機遇。從生產到流通,從銷售到服務,都因為數字經濟的深度嵌入而煥發出新的生機。以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技術為例,其可以此構建智能生產體系,實現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此外,數字化供應鏈的建設,使傳統產業的流通環節更加高效、透明,即企業可借助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實時監測供應鏈動態,精準預測市場需求,優化庫存管理。
整體而言,數字經濟不僅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助推器,更是全球經濟新一輪競爭的主戰場。在這一變革浪潮下,傳統企業唯有順勢而為,積極擁抱技術創新,才能在未來的發展中占據有利地位,實現可持續發展。
2 數字經濟對傳統產業的影響
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傳統產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數字經濟猶如催化劑,使傳統產業向智能化、服務化、生態化方向加速推進。數字經濟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生產方式的重塑上,更深刻滲透到商業模式、價值鏈布局與市場格局的變遷中??梢哉f,數字經濟發展不僅促進了技術進步,還推動了生產力提高,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勁動力。
2.1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數字技術以摧枯拉朽之勢改變著傳統產業的發展方式。從生產端到管理端,從供應鏈到消費端,數字技術賦能使企業在效率提升、成本降低、創新加速等方面煥發新生。
具體而言,在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企業能更高效、精準地制定決策。在傳統商業模式中,企業管理者主要以過往經驗為決策依據,鮮少精準洞察市場形勢,由此導致資源配置低效,或供需錯配現象嚴重。但有了大數據技術的加持,企業能運籌帷幄,如有效分析用戶行為、精準預測市場趨勢等,由此進行科學決策[3]。例如,零售企業可通過分析消費數據,精準定位目標群體,調整產品布局,實現“千人千面”的個性化營銷。另外,人工智能作為數字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在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主要表現為提升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目前,人工智能正全面滲透到傳統產業的生產制造、運營管理、客戶服務等環節,切實提升了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以智能制造為例,人工智能驅動下的自動化設備能夠實時感知生產環境的變化,自主調整運行參數,省去了設備閑置的時間,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除此之外,在云計算的支持下,企業資源配置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往往面臨數據存儲、計算能力、資源調度等方面的瓶頸,而云計算則為其提供了“隨取隨用”的靈活計算模式,使資源配置更加高效。
2.2數字經濟催生傳統產業新業態
在數字經濟的推動下,傳統產業正在不斷衍生出新的商業模式與業態。從電商經濟到共享經濟,從數字營銷到智慧零售,新業態的崛起正在重塑市場競爭格局。
首先,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化營銷應運而生,其能助力企業精準獲客。傳統營銷方式以線下推廣、廣告投放等為主,由此決定了其具有受眾覆蓋面有限、轉化率低、成本高昂等特征。但在數字化營銷的支持下,企業能借助社交媒體、大數據分析、短視頻直播等精準觸達目標消費群體。例如,當前比較盛行的社交平臺結合直播帶貨模式可通過關鍵意見領袖(KeyOpinionLeader,KOL)和關鍵意見消費者(KeyOpinionConsumerKOC)的引導,使企業實現銷量的爆發式增長。其次,共享經濟模式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產物,能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共享經濟以互聯網平臺為支撐,直接連接供給方和需求方,省去了中間環節,避免了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既有效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也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消費選擇。比如,共享辦公模式可為創業者提供靈活、匹配度高的辦公場所,極大降低企業的初創成本。最后,數字經濟發展中新零售業態的形成,正重構著消費體驗[4]。具體而言,新零售的核心是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以技術驅動商業變革,這無疑為消費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體驗,既便捷,又具有性價比。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小米的智能家居體驗店等都是新零售的典型代表,由此推動著零售行業進人智能化時代。
2.3數字經濟驅動傳統產業價值鏈重塑
數字經濟不僅改變了傳統產業運行模式,更深刻影響著傳統產業價值鏈的重塑。通過供應鏈智能化、生產模式柔性化、金融支持數字化等方式,企業競爭力得以全面提升。
首先,在數字經濟的驅動下,智能供應鏈已形成,并投入實踐,有效提升了傳統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協同效率。傳統產業鏈管理模式復雜,信息滯后,容易導致庫存積壓、物流成本高昂等。但數字技術的應用,使供應鏈管理實現全鏈路可視化,提升響應速度。例如,區塊鏈技術能夠確保供應鏈信息透明、可追溯,提高企業間的協同效率。其次,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柔性制造得以實現,并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傳統制造業以規?;a為主,只能滿足部分消費者的需求。與之不同的是,有數字技術加持的柔性制造,能根據市場反饋快速調整生產計劃,精準匹配用戶需求。例如,耐克的“個性化定制運動鞋”服務允許消費者通過在線平臺選擇材質、顏色、款式,實現定制化生產。最后,數字金融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可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5]。數字金融的發展,推動了傳統企業的融資與支付方式變革。過去,中小企業融資難、成本高,而金融科技的興起,使得普惠金融成為可能。例如,供應鏈金融結合區塊鏈技術,使中小企業能夠利用應收賬款進行融資,提高資金流動性。
