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出要注重校園足球文化建設,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足球文化活動。校園足球文化不僅是提高青少年足球水平的基礎,更是青少年正確認識足球運動、理解足球文化、文明參與足球運動的根源。現階段,校園足球“送文化”已經非常普遍,但“種文化”與“育文化”還不夠完善,這制約著校園足球的長久健康發展。基于此,筆者對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文化進行及時總結和跟進,提出校園足球文化建構路徑,以期為校園足球文化繁榮發展提供有益參考或補充。
一、校園足球文化內涵與內容解構
(一)校園足球文化內涵校園足球文化是校園文化與足球文化的結合體,它既具有校園文化的本質特點,又蘊含著足球文化的獨特意蘊[2,是校園足球運動物質、制度、精神文化的總和。在校園足球活動中,青少年學生、體育教師等物質形態利用足球場地、足球裝備等參與足球教學、訓練、比賽等,以達到提高健康水平、培養足球人才等目的。在此過程中形成管理制度、教學訓練制度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是必要的保障條件。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友誼,同時對于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二)校園足球文化內容解構
1.表層文化
一是校園足球服飾文化。校園足球服飾文化是圍繞校園足球所產生的各類服裝以及所承載的價值觀念、審美標準、情感表達等的總和。校園足球服飾常與學校標志、球隊名稱或口號等元素相結合設計而成,不僅體現為實用性和審美功用,更是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的象征。同時,服飾上的號碼、個性徽章等則融入著團隊角色期待、自我展示等個性化的情感表達。二是校園足球收藏文化。校園足球收藏文化是圍繞校園足球相關物品展開的收藏行為及由此衍生的文化現象。校園足球藏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為足球裝備、球隊隊徽、榮譽證書、獎杯等實物藏品;一類為比賽視頻、新聞報道、訓練檔案等非實物藏品。這些藏品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見證和對足球熱愛的表達,是校園足球發展歷程和發展成果的保存與紀念。
2.中層文化
一是校園足球藝術文化。體育藝術文化是體育與多種藝術形式相互融合所形成的具有諸多內涵的文化,它使稍縱即逝的體育美成為永恒的藝術美3。足球攝影、繪畫等是校園足球藝術文化的主要形式,是青少年學生課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足球藝術作品可以提高青少年學生審美能力,加深其對足球運動的理解和感悟,有利于推廣和宣傳校園足球文化。二是校園足球影視文化。校園足球影視文化是以校園足球活動為主題或重要元素,通過電影、電視、動漫等呈現出的一種獨特文化,生動、直觀地向青少年學生展示足球運動的魅力和激情,體現著校園足球文化和影視文化的有效契合。優秀的校園足球影視作品為足球教學、訓練提供豐富素材,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青少年學生,大到文化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小到服裝、發式、語言、動作的直接模仿4。
3.核心文化
一是校園足球口號文化。口號是校園足球運動中的精神象征和動力源泉,不僅能夠生動體現校園足球的活力與精神,增強球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深深介入青少年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著其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同時也承載著學校對于足球運動的理念。二是校園足球思想文化。校園足球思想文化是指圍繞足球活動所形成的一系列觀念、價值和精神的總和。不僅包含足球運動所倡導的核心價值觀念,還融合了學校的教育理念與特色等多方面的元素。
二、校園足球文化建設路徑
體育文化形成的基本路徑首先是送文化,即制造或生產文化;其次是種文化,種植后生根、發芽,才能把文化留住;最后是育文化,即文化不能封存,而要傳承、豐富和更新。校園足球也應走出一條“送文化一種文化一育文化”的發展路徑。
(一)重塑觀念,改善足球態度
體育態度是指人們對體育活動相對穩定的心理傾向,足球態度是指人們在參與足球相關的活動時所持有的認知評價、情感體驗和行為意向的綜合表現[5。積極的足球態度能夠增強校園足球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為校園文化建設注入新活力。
首先,要通過系統的教育培訓,使管理者、教師、家長、學生四大參與群體對足球運動的生物性功能、社會性功能、健全人格三大領域的育人功能有一個清晰完整的認知,這是足球文化建設的起始環節。其次,只有校園足球各參與主體具有一定的足球情懷,才能形成強大的內驅力,以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具體表現為參與足球運動的目的、動機和行為應十分純粹,學生基于對足球本身的熱愛主動學習足球知識與技巧,積極參加足球訓練與競賽,享受足球樂趣;家長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支持學生參加足球活動,不過分強調比賽成績;教師基于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和學生的全面發展,認真執行足球教學計劃,創新教學方法,真正關注青少年學生在足球活動中的成長。最后,校園足球行為層面主要包括參與行為和觀賞行為,學生通過按時參加足球訓練、參與足球比賽、協助教師組織足球比賽、對校園足球活動進行宣傳等方式真正參與到足球運動中去,也可通過現場觀看足球比賽、線上渠道觀賞教學、比賽視頻等直接感知足球規則、戰術和精神,提高足球態度。
(二)淡化勝負,拓展文化內涵
