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譜AI此前高調開源高性能模型,并啟動IPO,無疑也是對外界疑慮的有力回應,是中國AI力量在全球舞臺上的一次重要展示。
前不久,“AI六小虎”之一,北京智譜AI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譜AI”)宣布,獲得浦東創投集團和張江集團兩家上海國資共計10億元的戰略投資,該筆融資于近期完成首筆交割。張江集團、浦東創投集團等浦東新區重要平臺企業,將與智譜AI在股權投資、產業賦能和生態建設等方面展開更大規模的深度合作。值得一提的是,智譜AI也是“AI六小虎”中首家啟動IPO的企業。
3個月融資30億
今年4月,智譜AI在北京市證監局辦理上市輔導備案,正式啟動IPO上市輔導,由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輔導機構。作為第一家沖刺上市的大模型創業公司,智譜AI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諸多技術和產品布局,此類輔導是在為其上市進程做準備。
作為“AI六小虎”中首家啟動IPO的企業,在上市輔導前一個月,智譜AI還密集收獲了多地國資的戰略投資。
今年3月3日,智譜AI宣布完成了一筆超過10億元的戰略融資,參與者包括兩家來自杭州的國資——杭州城投產業基金及上城資本;3月12日,珠海市政府控股的地方國企珠海華發集團戰略投資了智譜AI,投資金額為5億元;3月19日,成都高新區宣布3億元戰略投資智譜AI。
值得一提的是,6月25日,OpenAI在官網一篇博客中意外地點名智譜AI,表達了對其深入海外、推進AI競爭的關注——比如,智譜AI與東盟及其他“一帶一路”國家共同建設國家主權級大模型,在印尼和越南等亞洲各地運營聯合創新中心等。
綁定更多國資的同時,智譜AI也在推進模型更新。
今年3月,智譜AI與張江集團簽署了合作協議,正式加入張江“模力社區”——大模型上下游企業生態集聚區,并發布模力社區—智譜大模型MaaS(模型即服務)平臺。
MaaS是智譜AI此前提出的“Model as a Service”市場理念,也是智譜AI面向B端商業化的重要模式。該平臺依托智譜GLM大模型技術,為“模力社區”入駐企業提供專屬“模型池”,通過提供開箱即用的AI應用開發資源和企業級模型解決方案,全方位賦能企業和開發者構建更智能的AI產品。
目前,該平臺已經擁有超過70萬企業和開發者用戶,在浦東千行百業場景落地,持續釋放“模型+場景+生態”疊加效應。
發力新商業化模式
7月2日,智譜開放平臺產業生態大會上,CEO張鵬宣布,智普上線生態平臺“Agent應用空間”。據了解,這款Agent聚合平臺“應用空間”聚合了大量Agent應用與模型插件,將全面激活行業場景中的AI能力,同時聯動Z基金啟動Agent開拓者專項扶持計劃。
據了解,Agent聚合平臺“應用空間”已投入數億資金,將全方位扶持AI Agents創業團隊。該平臺匯聚了Agent應用與模型插件(MCP),提供開箱即用、靈活編排的組件服務和Agents應用,幫助企業無需自建大模型團隊低門檻接入成熟、安全、可控的Agent能力。對于該平臺是否將進行收費,智譜AI尚未明確回復。
除了“Agent應用空間”外,智普華章還開源發布了新一代通用視覺語言模型GLM-4.1V-Thinking。GLM-4.1V-Thinking是一款支持圖像、視頻、文檔等多模態輸入的通用推理型大模型,以推理能力為核心突破,刷新10B級別多模態模型性能上限。
其中,GLM-4.1V-Thinking能理解視頻、圖文、手機或電腦界面。比如,當用戶將模型搭載到手機或電腦中時,下達“請在日歷中創建一項任務”,并指明任務細節時,模型將自主執行交互任務,在日歷中自主創建活動日程。
張鵬表示,該大模型通過引入“思維鏈”推理機制,在回答準確性、內容豐富度與可解釋性方面,全面超越傳統的非推理式視覺模型,在28項評測任務中有23項達到10B級別模型最佳,18項任務持平甚至超過8倍參數量的en-2.5-VL-72B。
今年2月,智譜AI已和手機大廠三星基于Agentic GLM展開合作,將Agent體驗帶到三星最新手機Galaxy S25系列上。
“AI六小虎”兇猛競逐
在全球人工智能浪潮奔涌、中美科技競逐日益激烈的時代背景下,中國大模型領域的“新勢力”正迎來關鍵時刻。
智譜AI啟動IPO,在中國大模型創業浪潮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相較于同列“六小虎”的MiniMax(2021年12月成立)、百川智能(2023年3月成立)、月之暗面(2023年4月成立)、階躍星辰(2023年4月成立)和零一萬物(2023年5月成立),智譜AI起步最早,技術積累也更為深厚。
