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區和我國蘋果重要產區,陜西省洛川縣已有78年蘋果栽植歷史,現有蘋果面積53萬畝。自2015年起,針對蘋果產業“三老\"困局(樹齡老化、品種老舊、勞力老齡化)與土地碎片化制約,傳統喬化果園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洛川縣啟動產業變革。在國內外市場競爭加劇、新型栽培技術迭代背景下,當地政府立足縣域資源稟賦,率先引入國際領先的矮化密植技術,創新提出并在全縣推行“以株代畝\"種植管理新模式,破解“小地權”與“大生產\"之間的深層矛盾,為蘋果生產基地更新和經營組織方式變革探索出一條有效路徑,開創了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洛川模式”
1“以株代畝\"核心舉措
1.1土地集約化整合在洛川蘋果矮化密植模式推廣過程中,單戶面積小、地形不規則、壟畔地界障礙等問題凸顯,導致很難達到標準化、規模化、統一化發展初衷。經認真研判,2017年洛川縣總結提出“依據農戶土地面積按占比劃分種植株數\"的分配方式,既避免了土地浪費,又實現了抱團互助,從根本上解決了土地碎片化制約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和蘋果收人低的難題。這種打破戶界壁壘,組建村集體聯合體,實現\"五統一\"建園(統一規劃、統一整地、統一土壤處理、統一苗木采購、統一標準栽植)的做法,使土地利用率提高4% ,畝收益倍增,果園機械化作業率達到 80% 以上。
1.2產權數字化分配通過村集體協調或果農自發組織,打破土地戶界,整合鄰近地塊果園,進行“五統一\"建園后,再根據農戶土地面積按每畝110株樹代替原有畝數,按比例進行二次土地分配,這樣的果園實現了數百畝連片,但每株樹都確權到果農手中,徹底解決了單家獨戶種植、地形不規則、壟畔地界障礙、土地碎片化、機械化程度低、社會化服務難以實現等一系列問題,使先進栽培模式得以順利推廣,集中連片建成的蘋果基地成為一個整體,“小田變大田”為集約化經營奠定了良好基礎。
1.3生產經營方式轉變矮化密植“以株代畝\"模式推行后,具體的勞作方式遵循“統分結合、宜統則統、宜分則分\"原則,打破戶與戶之間的地畔物理分隔,生產中適合統一作業的環節全部統一實施,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生產效率;而疏花疏果、套袋采摘、剪枝打理等適宜單家獨戶勞作的環節,則由各戶單獨實施。這一模式的革命性意義在于,既避免了“一大二公\"計劃經濟時代的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又解決了“包產到戶\"后難以實行集約化經營的難題,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是一次生產組織方式的變革。
1.4經營主體多元化在矮化密植“以株代畝\"模式推行過程中,政府通過項目資金獎補方式,逐步將畝均效益低于3000元的殘敗喬化老果園改造為矮化密植園。老改新“補物不補錢”,對集中連片百畝以上示范園免費配套立架系統、節水灌溉設施等,有效解決了果農前期建園資金不足問題。同時,大力培育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鼓勵扶持企業實施土地流轉、企業自建、技術托管等方式,大力推廣矮化密植\"以株代畝\"模式,不斷提升生產經營規模和效益。
2發展歷程
2015—2017年:試點探索階段,引進以M9T337為主的自根砧矮化苗木,在全縣建成矮化密植示范園12個,累計推廣面積3860畝。
2018一2019年:模式定型階段,總結種植經驗,形成“以株代畝\"標準操作體系,出臺百畝連片種植扶持政策(即對集中連片種植百畝以上的矮化密植園,補助水泥立架系統、滴水灌溉系統,配套實施園藝地布覆蓋、豆菜輪作等技術措施)。
2020—2024年:全域推廣階段,累計建成17.6萬畝矮化密植基地,其中集中連片百畝示范點120個24412.49畝(包含農戶“以株代畝\"新建矮化密植園102個,共18423.69畝,企業實施土地流轉建設矮化密植園18個,共5988.8畝)。
3取得的成效
3.1產量翻番,效益翻倍矮化密植建園選用3年生、豐產性好的大苗栽植,當年栽樹見花,次年掛果,到第5年畝產可達到 4000kg ,較豐產期喬化園產量增加了1倍,實現了果園面積不變,但產值效益翻番,突破了增產增收“天花板”。永鄉鎮阿寺村果農季亞民2018年栽植的4.5畝矮化密植園,2024年收益達18萬元,畝均高達3.7萬元。
3.2降本增效,節約勞力矮化密植園 80% 的生產環節可實現機械化操作,每畝每年減少人工成本1500元,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提高了勞動效率。同時,在化肥、農藥投資上,相比喬化園節約 40% 以上。槐柏鎮度古村果農路賀軍喬化園畝均投資超過3500元,改為矮化園后,畝投資降低到2000多元。
3.3品質提升,品種優化結合老園更新改造,大力發展蘋果新優品種,促進不同色系、果形、口感品種差異化發展。根據南北塬差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有針對性地指導果農栽植性價比較高的秦脆、美味、福布拉斯、維納斯黃金、瑞雪等新優品種。
4發展啟示
洛川實踐驗證了“以株代畝\"機制在破解土地細碎化難題、提升產業組織化程度方面的有效性,其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制度創新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重組,實現“四化\"轉型(標準化、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形成黃土高原區“五統三分\"發展模式(統一規劃、品種、技術、品牌、銷售;分戶管理、核算、收益)實現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大市場的有機銜接,為黃土高原區破除“三老\"困局,推進蘋果產業升級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