勝負固然重要,但并不是校園足球唯一的育人手段,校園足球開展中還有更為值得挖掘的其他文化內涵。如,品德培養、挫折教育、全面發展、團隊情感、審美情趣等非競技元素,對于傳承足球文化、增強校園凝聚力等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通過建立多元化校園足球評價體系,除比賽成績外,將學生參與度、足球文化氛圍營造、學生綜合素質等納入評估指標,引導管理者關注校園足球的全面發展。其次,足球技能的學習必須輔之一定的文化教育與學習,通過技能學習鞏固外在,文化學習深化內涵,教師不僅要傳授足球技能,更要注重學生的文化教育,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觀,結合訓練和比賽日程,適時融入足球歷史、足球相關運動學科知識、外語學習與溝通技巧等文化教育內容。最后,定期組織主題班會、專題講座、賽場教育、故事分享會等品德教育活動,強調參與足球活動的意義與價值,使學生關注自身的技戰術運用、團隊協作、精神面貌等過程表現,更加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與他人的足球行為,以此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勝負觀。
(三)深化競訓,激活衍生文化
校園足球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現象,訓練競賽是校園足球的主體內容,由校園足球訓練與競賽所派生的未被充分重視的衍生文化是校園足球文化中極具活力的重要組成,是青少年學生很好的教育素材。以校園足球訓練和比賽為載體,可以延伸出足球藏品收藏、足球主題展覽、足球服飾、足球歌曲、繪畫、表演等多元的文化形態,是校園文化中極具活力的組成部分。
首先,學校管理者可以通過參與教育培訓、進行實地考察與交流、深入參與校園足球訓練與比賽等方式充分認識到衍生文化在校園足球文化中的重要性,具備校園足球衍生文化的發展意識。其次,豐富多樣的衍生文化是青少年學生交流與討論足球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一是以訓練、競賽為主題內容,制作精美的宣傳海報、標語牌,設計體現學校特色和足球文化內涵的隊徽、吉祥物、隊服等足球周邊產品,增強學生對校園足球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二是在比賽中設置現場互動游戲,如足球射門挑戰、足球知識問答等環節,激發學生觀眾參與熱情。三是在比賽開場與中場進行顛球、傳球等高難度個人技巧展示,充分展現足球運動獨特魅力。四是定期舉辦以足球訓練競賽為主題的演講、征文、攝影、繪畫、手抄報比賽,并使之成為常態化活動,鼓勵學生分享參訓、參賽、觀賽感受與故事,加深學生對足球文化的感悟與理解。最后,在校園內設置專門的足球文化展示區,展示校園足球訓練場景、校足球隊的榮譽、優秀學生的事跡、比賽精彩瞬間等,并實時更新展示區內容,助力校園足球文化廣泛傳播。

(四)統籌多元,厚植教育傳承
教育功能始終伴隨著足球運動的起源、發展過程,是足球運動最原始的功能之一,繁榮校園足球文化應回歸教育,通過統籌家庭、學校、社會多元主體,實現足球運動與教育價值的深度互嵌。
首先,家庭是育人的基礎。一是通過與學生一起觀看足球比賽、給學生分享足球故事、制作足球手工等方式,激發青少年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興趣。二是建立“家長足球社團”,組織家庭足球比賽,使家長由“旁觀者”轉變為“參與者”。其次,學校是育人的主渠道。對于校長、教師、教師等參與主體,可通過開展業務培訓與系統學習,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助其有效掌握足球文化的核心要素,并合理融入日常教育工作之中。對于青少年學生這一核心參與主體,則要充分利用其好奇心,進行足球教育。一是舉行校園足球文化節、文化日,打造足球文化長廊、主題文化墻,開展足球知識講座、競答、演講,邀請明星運動員、優秀校友進校園等活動。二是將優秀的校園足球藝術作品裝飾在教室、走廊、體育館等場所,營造濃厚的校園足球文化氛圍。三是加強足球運動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開發足球歷史、足球地理等跨學科課程,擴展校園足球“育人生態圈”。最后,社會是育人的補充和延伸,社區、社會組織等也是育人的重要場所。一是應通過新建、改造或共享等方式,改善足球特色學校所在社區或具有高水平足球隊的高校周邊社區的足球場所和設施。二是以社區內部的足球教師、教師、運動員、愛好者為依托,定期舉辦社區足球聯賽、友誼賽,將足球轉化為青少年全面發展的社會性載體。三是設立足球文化角,開展足球培訓公益課程等,將社區作為普及和繁榮校園足球文化的第三課堂。社會俱樂部則能夠與學校尋求合作,通過為學校提供專業的教練支持、場地與器材資源、培訓足球專項教師、策劃校際足球交流賽等方式,實現教育傳承。

面對校園足球當前的發展現狀,對我國校園足球文化進行及時總結和跟進,揭示了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多維路徑,為校園足球文化建設提供了必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參考。校園足球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過程,改變并非一蹴而就,未來還需整合多方資源,持續推進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助力青少年成長,儲備足球人才,促進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實施意見.[EB/OL].(2024-02-02)[2025-03-25].https://www.sport.gov.cn/gdnps/html/zhengce/content.jsp?id=28105718.
[2]崔樂泉.中國校園足球發展的歷史考察與經驗啟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8.42(4):12-18.
[3]孫大光.體育文化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12.
[4]張鯤.姚婧.體育影視價值解讀[J].體育文化導刊.2007(8):32-36.
[5]季瀏.殷恒嬋.等.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