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龐大的人口基數與有限的農業資源相矛盾的背景下,挖掘農業經濟潛力,擺脫傳統農業困境,對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平邑縣農業經濟發展現狀
作為農業大縣,平邑縣資源豐富,“一縣一品、一鎮一業\"特色農業發展格局已初步成型,在保持傳統農業穩定發展的同時,應大力推動特色種植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
(一)特色種植業
平邑縣以金銀花、黃桃最為突出。金銀花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達 4.5×104hm2 ,年產干花 1.8× 104t ,產量占全國的 60% 以上。黃桃種植面積7萬畝,總產量約 1.4×105t 。品種以適應罐頭加工與鮮食的品種為主,如黃金冠、錦繡黃桃等,果實色澤鮮艷、肉質細膩、甜度高。銷售渠道對接本地罐頭企業,為罐頭產業提供優質原料,保障原料供應的穩定性與品質;部分優質黃桃通過電商、水果批發商進入生鮮市場,滿足消費者鮮食需求,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頗受歡迎,逐步打響了平邑黃桃品牌知名度。
(二)農產品加工業
近年來,平邑縣發展勢頭強勁。罐頭、食品加工等企業數量眾多,規模持續壯大,全縣有115家罐頭加工及相關企業,其中罐頭食品加工企業68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165家。一方面,通過精深加工,將初級農產品轉化為高附加值商品,如黃桃罐頭價格較鮮桃大幅提升,金銀花提取物產品價值遠超原藥材,提高了產業利潤空間;另一方面,企業與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采用訂單農業模式,保障農戶農產品銷售,吸納大量農民就業,直接與間接帶動農民增收,成為鄉村振興產業支撐力量,推動了縣域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平邑縣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挑戰
(一)農業品牌建設滯后
多數農戶與小微企業重生產、輕品牌,“平邑金銀花\"雖為地理標志產品,但品牌管理分散,企業各自為政,未形成合力。品牌營銷手段單一,多依賴傳統展銷會、經銷商推廣,線上營銷乏力。以金銀花產業為例,在電商平臺推廣中,缺乏精準營銷策略,產品展示單調,品牌故事挖掘不足,難以吸引年輕消費者。與競品相比,如王老吉涼茶對金銀花原料的品牌化運用,平邑金銀花在終端產品開發與品牌傳播上差距明顯,品牌影響力局限于區域,未能轉化為市場優勢,亟待強化品牌塑造,提升品牌溢價能力。
(二)農業科技投入不足
平邑縣農業科技投人相較于先進地區存在明顯差距,這成為制約農業科技創新的關鍵因素。近年來,盡管縣政府逐步加大對農業科技的資金支持,但與農業發展需求相比仍顯捉襟見肘。據統計,平邑縣農業科研經費占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長期徘徊在 0.5% 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 2%~3% 的平均水平。在科研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先進的農業科研設備匱乏,許多農業科研機構仍依賴傳統的檢測、分析儀器,難以開展高精度、前沿性的研究工作。例如,在金銀花深加工技術研發中,由于缺乏先進的成分提取、分離設備,導致對金銀花有效成分的研究進展緩慢,無法深度開發高附加值產品,限制了金銀花產業的升級。
(三)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難度大
平邑縣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突出,化肥、農藥過量使用現象普遍。以金銀花種植為例,部分農戶為追求高產,盲目加大化肥施用量,遠超作物實際需求,致使土壤板結、肥力下降,土壤有機質含量近十年下降約 10% 。農藥使用亦缺乏科學指導,噴霧式施藥方式粗放,農藥利用率不足 30% ,大量殘留農藥隨雨水沖刷進人水體,污染地表水與地下水,威脅水生態安全。
三、平邑縣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建議
(一)加強農業品牌建設與營銷
深人挖掘特色產業文化內涵,將沂蒙山區傳統種植歷史、中醫藥文化底蘊融入品牌故事,賦予品牌深厚文化根基。設計統一品牌標識,規范包裝風格,提升品牌辨識度。在營銷推廣上,多元發力。線上利用社交媒體、電商平臺,開展精準廣告投放,吸引年輕消費群體;線下積極參與國內外農產品展銷會、推介會,設置特色展位,展示產品優勢。加強與大型商超、連鎖藥店合作,拓寬線下銷售終端,讓平邑農產品走出山東、邁向全國,以品牌力量賦能農業經濟騰飛。
(二)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力度
政府應擔當科技投入主力軍,確保財政對農業科技的支持持續穩定增長。每年設立專項農業科技發展資金,重點投向金銀花、黃桃等優勢產業的關鍵技術研發,如支持金銀花功能性成分深度提取技術攻關,提升產品附加值。鼓勵企業加大自主研發投入,對研發投人占比高的農業企業給予稅收優惠、財政補貼,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吸引社會資本涌人農業科技領域,設立農業科技創新投資基金,為初創型農業科技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同時,積極爭取國家、省級科研項目落地平邑,借助外力提升縣域農業科技研發水平,為農業發展注人強大資金動力,夯實科技創新物質基礎。
(三)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大力推廣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技術,以科技賦能綠色農業。一方面,依托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組織農戶參與測土配方施肥培訓,依據土壤檢測結果精準施肥,減少化肥使用量 15% 以上。在金銀花、黃桃種植區,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鼓勵農戶使用畜禽糞便、秸稈堆肥還田,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另一方面,強化病蟲害綠色防控,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技術。
當前,平邑縣農業產業結構呈現多元化,金銀花、黃桃種植與農產品加工業蓬勃發展,農業科技創新應用初顯成效,生態環境資源利用與保護有序推進。面對農業發展之路的重重挑戰,平邑應立足當下、著眼長遠,持續探索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路徑。在政策引導下,凝聚各方力量,推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注人持久動力。
(作者單位:平邑縣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