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強調“在培養學生的運算能力中,應使學生養成一絲不茍、嚴謹求實的學習態度”。七年級的“數與代數”多為基礎知識內容,有理數及其運算既與小學高年級數學知識銜接緊密,又關系到后續代數式、直角坐標系以及函數的學習。為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發展,提升他們的運算能力,教師應靈活選擇課堂授課方式,增加教學互動,增強學生的知識學習獲得感,使他們具有代數思想,感受數學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的運算能力,通過知識產生的過程,加強學生對“有理數的混合運算\"知識的理解。在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淺議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發展、掌握運算法則、理解有理數概念等具體教學策略。
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具象思維向邏輯思維過渡的關鍵期。因數學知識的學習經驗有限,部分學生對這一階段“數與代數\"的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記憶性學習成效欠佳。教師需為學生構建生動活潑的數學課堂,密切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適時引入小組合作法,從而提升中學生的運算能力,使他們加深學習印象,適應添加符號的運算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聚焦教學問題,設定課堂目標
結合過往課堂教學經驗,我發現七年級學生在“有理數的混合運算\"學習中存在的運算問題,主要體現在:(1)部分學生整體運算能力偏低,尤其是面對涉及三級運算的有理數混合運算題,錯誤較多;(2)運算習慣有待培養,部分學生缺乏算后檢查的意識;(3)基礎知識掌握欠缺,容易出現運算律混淆、錯誤;(4)有的學生因在小學過于依賴計算器,造成升入初中后,對運算過程的關注不夠,對于混合運算方法了解有限,思維存在局限,對于運算技巧的掌握不足,運算能力沒有得到充分鍛煉。
本次教學將前期有理數加減法、乘除法、乘方等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在面對不同的有理數混合運算題型時,能夠靈活進行分解與處理,確保運算的準確率,讓學生具有解答相對復雜題型的能力。在掌握有理數運算知識中,能夠使用較為簡便的方式進行運算,并將新舊知識有機整合。通過本次課堂教學,教師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有理數運算律、掌握相關算理。
課堂教學主要用到的設備與方法包括電子白板、小組合作法等,使學生在教師的帶領、啟發下,鞏固所學知識,積極參與課堂互動與組間比拼活動,分享解題思路。教師需要在此過程中了解學情,幫助學生加強對薄弱知識點的掌握。同時,涉及分組合作學習的,教師需要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幫助學生劃分組別,促進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幫助、自主運算、交流思路等。同時,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選擇以舊知回顧的方式,引出新知教學,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由簡至難的學習中牢固掌握數學知識,經歷有理數混合運算過程。
本章有理數及其運算的知識框架見圖1,本堂課的教學目標與難重點見圖2。
二、激發參與熱情,掌握運算法則
(一)舊知復習,夯實基礎
師:同學們,之前我們學習了有理數的加減、乘除、乘方的相關知識。今天我們要對更復雜問題的進行解析。為了檢驗同學們對有理數法則的掌握情況,大家跟著老師回顧之前學習的知識,我們來進行-6-
的計算。
圖1

生:結果是-5。
師:能說一下你的計算思路嗎?
生:這是一道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題,需要先處理括號里的數。-(-5)表示取-5的相反數,即5;(-4)表示取4的相反數,但在這個情況下,它本身就是負數,所以不需要改變,轉化為加法運算就是 -6+5+ (-4)。我把這個式子簡化一下,就是 -6+5-4=-5 。
師:真棒!還有同學有不同的解法嗎?
生:我的計算結果也是-5。我將式子進一步轉化為 -6+5-4=(-6-4)+5=-5 0
師:這位同學的思路也很清晰。看來大家對有理數加減法的掌握非常牢固。那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部分知識的要點,誰來分享一下?
