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校園足球改革發展,發布了系列政策文件,各地積極落實相關政策要求,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然而,在校園足球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校方慷慨投入,教師積極引領,但學生仍因為家庭因素放棄足球運動或減少了參與時間,限制了學生成長通道。基于此,本研究通過調查研究等系統分析校園足球家校共育存在的困難,同時提供紓解思路,以供基層學校和家庭參考。
一、現實困境
(一)參與意識不足
在當前足球促進家校共育的實踐中,家長參與意識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許多家長尚未充分認識到足球運動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多元價值,過度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認為足球活動會分散學生學習的精力,從而忽視了足球對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以及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積極影響。在與家長的交談中感知到,僅有極少數的家長認為足球在校家共育中“非常重要”,少數認為“比較重要”,而極大部分的家長則認為足球活動“不太重要”或“不重要”,甚至有部分家長將足球僅僅視為學生課余的一種娛樂方式,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支持。這種觀念的形成,一方面源于傳統教育模式下對文化課成績的過度強調,使得家長將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學生的考試分數和升學競爭上;另一方面,家長自身對足球運動的了解和認知有限,未能親身感受到足球運動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和魅力,難以將足球與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機聯系起來。現今社會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許多家長忙于工作,無暇顧及學生的足球活動參與情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家長參與意識的淡薄。在工作日期間,很多家長無法抽出時間陪伴學生參加足球訓練或觀看比賽,使得學生在足球活動中缺乏來自家庭的支持和鼓勵,進而影響了學生參與足球運動的積極性和持續性,也阻礙了足球在校家共育中作用的充分發揮。因此,提升家長對足球家校共育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其參與意識,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二)參與方式單一
家長在足球家校共育中的參與方式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觀看學生比賽和提供物質支持等有限的方面,缺乏深度和多樣性的參與途徑。在觀看比賽時,大部分家長僅僅是作為旁觀者在場邊加油助威,未能充分利用這一機會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動,了解學生在比賽中的表現、心理狀態以及技術特點等,無法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反饋。在許多校園足球比賽中,家長們在觀賽過程中只是簡單地呼喊加油,比賽結束后便匆忙離開,較少與學生探討比賽過程中的得失,未能將觀賽轉化為促進學生足球成長的教育契機。物質支持方面,家長主要是為學生提供足球裝備、繳納訓練費用等基本物資,而在學生的足球訓練計劃制訂、技術提升指導、心理建設等方面參與較少。這種單一的物質支持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在足球學習過程中的多元化需求,也難以充分發揮家長在學生足球成長道路上的引導作用。此外,學校和家庭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合作機制,導致家長對于如何更深入地參與足球家校共育缺乏清晰的認識和指導,只能局限于傳統的參與方式,無法真正融入學生的足球教育過程中,從而限制了足球在家校共育中價值的充分體現和拓展。
(三)專業知識欠缺
一些家長在足球專業知識方面存在明顯的欠缺,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對學生足球發展的有效支持。在足球知識領域,不少家長對足球規則的理解僅停留在表面,對于一些較為復雜的規則,如越位、犯規判罰的細節等,缺乏深入準確的認知。這使得家長在學生詢問相關問題時,無法給予清晰明確的解答,影響了學生對足球規則的學習和遵守,也不利于學生在比賽中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在訓練方法上,家長普遍缺乏科學系統的了解。他們不清楚如何根據學生的年齡、身體素質和足球基礎制訂個性化的訓練計劃,往往盲目地讓學生進行大量重復練習,或者過度強調體能訓練而忽視了技術和戰術的培養。例如,有些家長為了提高學生的射門能力,只是一味地讓學生進行長時間的射門練習,而不注重射門技巧、時機以及與隊友配合的訓練,這樣不僅可能導致學生受傷,還難以真正提升學生的足球水平。
