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單元結構化教學模式引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現以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角度,分析其應用價值,從確認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設置練習作業、構建評價系統等維度,整理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策略,旨在為更多小學數學教師提供思考方向,科學應用單元結構化教學模式,有序落實小學數學教學任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教學策略
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提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確保學生掌握各個理論知識的內在邏輯,明確小學數學學科知識體系整體框架。單元結構化教學模式是以學科單元作為教學單位,可以充分引導學生掌握各個知識點的內在關系,教師可以結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對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進行全面研究。
一、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價值
(一)提升知識理解水平
小學數學學科理論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學階段的學生難以對理論知識形成更深刻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小學數學學習能力偏弱的問題。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可以在單元主題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理解能力,設計完善的教學方案,引導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核心內容,以此達到提升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科理論知識理解水平的教學目標。
(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科學開展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工作,可以讓學生在理解單元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掌握小學數學學科理論知識的內在聯系,構建理論知識邏輯框架,塑造良好的思維邏輯,配合適當的練習,科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學生使用理論知識解決學習、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較大幫助。
二、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原則
(一)系統性原則
在開展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活動時,需遵循系統性原則,即充分考慮小學數學學科理論知識內在聯系,通過完整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梳理理論知識邏輯結構,保證學生可以通過系統化學習,理解并掌握理論知識,構建理論知識邏輯框架。比如先確認教學目標,讓學生確認單元的學習任務;再設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理解單元理論知識。通過布置練習作業,鞏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認知。
(二)實踐性原則
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工作,需遵循實踐性原則,即要在學生學習小學數學學科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應用的方式,鞏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引導學生完善理論知識框架結構,科學提高學生小學數學綜合能力。比如在課堂教學階段,通過設置教學活動,讓學生吸收理論知識。在課后自學階段,通過開展練習作業,引導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應用。
三、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策略
四年級下冊的“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重要知識點,對于學生探索數字運算邏輯、學習小數整數概念有較大幫助,可以考慮圍繞“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對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策略展開相關研究。
(一)確認教學目標
在開展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活動時,教師需確認教學目標,為后續教學任務提供具體方向,便于學生開展高質量的學習活動。教師需要合理分析教材文本,在理論知識有效串聯的基礎上,科學確認教學目標。比如在“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中,需要學生熟練掌握小數的加減法運算。在確認教學目標時,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角度展開相關工作:一是理解基礎概念。教師需要通過教學文本,引導學生掌握小數加減法概念。二是學習計算方法。教師需要向學生提供適當的例題,讓學生在完成例題過程中,學習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需要注意,要引導學生對齊小數點,熟練應用進位、借位操作。三是關注特殊問題。教師可以通過例題,引導學生思考小數加減法的特殊問題,比如被減數小數位數少于減數小數位數;四是知識實踐應用。教師需要通過現實生活鍛煉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理論知識的應用,引導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有效串聯工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加減法的視角,回顧整數加減法,思考其是否與小數加減法具有一定關聯性。
(二)設置教學活動