生: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可以先將其統一轉化為加法運算。
生:有括號的,要先處理括號里的。
生:同一道題目會有不同的解法,我們可以多嘗試一下。
師:大家說得真好!那我們總結一下—(1)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可以先將其統一為加法運算;(2)對于兩到三個或者更多有理數相加減的,要先去定和、搞清楚符號問題,再定和的絕對值,最后進行運算;(3)對于運算結果,可以使用不同算法檢查一下是否正確。那這部分知識大家掌握得很好了,我們再看這道題
。大家先自己運算,再來分享解題思路。
生:我先處理除法運算
,再進行乘法運算
最終得出結果為- 
師:很棒。還有人用不同方法的嗎?
生:我是將式子都轉化為乘法,變為
,再使用乘法的結合律,先去計算

師:還有同學有不同看法嗎?
圖2

生:我是在做的過程中,先算后半部分
,但是我和大家的結果不一樣。
師:大家發現問題出在哪里了嗎?
生:在有理數乘除法混合運算里,不可以直接套用乘法運算律。所以他算錯了。
師:那我們就這部分知識可以總結為,我們在運算過程中,面對式子中涉及有理數的乘除法混合運算的,首先,要將其統一為乘法運算。其次對于2個有理數相乘的,要先判斷積為正數還是負數,再去定積的絕對值的運算結果。最后要注意有理數除法運算不可以直接套用乘法運算律,這樣會造成運算錯誤。大家明白了嗎?
生齊答:明白了!
師:我們接下來看看有理數混合運算,有乘方、有乘除法、有加減的更復雜的式子,要怎么運算。
(二)引出新知,加強理解
師:這里說到乘方,上節課老師為大家舉了將足夠大,厚度為 0.1mm 紙張連續對折的例子。大家想一想進行帶有乘方的運算需要注意什么?
生:需要確定冪的符號。
生:需要先確定符號,再確定冪的絕對值的運 算結果。
師:有乘方、乘除、加減的時候,需要先算什么?
生:我覺得是先進行乘方運算。因為就像小學四則運算,有括號優先處理括號里的,沒有的都是先高級再低級依次運算。
師:很好。我們可以聯系四則運算,整理一下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誰來說一說?
生:第一,要從高級到低級分別進行運算,就是觀察式子有幾部分,先去算乘方。第二,轉化為同級運算會更方便,然后從左向右依次運算。
師:很好。老師在這里補充一點,就是如果遇到有括號的,應先算括號里的。如果是大、中、小括號都存在的,要按照小、中、大的順序依次運算,再簡化式子。特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可以跳步。乘方屬于三級運算,我們在此過程中應遵循從高到低的順序。為便于大家理解,老師再出具一道例題, 3×(-5)3-4÷
大家說一說,這道題我們應該先算什么?怎么算比較簡便?(可邀請兩位同學到講臺前解題并列算式,然后說一說自己的思路)
師:我們注意到了,兩位同學書寫都很規范,要先寫“解:\"并對齊位數。那讓兩位同學說一說自己的運算思路吧。
生:我將它轉化為加法,就是把式子分成三部分去算,然后便得出 -375+2+10=-363 0
生:我直接使用分配律和結合律,從左到右逐級計算。結果和上一位同學說的一樣,也是-363。
師:很好。剛才的例題相對簡單一點,如果指數在括號里,我們又應該如何應對呢。看這道題:-(4-(63)×2 ,這要如何計算?
生:我覺得還是按照規則,先算括號里,6的3次方是 216,-(4-216)=212,212×2=424
師:說得真好。在有理數的混合運算中,雖然有三級運算,但是從高到低依次運算就不容易出錯。咱們來總結一下這個運算規律,誰能試著說一說?
生:面對比較復雜的式子,我們需要先觀察,再確定運算順序,然后將括號內的運算做好,最后依次進行運算。
師:很好。簡化一下就是要保證運算次序正確,有括號的先進行括號內的運算,不可以跳步,也要注意直接抄寫下來的數應當是對的。
三、鼓勵合作探究,提升運算能力
師:大家表現很好,我們接下來會升級題目難度。咱們在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和運算,然后我會挑選組內的成員代表進行班級“運算能手\"評選。大家接下來一定要認真聆聽,并在小組合作中相互交流,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同學們有什么問題嗎?