足球運動中的營養搭配也是家長知識短板所在。合理的營養攝入對于足球運動至關重要,它直接關系到學生的體能恢復、生長發育以及運動表現。然而,許多家長并不清楚學生在足球訓練和比賽前后應該攝入何種食物以及合適的量。有的家長甚至在學生訓練前給學生吃大量油膩食物或高糖飲料,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在訓練中的表現,還可能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家長專業知識的欠缺,使得他們在學生的足球教育過程中難以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甚至可能因為不恰當的建議或行為,阻礙學生足球技能的提升和對足球運動的正確理解。所以,提升家長的足球專業素養是促進足球家校共育發展的迫切需求之一。
二、紓解路徑
(一)深度參與學校足球活動
1.擔任志愿者與助理教練
家長擔任志愿者和助理教練,能夠深度融入學校足球活動,為學生的足球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在許多學校的足球訓練中,家長志愿者積極協助體育教師組織訓練,如,提前準備訓練器材、布置訓練場地,確保訓練能夠按時、高效地開展。在訓練過程中,家長可以幫助體育教師進行分組練習,監督學生們的訓練動作,及時糾正不規范的行為,保障訓練的質量和安全性。一些具有足球特長的家長還可以擔任助理教練,傳授自己的經驗和技巧。某中學足球隊的一位家長曾是業余足球聯賽的優秀球員,他利用業余時間,定期為球隊講解足球戰術,通過生動的案例和現場演示,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戰術意圖,如,在防守反擊戰術中,教導學生們如何快速轉換角色,抓住時機進行進攻。在他的指導下,球隊的戰術素養得到顯著提升,在比賽中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各種局面,取得更好的成績。這種家長的深度參與,不僅豐富了學校足球教學的資源,也讓學生們感受到來自家庭的專業支持,激發了他們對足球的熱愛和投入。
2.參與足球賽事組織家長參與足球賽事的組織工作,能為學生創造更加專業、有序的比賽環境,同時增強學生對比賽的重視程度和參與感。在賽事籌備階段,家長可以協助學校確定比賽時間、地點和賽程安排,聯系其他學校或球隊,組織參賽隊伍報名,確保比賽的順利開展。如,某小學的家長委員會積極與周邊學校溝通協調,成功舉辦了一場校際足球友誼賽,吸引了多支球隊參與,為學生們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和切磋機會。在比賽現場,家長們可以承擔裁判、計分員、場地維護等工作,保障比賽的公平、公正和順利進行。他們認真執法,嚴格按照規則判罰,為學生們樹立了遵守規則的榜樣。同時,家長們的參與也讓學生們感受到比賽的嚴肅性和重要性,更加珍惜在賽場上的機會,全力以赴地展現自己的實力和風采,培養了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和責任感。

(二)營造家庭足球氛圍
1.打造家庭足球空間
家長可以通過打造家庭足球空間,為學生營造濃厚的足球氛圍。如,布置一個足球主題的房間,在墻壁上張貼著名足球運動員的海報、球隊的隊徽,以及學生參加足球活動的照片等,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感受到足球的魅力。購置小型足球門、足球、訓練器材等,方便學生在家中進行簡單的足球練習。如,射門、傳球、帶球等基本動作的訓練,提升學生的球感和技能水平。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在庭院或室內開辟專門的足球活動區域,鋪設人造草皮或防滑地墊,確保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盡情享受足球運動的樂趣。一些家長利用地下室或閑置房間,改造成簡易的足球活動室,配備了投影儀和音響設備,學生可以在觀看足球比賽視頻的同時,進行模仿練習,學習優秀球員的技術動作和比賽意識,這種沉浸式的足球空間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對足球的熱愛和投入,使足球成為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開展家庭足球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足球活動,也是營造家庭足球氛圍的重要方式。家庭足球游戲如“室內足球接力賽”,可以在客廳或走廊等空間進行,設置簡單的障礙物,家庭成員分成小組,用腳帶球繞過障礙物后將球傳遞給下一位成員,先完成接力的小組獲勝。這種游戲不僅增強了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與合作,還鍛煉了學生的足球技巧和反應能力。舉辦“家庭足球世界杯”活動,制定詳細的比賽規則和賽程安排,家庭成員各自代表不同的國家足球隊,通過抽簽進行分組比賽,最終決出家庭足球世界杯冠軍。在比賽過程中,家長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各個國家足球隊的特點、歷史文化以及世界杯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在歡樂的比賽中增長見識,培養對足球的興趣和熱愛。此外,家庭足球知識競賽也是一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圍繞足球規則、足球歷史、著名球星等方面設置問題,通過問答的形式,加深學生對足球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也提升了家庭的學習氛圍和親子關系。