對于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工作,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科學設置教學內容,為學生深入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在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相關研究:第一,設置理論知識開展常規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借助單元結構化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吸收小學數學學科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應用理論知識,解決現實生活的具體問題,科學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第二,設置理論知識探究教學活動。教師需要在理論知識應用活動基礎上,設置有關理論知識的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通過分析理論知識,掌握小學數學學科的數學規律。比如在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中,教師在開展常規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學生熟悉的數學期中考試,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A班平均成績為83.3分,B班平均成績為87.46分,C班平均成績為85.72分。問題一:A班平均成績比B班平均成績低多少?問題二:B班平均成績比C班平均成績高多少?教師需引導學生結合學習內容嘗試列式,通過計算回答問題一、問題二。對于問題一,列式為“87.46-83.3=”,計算獲得4.16。答:低4.16分。對于問題二,列式為“87.46-85.72=”,計算獲得1.74。答:高1.74分。這種聯系現實生活真實條件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將小數加減法的抽象概念與現實生活進行聯系,引導學生通過小學數學學科思維邏輯分析現實生活,以此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效果。教師開展知識探究活動時,可以在常規教學活動基礎上進行適當拓展。比如在問題一、二的列式中,小數計算對齊有兩種方法,分別為根據數字末尾對齊與根據小數點對齊,數字末尾對齊會獲得錯誤答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原有的A、B、C班期中考試平均成績分別擴大一百倍,通過列式計算整數加減法。對于A班的83.3分,擴大一百倍為8 330,相比于原來83.3多出一個“0”。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獲得的角度,為學生解釋列式一的“87.46-83.3=”,本質是“87.46-83.30=”,只是在計算習慣中將83.30簡化為83.3。但是在列式計算中,仍需要將83.3看作83.30,與87.46進行計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理解數字末尾對齊的錯誤原理,完成對小數加減法計算深入探究。
(三)開展練習作業
針對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任務,教師需要通過設置練習作業,讓學生對于小學數學學科理論知識進行鞏固,引導學生將課堂學習形成的短期記憶轉化長期記憶,完善學生的理論知識邏輯框架。在實踐中,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相關研究:第一,設置對比性練習作業。在學生完成對比性練習作業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學習問題,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二次學習。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前,設置隨堂測驗,讓學生通過完成練習作業,快速回顧理論知識。第二,設置層次化練習作業。不同學生在思考、學習等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這導致常規的練習作業內容對學優生難度過低,難以發揮練習作業的引導作用。對于學困生難度過大,難以鞏固理論知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設置層次化練習作業,分別提供給學困生、普通生、學優生,引導學生在完成練習作業時,回顧學習的理論知識。比如在“小數的意義和加減法”中,教師可設置如下對比性練習作業,問題三:小明身高1.41米,當他站在0.1米的臺階時,比弟弟高0.02米,計算弟弟的身高。學生可能會給出兩種答案,分別為正確答案1.49米,錯誤答案1.4米。對于正確答案,列式為1.41+0.1-0.02。對于錯誤答案,列式為1.41+0.01-0.02。在錯誤答案中,學生誤將0.1米看作0.01米。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三個班級平均分小數加減法計算,對于0.1、0.01的運算理論知識進行再次學習,培養對小數加減法的正確計算與思考邏輯。對層次化練習作業,教師需根據學生類型,設計難度不同的作業內容。對于學困生,課后練習作業需要以掌握小數加減法基礎運算邏輯為主,可以設置口算習題與豎式計算題。口算習題要求簡單,如2.4+0.3,0.53+0.22,合理提升學困生小數加減法理論知識熟練度。豎式計算題則要關注小數加減法的容易出現計算問題,如根據進位、借位的3.74+7.36,根據小數點對齊的13.22+14.761。對于普通生,課后練習作業需要適當提升難度,鍛煉普通生對小學加減法的實踐應用能力,可以設置算式補全題和應用題。補全算式題需要引導學生在完成計算結果基礎上,結合小數加減法進行逆推,如7.2+4.5+1.34=0.34+()(答,12.7)。應用題需要結合現實邏輯,合理設計問題內容,如鉛筆每支0.5元,橡皮每塊1元,鉛筆盒每個5.5元,購買一支鉛筆、一塊橡皮、一個鉛筆盒,一共需要多少元?(答0.5+1+5.5=7元)對于學優生,課后練習作業需要設置綜合性的探究題,讓學生對小數加減法的理論知識與應用展開更全面的分析。如小月將一個皮球扔出大樓窗戶,皮球在六秒后落地。假設皮球在空中第一秒下落1.25米,之后的每一秒下落高度都比上一秒下落高度多1.54米,問小月所在房間距離地面的高度(答:1.25+1.54+1.54+1.54+1.54+1.54=8.95米)。層次化練習作業可以有效鞏固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科的理論知識,逐步提高學生思考與應用能力,科學提升班級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四)構建評價系統
為保證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的完整性,教師需構建評價系統,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評價,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教學指導。比如在設置教學活動階段,教師需根據學生在問題一、二的回答情況,確認學生對小數加減法底層邏輯理解程度。在開展練習作業時,教師需要根據學困生、普通生、學優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確認三類學生對小數加減法運算的理解情況,并對部分理論知識進行二次講解,科學提高學生的小數加減法使用熟練度。
四、結束語
開展小學數學單元結構化教學工作,需詳細分析學生學習情況,結合教學進度,從教學活動、練習作業等角度,設計完善的教學實踐內容,提高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科理論知識的吸收與應用水平,提升教學資源的應用價值,為后續開展高智力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打下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徐彩霞.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35):75-77.
[2]丁媛.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策略探析[J].新教育(海南),2023(32):72-74.
[3]張靜.基于大單元視域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3(35):19-21.
[4]劉佳.小學數學單元化教學策略研究[J].甘肅教育研究,2023(9):101-104.
[5]張俠.基于核心素養理念開展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9):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