生:老師,那是不是組間比拼相當于課堂小考?
生:每個小組成員的選擇是隨機的嗎?
師:是的。而且我會提問某一組同學的運算思路、順序。至于每組成員的選擇,我可能選擇表現優異的同學,也可能選擇組內探討時不積極的同學。(教師出具例題,并幫助學生分組)
隨堂練習題(每個小組成員可以選擇兩題進行探討與自主解答):

教師可以利用北師大教材中撲克24點游戲激趣,促進學生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在進行有理數加減、乘除與乘方知識的學習中獲取新知,進行合作探索。
四、通過專項訓練,鞏固教學效果
小組合作結束后,教師選擇每組中數學思維不夠活躍、進取意識較強的B層學生為代表,讓他們在講臺上完成“以下算式中,哪些存在錯誤,請指出并改正\"的組間運算比拼。每組代表為了給小組爭取榮譽,需結合小組合作學習經驗,對教師給出習題進行檢查,指出對應的錯誤,并進行改正。習題內容如下:
教師通過計時運算,選出獲勝小組并使其說一說錯誤是在哪一步形成的,運算正確的先進行了哪些運算,如何進行分步計算。對于存在明顯錯誤的,教師不急于為學生糾錯,可以邀請同組成員進行補充,營造活躍的課堂互動學習氛圍,發掘有效的教學素材與資源,開展深度教學。教師以小組數學運算競賽的方式,提醒學生計算要按照次序進行,不可跳步,更不要將乘方與乘法知識混淆。教師還可以對進步明顯的小組和學生提出表揚,幫助學生建立運算自信。在多邊互動中進行總結:(1)有理數的計算需要按照從高到低、從左向右(同級運算)的順序進行;(2)牢牢掌握運算律,知識內容要區分;(3)遇到乘方要先去辨認誰是底數;(4)乘除混合要注意。
學生在同伴互助、易錯點分析中提升數學運算能力,發展抽象思維。相較于以往布置課堂作業,進行作業批改的糾錯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將給予學生相互交流、自主發現問題、經驗共享的機會。大部分時候,學生難以發現自身的運算錯誤。教師可以借助錯題的形式,采用組間競賽使學生注意有理數混合運算步驟、正確方法,提升他們的運算能力與水平,與老師、同伴一起進行總結、分析。
通過具有代表性的練習題,學生先進行自主分析和運算,再在班級中發表運算結果。對于存在數值差異的,教師可以板書的方式記錄學生運算的不同結果。
隨后,教師提出以下問題:(1)本題問的是什么?(2)我們需要怎樣列式,還需用到哪些知識?(3)如何計算長方體魚缸中水的高度?在有效的教學引導中,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意識,助力他們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使其感受代數知識應用的廣泛性,能夠理清不同題型中的數量關系,分享自身的運算思路,確保結果的準確性。
教師抓住七年級學生邏輯思維處于發展關鍵期這一重要特點,在有理數混合運算中適度融入幾何知識,幫助學生抓取關鍵問題,密切與本堂課知識的聯系,讓學生靈活運用有理數運算法則,根據幾何容積公式列式進行運算,鍛煉并提升他們的運算能力。
總之,本堂課教學效果良好,學生的運算能力、對有理數混合運算的知識掌握比較牢固。在教學反思中,筆者發現在課堂教學中對不同需求學生的學習關照相對較少,雖然挑選組內成員作為代表在班級中進行運算比賽,了解了基本的學情,但是部分學生對難度較大的題目解答存在一定的問題。后續,應注意課堂習題選擇的遞進性,將思維靈活、解題能力強,數學基礎尚可、思維有待提升,解題能力欠佳、學習存在一定阻礙的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夠照顧到。本次課堂教學著重于小組合作法的運用,習題難度設置略有提升,應注意這部分內容設計的合理性、漸進性。
(作者單位:太原市常青藤中學校)
編輯:曾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