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圖書館是學術研究與知識傳播的重要陣地。圖書采編是圖書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涵蓋了圖書資料的采購、驗收、分類、編目、著錄、加工、典藏等一系列過程。當前,隨著師生的信息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的趨勢,圖書采編工作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因此,高校圖書館應重視圖書采編工作,并加強質量控制,進而為師生提供高質量且易于檢索的文獻資源。
一、高校圖書館圖書采編質量控制的意義
高校圖書館采編部門的主要職責包括制訂文獻采編計劃、訂購全館的紙質圖書,以及對入館圖書進行驗收、登記和加工編目,并接收來自各個機構、團體、個人的贈書;還要對入館圖書依據大眾的檢索習慣和現代化檢索及管理要求,如《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中國文獻編目規則》等進行科學、標準地分類著錄,并完成書目數據的錄入、圖書加工、目錄組織和館藏地址分配工作,同時,負責全館書目數據的日常修改和維護。由此可見,圖書采編是圖書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圖書館控制圖書采編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只有嚴格把控圖書采編質量,才能保證讀者在第一時間獲得優質圖書資源。
首先,有利于奠定學術研究的資源基礎。為獲得研究資料,研究者通常需要借助高校圖書館進行查閱、分析,并獲取相關文獻。高校圖書館通過控制圖書采編質量,能讓優質文獻迅速上架,保證研究者通過信息的高效檢索獲得可靠資源,滿足學術研究需求。其次,有利于提升讀者信息的檢索效率。在信息化時代,通過檢索系統獲取優質可靠的信息已經成為讀者的基本需求。標準化編目工作有效保障了后期檢索的可信度、精準度。在這一過程中如果缺乏嚴格的質量控制,會導致檢索結果失真。因此,高校圖書館加強對圖書采編質量的控制,能保證讀者根據所錄入的信息實現精準檢索,從而提高信息檢索的效率。最后,有利于維護館藏資源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圖書采編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充實館藏資源。圖書館采編人員積極采購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圖書資源,可以改變館藏資源在結構上的單一化現象,豐富圖書類型,進而為讀者提供更為全面、多元的學習支持。
二、高校圖書館圖書采編工作存在的不足
目前,多數高校圖書館都已成立采編部門,專門負責采編工作,同時引入先進技術手段提升采編工作效率。但是,圖書采編工作還存在一定不足,具體如下:
(一)圖書采編工作流程不規范,各環節工作質量控制的效果不佳
高校圖書館圖書采編質量控制涉及多個環節,只有各個環節都做到標準規范,才能從整體上保證圖書采編質量。當前,一些圖書館在圖書采編過程中存在工作流程不規范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圖書采編質量。例如,采編工作的第一步是采購,有些圖書館在制訂采購計劃時較為隨意,與讀者之間的溝通不足,導致采購的圖書難以契合師生的閱讀需求和興趣;在編目過程中,拆包、驗收、粘貼條碼等工作缺乏嚴格的流程規范,導致圖書分類混亂、信息錯誤,影響了信息檢索。
(二)技術應用不充分,采編工作效率低下
當前,信息技術在高校智慧圖書館建設中已經得到廣泛運用。例如,高校圖書館會利用RFID電子標簽實現對圖書信息的錄入,確保采購的圖書能夠順利上架并滿足讀者的檢索需求。但從整體上看,采編工作主要還是依靠人工完成,自動化程度較低。例如,許多高校的圖書管理人員需要對新到圖書進行編目加工,在系統中錄入書名、作者、版本、分類號等關鍵信息,并手動完成加蓋館藏章、粘貼圖書條碼、防盜芯片以及書標等工作。這些工作程序復雜,新技術應用程度較低,容易出現操作失誤,導致數據錄入不準確。對此,高校圖書館需進一步強化對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促進圖書采編質量的不斷提升。
