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魚山:山海歲月
望魚山環抱的渤海灣,探尋歲月的脈絡。趕海人穿梭大連港以東的海浪,追著朝陽翻涌。
守島人披著被歲月雕琢的望魚山,發出樹的低吟。在望魚山巔,俯瞰滄海、見證千帆、承載祈愿,就能觸夢生花,唯有一懷寂寥的海風和沉默的暮色。
時光悄然流散,矮的灌木,瘦的礁石,被雨洗禮。蓬勃的樹,為歲月沉淀了故事與滄桑,留下藏起望魚山目光的山海之約。
鷗鳴被浪聲掩蓋,回蕩在山間的風聲,同樣是回蕩在歲月里的聲音,也是回蕩這片山海為堅守者留存的寧靜。
我在遠方,時常仍能看見一座望魚山環著海灣佇立,仍能聽見趕海人帶著歡笑穿梭,仍能看見堅毅的守島人,凝望成礁,守望生潮。
旅順太陽溝:舊影尋蹤
十月漸逝幾縷余暉,旅順太陽溝,全然不識歲月的更迭,一切都悄然交付給了這片老街舊巷。
百年前,太陽溝成為風云變幻的舞臺。沙俄在這里大興土木,規劃街區,很快建起那些帶著異域風格的建筑。日本接手后,繼續增建新樓,醫院、學校、神社,試圖磨滅這里的中國印記。太陽溝見證了這片土地重歸祖國懷抱。
太陽溝的石板路邊,老房子散發的陳舊氣息和墻角青苔的濕潤味道,把舊時光封存在我的記憶里。
黃昏的暖光下,老房子靜靜地在余暉中凝視著我。這些老房子,有的是辦公樓,帶著古典主義風格,高大的廊柱、精致的雕花;有的是民居,低矮的屋檐、狹小的窗戶。有時我輕聲問候它們,更多的時候我獨自沉浸,讓心底許多被遺忘的情感都蘇醒過來。
時光已走遠,老街也在朝未知的方向演變。也許會帶著我們的眷戀,或者把我遺棄給海蠣子味的海風,留給隨季節而來的另一種心境。
對門溝:葡香滿溢
九月,對門溝醒在葡萄的甜里。世間紛擾,隨果香悄然落定,與寧靜和解。
風,輕搖唐時的裙擺,袒露豐腴的秋意。紫葡萄的落日,隱入西山,晚霞淌出玫瑰色的蜜,暮色才至,燈火已迫不及待,暈染家的溫暖。
那葡萄,捧出心底最甜,幸福如蜜流淌,講述對門溝的坐標與故事。月牙饞嘴,星星與葡萄喁喁私語,夢外的手指,數不盡這夜的溫柔。
清晨,跌進葡萄水汪汪的眼眸,每顆都藏著清澈的夢。我裁下內心的柔軟,寄向遠方。葡萄架是秋天的禮臺,玫瑰香葡萄是盛裝的伴娘,無人主持,卻處處是豐收的序章。陽光為對門溝鍍上金,鏡頭捕捉小村的笑,書法家揮毫,“對門溝葡萄熟了”,墨香里滿是秋的驕傲。
在這里,我輕踮腳,不敢擾葡萄的寧靜,更怕對視那純真的目光。轉身,天空作幕,葡萄以生態之名,與遠方交談。對門溝很小,卻被一粒葡萄在時光里無限放大,成為幸福的永恒注腳。
橫山寺:心之梵境
橫山寺的召喚,牽引著我。紅墻金瓦、飛檐斗拱,有古木參天,有悠悠梵音在空氣中流淌。靜謐的氛圍里,彌漫檀香與古舊歲月交融的氣息,古樸、醇厚又帶著幾分超脫。
步入橫山寺,若有若無的誦經聲,從遙遠又似乎近在咫尺的地方傳來。當風輕拂,那是歲月的低語。四月的暖風吹過,把我們從日常的瑣碎中喚醒。風自由地吹著。寺中的古木在風中訴說往昔的故事。沉浸在生活的人們,心懷虔誠臉上帶著對安寧的渴望。
我在斑駁的光影中,風輕搖著檐下的鈴鐺,清脆的聲響,又將寧靜的韻律送遠。
菩提樹一樣被塵世遺忘,像花瓣飄落在歷史的長河。
虎灘漁港:歲月凝章
虎灘漁港靜守,只為那滿載而歸的輝煌。
潮水在夜半時分低語,裹挾大海的情緒,螺號訴說歲月的滄桑。
防波堤堅毅矗立,如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扛住潮起潮落,見證時光的變遷。
纜繩纏繞在石樁上,無聲無息地打結,疙瘩鎖住被霜雪腌透的黎明。
漁民出海的腳步。
虎灘漁港在守望,銹蝕的錨釘住時光,等魚群壓沉船身,等帆篷鼓滿風的吶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