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蔬菜是吐魯番特色產業之一,年種植面積約2667hm2Ω 。蚜蟲是溫室蔬菜常發害蟲,一直以來吐魯番植保技術人員對溫室蔬菜蚜蟲調查監測都是參考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制定的《蔬菜蚜蟲測報調查方法》,該方法面向全國,更注重普遍性和通用性,無法兼顧不同地區的特殊性。吐魯番氣候獨特,干旱少雨,夏季氣溫偏高,無霜期長,光熱資源豐富,以溫室蔬菜種植為主,蚜蟲的發生規律、危害情況、防治需求與其他地區有差異,完全按照上述測報調查方法開展監測,無法準確反映吐魯番當地蔬菜蚜蟲發生情況。我們結合吐魯番市溫室蔬菜蚜蟲發生規律、溫室蔬菜種植實際情況和防治需要,經多年摸索實踐,提出了適合吐魯番市生產實際的溫室蔬菜蚜蟲測報調查方法。
1吐魯番溫室蔬菜蚜蟲發生規律
吐魯番溫室蔬菜蚜蟲可周年發生,主要危害棘椒、黃瓜、豇豆、茄子。其以刺吸式口器吸食蔬菜葉片等幼嫩部位汁液,造成葉片卷曲皺縮,還傳播病毒病,嚴重影響蔬菜產量和品質。吐魯番春季溫室蔬菜從1月中旬開始陸續定植,2月上旬普遍定植完畢。
2月下旬蚜蟲開始在溫室蔬菜上發生,隨氣溫逐漸升高,蚜蟲數量不斷增多,3月上旬至4月上旬是危害高峰期。溫室蔬菜蚜蟲可從2月下旬一直危害到春茬溫室蔬菜拔秧清園,即6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下旬,吐魯番溫室都處在休耕期,菜農一般會進行高溫悶棚。8月初秋茬溫室蔬菜定植,蚜蟲從大田通過放風口遷人溫室,或隨定植的菜苗傳入,在新定植的菜苗上繁殖危害。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是秋季溫室蔬菜蚜蟲發生危害高峰期,之后蟲量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直到秋茬溫室蔬菜拔秧清園。總體上蚜蟲對春茬溫室蔬菜危害重于秋茬。
2溫室蔬菜蚜蟲發生程度分級指標
溫室蔬菜蚜蟲發生程度可分為5級,1級為輕發生,2級為偏輕發生,3級為中等發生,4級為偏重發生,5級為大發生。分級標準參照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蔬菜蚜蟲測報調查方法》(表1),以普查蟲口密度、有蚜株率、發生面積占總面積的百分比為指標,有兩項指標同時符合某一級別規定的指標,即可判定為該級別的發生程度。
表1溫室蔬菜蚜蟲發生程度分級標準

3溫室蔬菜蚜蟲調查監測的內容與方法
3.1田間蚜量消長系統調查吐魯番市春茬溫室蔬菜2月初定植,秋茬8月初定植,蚜蟲調查要從溫室蔬菜定植開始到拔秧前15d結束,春秋兩茬蔬菜都要調查,調查方法相同。
選擇有代表性的蔬菜如辣椒、黃瓜、豇豆,每種蔬菜至少選擇2個溫室,每個溫室采用平行跳躍式取樣,取10個點,每點順行調查10株,共調查100株。當百株蚜量達到5000頭時,每點調查5株,共調查50株;當百株蚜量達到10000頭時,每點調查2株,共調查20株。每5d調查1次,記錄有翅蚜和無翅蚜數量,計算百株蚜量。
溫室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小環境,不同的溫室,光照、溫度、濕度等環境因素不同,這就導致溫室間病蟲害發生時間、發生程度、發生量差異很大,調查數據代表性不強。在人力可以兼顧的情況下,應適當增加系統調查溫室的數量,以增強調查數據的代表性。
3.2天敵種類和數量調查吐魯番蚜蟲的自然天敵資源比較豐富,對蚜蟲種群有一定控制作用,尤其是蚜繭蜂控制蚜蟲效果非常顯著。在系統調查溫室蔬菜蚜蟲的同時,進行天敵種類和數量調查,對做出防治適期預報有重要參考價值。
天敵調查與蚜蟲系統調查同時進行,調查點數、株數與蚜蟲相同。調查時記錄田間常見的天敵如七星瓢蟲、多異瓢蟲、食蚜蠅、草蛉、食蚜癭蚊、被蚜繭蜂寄生的僵蚜數量,換算成天敵單位,計算益害比。七星瓢蟲以1個蟲體作為1個天敵單位;多異瓢蟲、大草蛉和中華草嶺的幼蟲、食蚜蠅的幼蟲以2個蟲體為1個天敵單位;食蚜癭蚊成蟲、幼蟲以5個蟲體為1個天敵單位;被蚜繭蜂寄生的蚜蟲以120頭僵蚜為1個天敵單位]。
1)普查。當系統調查溫室的蚜蟲達到始盛期,即有蟲株率達到 10% 時開始進行普查3,通過大范圍普查掌握溫室蔬菜蚜蟲發生整體情況。每個縣(區)選擇溫室面積較大的3~5個鄉鎮,每個鄉鎮選擇有代表性的溫室10~15個,每個溫室平行跳躍式取樣,選10個點,每點調查2株,共調查20株。每10d調查1次,每茬蔬菜調查3~5次,記錄蚜蟲數量、天敵種類及數量,計算有蚜棚率、有蚜株率、百株蚜量,換算天敵單位。
2)防治適期預報及防治對象田的確定。當溫室蔬菜有蚜株率達到 10% ,或平均每株有蚜10頭以上時,也就是達到發生程度2級下限的蟲口密度,并且每個天敵單位所占蚜蟲數量超過80頭[45],可立即做出防治適期預報。達到上述標準的田塊就可確定為防治對象田。
4討論與思考
對于蔬菜病蟲害測報調查,目前多采用五點抽樣法,該法適用于密集的或成行的植株,害蟲分布為隨機分布的種群。蚜蟲的空間分布型是核心分布,采用平行跳躍式抽樣更適合核心分布的種群。并且溫室地塊狹長,是人工創造的小環境,不同部位的溫度、光照等有差異,采用平行跳躍式抽樣能兼顧溫室地塊不同光照、溫度條件下的植株,抽取的樣本更具代表性。
消費者購買蔬菜時對蔬菜外觀品相有一定要求,蚜蟲危害時分泌蜜露污染葉片和果實,會降低蔬菜的商品價值。春秋季蚜蟲發生高峰期正值蔬菜開花坐果期,蚜蟲危害會導致蔬菜落花落果,直接影響蔬菜產量和品質。在生產實踐中,溫室蔬菜經濟效益相較其他作物更好,農民對溫室蔬菜管理比較精細,病蟲害防治積極性更高。基于以上因素,蚜蟲的防治指標以發生程度分級指標的2級下限蟲口密度為標準更符合生產實際。
參考文獻
[1]陳永川,班海峰,朱冰雨,等.吐魯番引種西梅的氣候條件分析[J].果樹資源學報,2023,4(5):37-39.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棉蚜測報技術規范:GB/T15799-2011[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
[3]王信群,趙躍,高金付.合肥市主要蔬菜病蟲害調查及測報辦法[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2):6858-6 859.
[4]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作物有害生物測報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2006.
[5]郭佩佩.多異瓢蟲對設施蔬菜煙粉虱及蚜蟲的控制作用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農業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