智譜AI成立于2019年,技術源于清華大學技術成果,創始團隊此前一直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KEG實驗室工作。公司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認知智能大模型,通過大模型鏈接物理世界的億級用戶,為千行百業帶來持續創新與變革,加速邁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時代。
自成立以來,智譜AI便在資本市場炙手可熱,2024年9月,伴隨中關村科學城公司官宣領投智譜AI新一輪融資,也明確給出了智譜AI的最新估值:投前200億元。不久前,7月2日,智譜AI再次宣布獲得融資,這回是浦東創投集團和張江集團聯合戰投10億元,同樣是國有資本。經過國資幾輪密集注資,智譜AI最新估值已超400億元。
如今,智譜AI率先啟動上市流程,反映了其在技術、產品、商業化及資本運作上的綜合領先優勢。
AGI路還很長
2024年1月,智普華章曾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但憑借全鏈路自研的核心技術,該決定并未對智譜AI的相關業務產生實質影響。
智譜AI此前高調開源高性能模型,并啟動IPO,無疑也是對外界疑慮的有力回應,是中國AI力量在全球舞臺上的一次重要展示。張鵬曾表示,公司“奔著IPO目標發展”,并強調“瞄向AGI的路程還很長”,智譜AI的目標是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并服務人類。
盡管智譜AI在早期便敲定了C端、B端的商業化方向,并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和收入,同時保持增長,但面對嚴苛的市場環境,前景仍不算明朗,尤其在To C領域,智譜AI并無太大優勢。大廠短期內也無法靠C端實現商業閉環,更別提月活只有五六百萬的智譜清言App。面對極速變化的AI賽道,即便最終能成功上市,智譜AI也仍然不能掉以輕心。
另外,相比于通義、火山引擎這類大廠,智譜AI在商業化變現方面顯露些許弱勢。大廠有足夠豐富的基礎建設,加上大面積的營銷推廣和售前人才,擁有成熟的公司組織結構;反觀智譜AI,盡管是技術創業公司出身,但沒有較為成熟的體系,產品化進展緩慢,內部銷售、售前缺乏標準,沒有前期積累等等,都導致了智普在商業化方面表現稍顯遜色。
有相同情況的還有月之暗面。2024年,月之暗面做了API和企業交付,但之后被迫放棄,原因在于公司沒有組織形態和商業化交付能力。
張鵬曾表示,無論融到多少錢,都是AGI道路上的盤纏。對于有望上市的智譜AI而言,要走得更遠,豐厚的“盤纏”固然重要,但也亟須在技術創新、市場拓展、商業化變現等方面加速快跑,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如何找到技術研發、商業化變現和資金控制之間的平衡點,才是智譜AI上市前后的支撐點。
“AI六小虎”排位賽已推至高潮
值得注意的是,“AI六小虎”的其他成員也沒停下腳步。近日,MiniMax用一紙近3億美元的新融資,把“AI六小虎”的排位賽推向高潮。
近日消息稱,大模型公司MiniMax近3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已接近完成,投后估值超過40億美元(約300億元人民幣)。
這家由前商湯副總裁閆俊杰于2021年創立的大模型公司,正以驚人的速度完成從“技術炫技”到“商業閉環”的跨越:一邊發布覆蓋基座、視頻、語音、Agent的全棧產品,一邊讓爆款情感應用Talkie在海外狂攬千萬下載,又借“藍色胖貓”讓海螺AI在卷到冒煙的視頻生成賽道成功破圈。
然而,速度只是門票,真正決定排位的,是如何在“更快、更好、更賺錢”的三角難題中找到平衡。
當對話、生圖、生視頻的同質化軍備競賽讓免費成為默認選項,DeepSeek用“展示思考過程”撕開差異化缺口;當Agent被視為2025商業化的最大變量,MiniMax推出Hailuo Video Agent,試圖用一句話生成專業級短片,回答市場上關于“Agent到底解決什么具體問題”的靈魂考問。
而MiniMax收獲的新融資,也在推動“AI六小虎”競爭的新敘事。
再加之隨著智譜AI正式踏上IPO征程,中國的大模型產業正經歷從“燒錢競速”到“價值創造”的殘酷分化,而敏銳的資本市場,將成為這場智能革命最無情的裁判與最有力的推手。技術創新、商業落地與資本市場的互動將更加緊密,也讓這場關乎未來的中國智能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