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不是長短的長,而是成長的長。從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父母對于成長的執念有多重。所以,我對成長的執念也很重。
每天一起床,我就要先測量身高、體重和臂展,看看自己有沒有成長。我每天都要晨跑,風雨無阻,每次跑完我都會喝一大瓶牛奶,以促進自己的成長。但比起生理上的成長,我更渴求心智上的成長。我看見網上有人說,當一個孩子不想成為大人的時候,他就真的長大了。從那時起,我開始裝作不想成為大人。
我不再每天睜開眼就沖向體重秤,也不再寫那些多愁善感的詩。“哎呀,我們家好久沒寫詩給我啦?寫一首送給媽媽唄?\"母親的懇求永遠是我無法拒絕的。我不情愿地寫下一首自認為愁苦的《雨天的街道》拿給母親看,沒想到她坐在輪椅上笑得彎下了腰。“還給我!\"我漲紅了臉,作勢要搶回詩。“不行!\"母親把詩稿揣在懷里,“推我出去走走,回來了再還給你。“我只好照做。
兩年前的意外讓母親失去了站立的能力,從此只能坐在輪椅上。我為母親的不幸感到痛苦,但母親從來不那么覺得,至少她沒有在我面前訴過苦。相反,母親還經常安慰我,說她至少不用擔心天氣問題,像老寒腿那樣,那才是真正的痛苦。
回過神來,我已經整理好東西,推著母親出門了。太陽掛在云邊,灑下懶懶散散的光芒,照得人也懶懶散散的,母親更是整個人都癱在了輪椅上。推她出去也只是在后院走走,要是推到大街上,行人的目光會讓母親不舒服的。只有在下雨天人少的時候,我才會推她去街上,但在我的印象里,這條街很少下雨。
“陳長,如果你想真正地成長,變得比我還厲害,那就待在你母親身邊,替我好好照顧她。\"父親臨走前對我說的這句話,讓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成長。他和母親離婚了,將行動不便的母親丟給我,還跟我講所謂的大道理。我覺得父親就像偽君子,但不可否認,從那一刻起,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肩上的重量,也第一次那么不想成長為一個大人。
母親行動不便,如廁也需要人幫助。父親離開后,親戚們沒辦法過來幫忙,保姆也沒辦法第一時間找到,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是我幫助母親的。當然,我只負責把她抱到對應的地方,完事再抱出來。為了維護母親的尊嚴,我義不容辭地戴上了眼罩。好在我對廁所的格局十分熟悉,不然一時間還無法適應呢。愁眉苦臉的母親被我的眼罩給逗笑了:“陳長,你這樣真的沒問題嗎?“我一邊點頭,一邊豎起大拇指。“我們家陳長真是長大了。\"母親欣慰地夸贊我。
在學校里,我經常分神,無法專心聽講,因為我實在不放心讓母親一個人待在家里。我的成績下滑得很快,老師語重心長地找我談話:“陳長,你這樣下去是不行的。我知道你家里的情況…我找了幾個熱心的同學,讓他們去你家幫忙一下,可以嗎?“我本來是想拒絕的,但又想到如果看到我的同學,母親也許會很開心,最后還是答應下來。

“所以,你父母離婚了之后,你一直要干這么多事?”一個準備去我家幫忙的男生聽了我的事后震驚道,但馬上被同行的女生以不禮貌為由給教訓了。那個男生灰溜溜地跑來向我道歉:“對不起,我實在太驚訝了,你經歷的事情,我只在電影和小說里看到過。”我搖了搖頭表示沒關系,父母離婚對以前的我來說,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但現在的我已能坦然接受。
平時只有一兩個人的屋子,終于迎來了熱熱鬧鬧的一天。
“阿姨好!\"同學們紛紛打招呼。“你們好,快進來坐吧!\"母親開心地招呼他們進去。大家倒是分工明確,兩個女生去整理母親的房間,我和另一個男生來給屋子大掃除。平時讓我累到麻木的煩瑣事務,也因多了伙伴而感到輕松。那兩個女生還花心思幫母親好好打扮了一番。母親久違地穿上了裙子,梳好了辮子,她害羞地說道:“哎呀!我都一把年紀了,打扮得這么好看干嗎?“說罷又抓起鏡子美美地欣賞著。那天我過得很開心,也體會到了友情的美好。分別時,他們說以后會常來。不知為何,我安心下來。
母親很喜歡雨,每次下雨天出門,她都會在人少的街上歡快地哼起歌。雨點也像是為她伴奏般,有規律地跳動著。
“陳長,這樣你撐不到吧?“母親發現我總把傘往她那邊傾斜,后背和肩膀都被雨淋到了。“沒事,我多淋點雨,長得快。\"我一邊說著,一邊伸手去接雨水。“那只會感冒,真以為自己跟植物一樣嗎?”母親笑罵道。“難道我不是你的開心果嗎?”我繼續逗母親笑。“我們家陳長,真的長大了呢!\"母親笑得更開心了,但眼角似掛上了淚。
在那之后,我問過母親成長是什么。母親回憶著往事,緩緩道:“你從小就對成長很執著,一直有很強的好勝心。但我覺得,陪在我身邊,普普通通的陳長就足夠厲害了。成長就是能一邊享受幸福,一邊接受痛苦;一邊享受擁有,一邊接受失去。\"
我所認為的成長,一直是變成完美的大人,得到眾人的肯定。到如今我才發現,這個世界從來就不完美,人當然也不可能完美。成長是學會在痛苦里,看到未來的希望。
說到底,人和植物的成長是相似的。不論多大的痛苦都會被時間磨平,我們仍然會向陽而生,茁壯成長!
指導老師:趙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