(三)采編人員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圖書館采編人員的日常工作是進行新書分類、編目、貼簽等,其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直接影響著圖書采編質量。從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實踐看,部分采編人員的專業素養有待提升。例如,面對復雜的采編工作,一些采編人員在進行圖書分類、貼簽時不夠仔細,導致信息錄入出現錯誤;還有部分采編人員缺乏專業性,對圖書分類標準的理解不準確,出現類別混淆等問題,影響了圖書采編質量控制的效果。
三、高校圖書館圖書采編質量控制的策略
(一)規范采編環節,明確工作要求
在信息量迅速增長的當下,確保入庫圖書能夠滿足師生的學習、研究需求是圖書館采編工作的重要目標。在實際工作中,圖書館應規范采編各個環節,明確工作要求,確保每一步都嚴格遵循標準,以保障工作質量。具體如下:
第一,采購圖書。在圖書館采編工作過程中,首要環節就是圖書的采購。圖書采購是圖書館一切工作的基礎,決定著館藏的質量。這就要求采編人員深入了解出版動態與采購渠道,熟悉館藏情況,并根據高校圖書館的實際需要來采購圖書。例如,為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提升圖書采購質量,某高校圖書館鼓勵師生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推薦新書,而圖書館則可根據學校學科建設需求、教學科研重點及師生閱讀偏好,進行優先采購。在廣泛征集讀者意見的基礎上,圖書館采購了各類優質圖書,涵蓋自然科學、人文社科等多個領域。這樣的采購方式不僅進一步豐富了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也為讀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滿足了師生的多元需求。[1]
第二,拆包清點。圖書的拆包清點是圖書館接收新書時的一項基礎工作,它涉及將圖書從運輸包裝中取出,去除塑料薄膜或其他保護材料,然后進行數量清點和初步檢查的過程。這項工作對于確保圖書的完整性和庫存記錄的準確性至關重要。例如,某高校圖書館對拆包清點環節的操作順序和步驟提出了明確規范。根據規范,采編人員在每次新書入館后都要進行如下操作:打開圖書的包裝箱,取出每個包裹內的圖書;去除圖書封面上的塑料薄膜或其他保護層;對取出的每一本書進行計數,確保訂單數量與實際到貨數量一致;初步檢查圖書是否有損壞、污漬或其他問題,以便及時處理;將圖書按照類別或索書號進行整理。這一系列操作流程,不僅確保了圖書的完整性和庫存記錄的準確性,也為后續的編目和上架工作奠定了基礎。
第三,新書蓋章、貼條形碼。新書到館后,采編人員要對圖書的種類、冊數、單價、發票金額及圖書裝幀進行核查,核查無誤后給新書加蓋帶有圖書館藏書標記的印章,蓋章要求字體清晰、不能有模糊重疊的情況。然后,為新到書籍貼條形碼,條形碼要貼在書名頁出版社的下方或上方,通過封面保護,減少對條形碼的磨損。這樣每冊圖書都會獲得一個專屬號碼,便于電腦識別、搜索以及驗證。
第四,分類編目。采編人員要對新書進行分類,然后編目,即將ISBN(國際標準書號)、價格、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主題詞、內容提要、分類號、條碼號等信息輸入數據庫。輸入分類號后,系統會自然生成本種書的索書號,以作為圖書排架及查書的依據。
第五,貼書標,即根據索書號打印書標后貼書標。打印書標時需要進行頁面設置,確保索書號在空白書標紙的中間位置。打印好的書標必須貼在書脊底部,要張貼端正,書標中分類號的第一個字母應位于書脊的左部,要考慮書籍的厚度,同時兼顧美觀度和整齊度。
第六,新書校對。這是采編工作的最后一個環節。采編人員要細致檢查冊數、登錄號、條碼號、書標是否與電腦中錄入的數據一致。核查無誤后,新書即可上架。
(二)技術賦能,完善圖書采編系統
在數字時代,高校應積極推進智慧圖書館建設,并利用技術賦能圖書采編工作,以強化采編質量控制。在實際工作中,圖書館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實現技術引入:
第一,引入先進技術手段,構建圖書采選系統。圖書采選系統是一種能為圖書館圖書采購提供全面平臺化、智能化服務的自動化管理系統。通過引入這一系統,采編人員只需登錄前端平臺,就能在線查看各類新書熱書推薦,自由選購圖書,系統后臺將統一合并訂單進行結算、安排配送,實現出版社和圖書館的無縫對接,使圖書采購流程更加便捷化、規范化、科學化。例如,某高校圖書館通過引入新興技術,形成了新型“出版社+平臺+圖書館”圖書采選模式,實現了新書采購自動化、智慧化的全流程管理。在系統平臺的支持下,采編人員通過書名、作者、出版社、ISBN、分類號、出版日期等關鍵詞進行單一檢索或組合檢索,便可及時了解出版社新書出版情況,并根據需要一鍵采購,以保證館藏圖書的實時更新,滿足師生的學習、研究需求。
