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圓不止于相聚,更在于心靈相擁。
2025年春天,“尋親達人”胡祥雨與他收到的半操場錦旗火爆全網,網友們親切地稱他“打拐英雄”“有溫度的胡叔叔”。讓大家最為感動的是,身為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教導員、“綿陽公安反拐團圓胡祥雨工作室”發起人的胡祥雨不只負責打拐尋親,更一直致力于尋親成功后的“最后一公里”,讓一場場孤身跋涉變成雙向奔赴。
“我只要不睡覺,就在想我的兒子……”在央視總臺法制頻道《熱線12》欄目播出的《我要找到我的爸爸媽媽》中,冉素素老淚縱橫地訴說著對小兒子李玉龍的思念。1991年,因小兒子被人偷抱走,甘肅省定西市的冉素素和丈夫痛不欲生。而河南省許昌市的宋子強多年來也一直在尋找親生父母。數月前,他慕名求助胡祥雨。胡祥雨通過祖源分析等技術,在甘肅警方的幫助下,幫他找到了親生母親冉素素。
幫助破碎的家庭團圓,胡祥雨由衷地高興。但很多時候,找到并不意味著尋親工作的結束。“很多孩子最初并不太愿意接納親生父母,想要身心都‘回家’是一個漫長過程。”胡祥雨坦言,從事尋親工作以來,他見到不少這樣的案例,張立花便是其中一個。
1992年夏天,張立花帶著兩歲多的兒子張和超,從云南乘坐火車返回山東。途中,她喝了陌生人送的一瓶水后不省人事。醒來后,張立花發現自己被賣到了大山里,兒子早已不見蹤影。張立花在被公安機關解救后,就踏上了漫漫尋子路。
2024年3月,胡祥雨接到了張立花的求助電話。他第一時間讓她快遞血樣,經過仔細對比、尋找后,發現她的兒子是來自四川的曾明。胡祥雨給曾明打電話,說出了他的身世。誰知,曾明直接回了一句:“你腦殼有問題吧?”
此后,胡祥雨仍堅持不懈地聯系曾明,讓他了解母親為了尋找他經歷的諸多磨難。見曾明還在猶豫,胡祥雨主動聯系曾明的妻子,希望她支持丈夫認親,并多做丈夫的思想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4個月后,曾明決定認回親生父母。
知道張立花家庭條件不好,還患有尿毒癥,胡祥雨通過與工作室合作的北京緣夢公益基金會,給她捐了5萬元藥費。認親那天,張立花哭著感謝胡祥雨圓了她的夢。讓胡祥雨欣慰的是,認親后,張立花的身體狀況和精神狀態越來越好。很多尋子的父母表示:“張立花都找到兒子了,還這么幸福,我們也要堅持找孩子。”這一成功案例讓尋子的父母看到了希望,胡祥雨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2021年7月,在胡祥雨的提議下,綿陽市公安局牽頭成立了“綿陽公安反拐團圓胡祥雨工作室”。在談到工作室的名稱時,胡祥雨解釋道:“工作室重點突出團圓兩個字,就是從以人為本的工作角度,完成尋親的‘最后一公里’,幫助兒童、青少年盡快融入原生家庭;用我的名字只有一個目的,如果有尋親家庭前來求助,直接找胡祥雨。”
2023年,山東青年趙秀軍來到胡祥雨的工作室,請他幫忙尋找親生父母。趙秀軍罹患癌癥,因需要從親生父母的血液里提取造血干細胞來治病,養父母才不得已說出他是買來的孩子,親生父親姓杜,是四川人。
胡祥雨先讓趙秀軍采了血樣,做了祖源分析。后來,胡祥雨在成都郊區找到了趙秀軍親生父親的家。遺憾的是,趙秀軍的父親未能立即和趙秀軍相認。