3數字經濟下傳統產業的重塑路徑
當前,數字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無疑對傳統產業造成了巨大沖擊。在此背景之下,傳統產業要想“破繭成蝶”,必須借數字經濟之勢,主動求變,打破固有發展模式,實現智能化、服務化、生態化重塑。
3.1智能化重塑:利用數字技術促進傳統產業智能化發展
智能化是數字經濟時代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通過智能制造、自動化生產、數據驅動決策,傳統產業能夠告別“人海戰術”,邁向高效、精準、柔性的現代化生產模式[6]。在實踐中,傳統產業的智能化重塑既能有效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也能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首先,要促進傳統產業的智能制造。傳統產業要以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技術等為支撐,實現生產自動化、管理柔性化。這一過程能夠切實提升傳統產業的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產品質量,避免人工操作誤差。例如,采用智能化的生產監控系統,能夠實時監測生產流程中的每個環節,確保生產順暢無阻。
其次,加速數據驅動的決策過程。傳統產業要借助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精準預測市場需求,優化庫存管理,調整生產策略。在這一過程中,數據可幫助企業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穩操勝券,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
最后,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交付,傳統產業可以借助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打破信息壁壘,實現供應鏈、物流等的全程數字化管理。這樣一來,企業能夠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實現生產與管理的雙重優化。
3.2服務化重塑:利用數字平臺推動傳統產業服務延伸
在數字經濟時代,傳統產業不再局限于單一的產品生產,而是向“產品 + 服務”模式演進。通過數字平臺賦能,企業可從生產型向服務型轉變,提升用戶體驗。
首先,拓展服務邊界。傳統產業應借助數字化技術拓展服務邊界,打破原有的產品單一化局限,向“產品 + 服務”模式轉型。企業可以通過線上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定制化服務,提升用戶的個性化體驗。例如,智能家居設備可以為消費者提供遠程監控與故障診斷等增值服務。
其次,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精準服務。在消費者行為數據的支撐下,企業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制服務方案,通過差異化的服務增強用戶黏性。例如,制造業企業可以通過遠程監控與實時反饋,為客戶提供持續的技術支持和維修服務,確保產品的長期穩定性。
最后,構建全新的價值鏈合作模式。通過服務延伸,傳統產業可以打造生態圈,推動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合作,實現產業鏈所有企業的共贏。例如,汽車產業可以通過智能車載系統為車主提供實時路況、遠程控制、車聯網等服務,進而推動整車廠商與維修、保險等服務機構的深度合作。
3.3生態化重塑:利用數字生態重塑傳統產業發展格局利用數字生態重塑傳統產業發展格局,可為傳統產業注入新的發展活力,同時推動其可持續發展,開辟產業升級的新局面。
首先,創建數字化生態系統。企業要通過數字平臺與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共同構建產業的“共享經濟圈”。通過數字技術,企業能夠實現資源的高度整合與共享,從而提升產業的整體發展效率與創新能力。
其次,推動產業間的跨界融合。數字經濟促進了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傳統產業可以借此機會跨界融合,整合不同領域的優勢資源。例如,傳統農業與電子商務結合,不僅能改變農產品的銷售渠道,還能推動農業的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最后,打造綠色生態,以數字技術助力傳統產業綠色轉型,推動傳統產業可持續發展。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企業能夠實現資源的精細化管理與高效利用,減少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從而形成既有創新性又有環保性的新型數字生態。例如,制造業企業可以借助數字技術優化能源管理系統,提升生產過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4結束語
數字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產生了傳統產業新業態,同時驅動了傳統產業價值鏈重塑。在此背景下,傳統企業要想脫穎而出,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應主動擁抱技術變革,加快智能化改造,進行服務化重塑,提升數字化管理水平,并構建產業協同發展生態。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悅,朱迪詩.數字經濟發展對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影響[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5(2):34-36.
[2]劉紅英.數字經濟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影響機制及對策[J].產業創新研究,2024(23):39-41.
[3]張磊磊.基于數字經濟的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路徑[J].銷售與管理,2024(35):39-41.
[4]駱舒萍,陳磊.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對策研究:以泉州市為例[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5):13-15.
[5]申梓瑜,申玉霞.數字經濟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影響研究[J].中國經貿導刊,2024(12):91-93.
[6]陳安琪.數字經濟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J].大眾投資指南,2024(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