第二,利用技術賦能,打造圖書采編加工系統。圖書采編加工系統是集成編目、分類、標簽生成等功能的智能化工具。在智慧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高校應積極更新系統,利用先進技術優化采編流程,規范操作過程,以減少人工操作失誤,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例如,為提高圖書采編工作質量,某圖書館引進了“智能圖書采編加工系統”。該系統集成了機械臂、空壓機、工業相機、光電傳感器等多套先進模塊,并結合語言大模型技術和云端算力,能在無人值守的情況下批量完成圖書的訂單驗收、ISBN掃描、圖像及文字識別和提取、自動翻頁及蓋館藏章、RFID電子標簽粘貼、索書號標簽粘貼等多項任務,將處理一本新書的時間最快縮短至44秒,實現“當日入館、當日借閱”的目標。由此可見,高校圖書館應充分利用技術支持,完善管理體系,以提升圖書采編工作流程的智慧化、自動化水平。
(三)重視人才培養,保障圖書采編質量
專業的采編人員是提高圖書采編質量的重要保障。高校圖書館在管理過程中應加強對采編人員的培養,提高其思想認識,促使其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采編質量的提高中來。
第一,加強專業培訓,提升采編能力。例如,面對數字化與智能化發展趨勢,某高校圖書館圍繞“智能采編工具應用”與“讀者需求預測模型”兩大主題組織開展培訓工作,并通過理論講解與案例實操相結合的方式,促使采編人員系統學習文獻智能分類標引技術、元數據規范化管理、讀者行為數據分析等核心技能,并現場體驗了智能采編系統的操作應用。通過這樣的針對性培訓,采編人員可強化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對文獻資源收集、整理、分類等工作的認識,提升適應智能化工作環境的能力。[2]
第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培養敬業精神。為確保采編人員始終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工作,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定期組織職業道德講座,讓員工深入理解圖書館工作的職責,激發其對工作的認同感。同時,結合工作內容,提升其規范工作的意識,切實做好館藏圖書的采編工作。
第三,引入績效考核機制,提升采編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例如,某高校圖書館為了提升采編人員的專業素養,不斷完善和實施人才隊伍培養方案,設立了健全的“KPI”考核激勵評價體系,把“1+N”崗位效果、學期“項目制”任務目標驅動結果嵌入其中,創建了學習型組織,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考核過程中,采編人員可通過發表論文、申報課題、比賽獲獎、閱讀推廣、建言獻策等獲得加分,進而獲得考核獎勵。這樣的考核機制能充分調動采編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性以及參與積極性,提升采編工作質量,推動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高效開展。
四、結語
對于高校圖書館而言,加強圖書采編質量控制是確保其服務質量的關鍵。目前,針對圖書采編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高校圖書館應堅持服務為本,不斷優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務質量。未來,隨著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高校圖書館還應繼續努力,根據師生的需求不斷調整和完善閱讀服務內容,同時,利用技術賦能優化圖書采編工作,進一步提升整體的采編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黃煒.網絡環境下公共圖書館采編工作的現狀研究[J].參花,2024(16):116-118.
[2]王振君.大數據技術在高校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業務中的應用研究[J].文化產業,2023
(01):115-117.
(作者簡介:趙妮,女,本科,青海職業技術大學圖書館,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采編、閱讀推廣)
(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