(三)提升足球教育素養
1.學習足球教育理論
家長學習足球教育理論是提升自身教育素養的重要基礎,能夠為學生的足球成長提供更科學、系統的指導。眾多足球教育書籍涵蓋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如《青少年足球訓練指南》,該書詳細闡述了青少年在不同年齡段的身體發育特點、心理特征以及相應的足球訓練方法和注意事項。書中指出,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應注重培養他們對足球的興趣和基本球感,通過趣味性的游戲和簡單的技能練習,如,帶球過障礙、傳球接力等,讓學生在快樂中接觸足球,避免過早進行高強度、專業化的訓練,防止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造成過度壓力。一些在線課程也為家長提供了便捷的學習途徑。如,學習強國平臺上的“足球家長必修課”,邀請了知名足球教育專家授課,課程內容包括足球教育心理學、青少年足球訓練原理、比賽戰術分析等多個模塊。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需求,靈活選擇課程進行學習,深入了解足球教育的科學內涵,掌握如何根據學生的個性和能力制訂個性化的訓練計劃,以及如何在學生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給予正確的心理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足球價值觀和勝負觀,使學生在足球運動中不僅能夠提高技能水平,還能實現身心的全面發展。

2.參加足球教育培訓
學校和社區組織的足球教育培訓活動,為家長提供了系統學習足球知識與技能的平臺,有助于家長更好地指導學生參與足球運動。這些培訓活動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足球規則解讀、裁判法講解、基本技能訓練方法以及足球運動損傷預防與處理等多個方面。學校舉辦的家長足球培訓活動中,專業教師首先詳細講解了足球比賽中的各種規則,如,越位、犯規判罰的具體細節,并通過實際比賽視頻案例進行分析,讓家長們更加直觀地理解規則的應用。接著,教師現場示范了傳球、接球、帶球、射門等基本技能的正確動作要領,并指導家長們進行實踐練習,糾正他們在動作上的錯誤和不規范之處,使家長們親身體驗到科學訓練方法的重要性。同時,培訓還邀請了專業的運動康復師,為家長們介紹足球運動中常見的損傷類型,如,扭傷、拉傷等,并教授了相應的預防措施和緊急處理方法,以及如何正確進行熱身運動、在受傷后的第一時間如何進行冷敷和包扎等,讓家長們能夠在學生參與足球活動時,及時有效地保障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安全。通過參加這樣的培訓活動,家長們的足球知識和技能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能夠更加專業地指導學生進行足球訓練,與學生在足球領域進行更深入的交流和互動,為學生的足球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時也增強了家長自身對足球運動的熱愛和參與度,營造了更加濃厚的家庭足球氛圍。

三、結論
校園足球家校共育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但當前家長在參與研究過程中面臨諸多現實困境。本研究通過對家長參與意識、參與方式和專業知識等方面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制約足球家校共育發展的關鍵因素。基于此提出的紓解路徑為家長深度參與學校足球活動、營造家庭足球氛圍以及提升足球教育素養等策略,這些策略在理論與實踐層面均具有可行性。通過家長與學校、社區的協同合作,能夠有效改善當前的困境,充分發揮足球在家校共育中的積極作用,促進學生在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為家校共育模式的創新與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鑒。未來研究可進一步關注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家長參與差異,以及足球家校共育的長期效果評估。
[本文系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校園足球’校本特色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CJKG2022B064)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