在后來的一次通話中,胡祥雨察覺到杜父欲言又止,猜測到他可能擔心自己在經濟上不能給兒子過多支持。胡祥雨隨即打消了他的顧慮:“你們的兒子不需要你們給他多少錢,只是希望你們能救他一命。”終于,杜父心底沉睡的父愛被喚醒,很快和趙秀軍做了配型。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和胡祥雨做有效溝通。2021年,在女兒陪同下,米阿姨來求助胡祥雨,希望能找到1998年出生的兒子小米。小米在6個月時被人抱走,米阿姨自此精神恍惚,經常在大街上拉著別的小男孩說:“兒子,跟我回家。”身為一雙兒女的父親,胡祥雨聽后潸然淚下,決定盡早幫米阿姨找到兒子。
不久,胡祥雨和同事們通過DNA比對,在河南警方的幫助下,確定了小米在河南省。胡祥雨滿懷希望地給小米打了多次電話,小米總是敷衍地說:“哎呀,警官,你說這件事情我知道了。”工作進展不順利,胡祥雨開始了解小米的成長經歷,試圖尋找突破口。
經過多方了解,胡祥雨得知,小米自小調皮、愛闖禍,是個桀驁不馴的孩子。胡祥雨決定打持久戰,堅持經常給他發信息、打電話,一點點做思想工作。胡祥雨還想到傳統書信比手機短信更能觸動人心,就讓小米的親姐姐給他手寫家書,訴說米阿姨對小米的思念,呼喚他早日回家。姐姐每寫好一封信,胡祥雨就替她轉交到小米手上,讓他“有空時慢慢消化一下”。
姐姐的一封封家書、胡祥雨的一句句勸慰,讓小米的心一點點被融化。2024年7月,天津衛視準備做一檔叫《重逢》的團圓節目,胡祥雨趕緊聯系小米:“現在我們就給你一個公費認親的機會,還可以去天津衛視錄節目。”小米馬上答應下來,在米阿姨緊緊抱著兒子的那一刻,胡祥雨也很慶幸自己的堅持。
胡祥雨從事打拐工作源于兒子不經意間說的一句話。2018年前后,由于在銀行工作的妻子比較忙,每年暑假,胡祥雨便將上小學的兒子帶到自己就職的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警犬隊。
有一次,兒子在看胡祥雨訓練警犬時,說道:“爸爸,訓練警犬雖然很好玩兒,但沒有像電視劇里的警察那樣破案子,感覺不像警察。”
兒子的話點醒了胡祥雨。2019年,胡祥雨選擇轉崗,擔任負責重案偵查的刑偵支隊一大隊教導員。其間,胡祥雨經常看央視的《等著我》欄目,每次都被節目里親人團圓的場景打動,隨即主動請纓負責打拐尋親等工作。轉崗后不久,他就成功幫助一名尋親女孩找到了親生父母,由此更加堅定了他在這條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隨著一個個離散家庭的團圓,越來越多的母親家庭找到了胡祥雨。胡祥雨來者不拒,每次都會立即著手處理,每天要回復一兩百個電話或者微信。他明白,對于那些失散多年的親人,早一天團圓,就能早一天收獲幸福。
2023年,因打拐尋親工作成績突出,胡祥雨榮立個人一等功。“那天,局里給妻子和兩個孩子都送了鮮花、掛了綬帶。娘兒仨笑得合不攏嘴,回家后對我一通猛夸,說我的工作特別有意義!”得到家人的肯定,胡祥雨工作的干勁兒更足了。
幾年來,胡祥雨先后幫助700名被拐失蹤人員找到了家。更重要的是,他全程跟蹤,幫助一個個破碎家庭實現了真正的團圓,彼此接納,相處融洽。也因此,胡祥雨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四川好人”等稱號。2025年1月,他被中央宣傳部、公安部聯合表彰為2024“最美基層民警”。
人生最難得的是重逢。胡祥雨說,警察不僅是執法者,更是服務者。未來,他將繼續幫助尋親家庭圓夢,用真情和大愛成就最美的團圓。
(摘自《婚姻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