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位于云南東南部,紅河州北部,地處東經103°04′~103°09′ 、北緯 23°50′~24°39′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平均海拔 1 700m ,葡萄種植區海拔1400~1500m ,降雨量 823mm ,多年平均氣溫 17.8‰ ,最高氣溫 36.1qC ,最低氣溫 -2°C ,年有效積溫5 600°C 日照 2168.4h ,無霜期 323d 。全市葡萄種植面積15萬畝。2015年,彌勒市虹溪鎮茉莉香葡萄大棚栽培成功,畝產量 1500~2000kg ,價格14~29元 /kg ,畝產值2.1萬~5.6萬元,經濟效益高。由此,該品種在彌勒及周邊市縣得到較快發展,僅彌勒市種植面積已達2.5萬畝。
茉莉香葡萄采用促早栽培,新梢長至4~5片葉時,由于樹體養分積累少和氣溫、地溫等環境條件變化,導致新稍變黃,花序在發育過程中停止生長、萎縮、脫落或退化成卷須,種植者稱為“跑花”。筆者2020一2024年在彌勒、元謀、蒙自、建水、江川跟蹤調查大棚茉莉香“跑花\"問題,現結合調查情況分析“跑花”原因,并提出預防對策。
1“跑花\"原因
1.1栽苗過晚,新梢生長時間短根據調查,4月至6月底栽的苗,新稍生長時間短,根系所供養分只能維持樹體自身生長,枝條木質化程度低,樹體營養積累少,花芽分化差。10月至12月初剪枝后,結果枝失水嚴重,冬芽萌發后葉片發黃,新梢瘦弱,花序小,退化(“跑花\")嚴重。表1為2024年不同栽苗時間與“跑花\"情況調查。
表1不同栽苗時間\"跑花\"情況調查

從表1可以看出,栽苗時間早、結果枝成熟度高的“跑花”率低,晚則高。2月底前栽苗的,花序自然退化率為 6.3% ;3月栽苗的,花序自然退化率為 8.9% 。隨栽苗時間推遲,“跑花”趨于嚴重,4月份為 26.3% ,5月份為 40.3% ,6月份為43.6% 。
1.2樹體更新時間晚,養分積累不充分葡萄采收結束,6月至7月中旬對結果樹進行更新,利用老蔓萌發新梢培養新的結果枝組。更新時間晚,樹體養分積累少,培養的新梢生長時間不足 160d ,木質化程度低,花芽分化受到影響,修剪結束新芽萌發后新梢黃化,花序退化嚴重。筆者抽查了6月1日、10日、20日、30日和7月1日、10日、20日共7組不同時間段更新的新稍“跑花\"情況,發現“跑花\"程度與更新時間有直接關系,更新時間宜早不宜晚,晚則“跑花\"嚴重,詳見表2。
表2不同更新時間\"跑花\"情況對比

1.3修剪、涂抹單氰胺時間過早據調查,葡萄修剪時間每年都在提前,用單氰胺破眠處理的時間也隨之前移,導致葡萄缺少自然休眠,帶綠葉修剪造成營養無法回流到樹體基部,花芽分化不完整。人為過早地打破休眠,芽動根不動,不能提供花序生長發育所必需的養分,加速了花序退化進程。
從表3可以看出,自2019年起,每年葡萄修剪時間比上一年提前1個月左右,樹體發芽后氣溫、地溫下降,根系生長及吸收養分能力隨地溫下降而減弱,養分供給脫節,新梢得不到應有的營養補充,時間越長,對新梢和花序發育影響越大,花序退化越嚴重。
表32019一2024年茉莉香修剪、單氰胺破眠處理、發芽時間

1.4溫度與濕度管理不當
1)溫度調控不當。萌芽至10葉期是茉莉香葡萄花芽形態分化期,當地溫度 20~26°C ,夜間 15~18qC 種植戶早上10:30開棚,下午5:30關閉大棚,棚內溫度回升較快,超過 30qC 棚溫持續時間較長,導致花序瘦小,帶卷須花序數量增加,花序嚴重退化。
氣溫下降時,大棚內溫度保持不當,棚溫 18°C 左右時結果枝生長緩慢、花序生長不良,低于 10% (生物學 0°C )花序發育受阻、變黃脫落, 10% 以下持續時間越長,花序退化越重。
2)濕度調控不當。冬芽萌動后,棚內溫度變化較大,干濕度不穩定,容易導致花序退化,新稍黃化、長勢弱,“跑花\"數量增加。
1.5大棚問題簡易大棚結構簡單,保溫性能差,陰天降溫快,晴天升溫快,通風降溫效率低,葡萄修剪后至成熟采收,樹體一直在棚內高溫狀態下生長。茉莉香葡萄花芽分化適宜溫度為 25~30°C ,這個溫度范圍有利于花序原基形成和花器官分化。根據種植者對棚溫的記錄,棚內溫度長時間在 33qC 以上,造成花芽分化不良,退化嚴重。同時,棚溫超過 32‰ 刺激新梢生長,過剩的營養生長造成花序退化。
1.6過早蓋地膜冬芽萌發后,在樹體基部覆蓋黑膜時間過早,阻斷地表濕氣散發,導致棚內濕度過低,影響花序正常生長發育。
筆者在同一地塊同一地點不同時間段(7:30、12:30、17:30、21:30)用地溫表進行了6d的跟蹤測試,發現地表下 10cm 土層溫度,蓋黑膜的低于不蓋膜 1~1.5% ,低于蓋白膜的 1.5~2°C. 。由此可見,蓋黑膜的地溫較低,改變了根部環境條件,抑制了根系活動,人為阻礙了根系對新稍養分的供應,新稍花序因營養不足而退化。
2022年1月7日,筆者在虹溪鎮文筆村做了蓋與不蓋膜\"跑花\"對比試驗,11日發現蓋膜的部分花序退化、消失率達 45% ,而不蓋膜部分為 9% ;13日將地膜撤除,“跑花\"停止。這說明蓋地膜時間早容易“跑花”。1.7樹體營養補充不合理修剪過早,冬芽萌動時地溫低于 8% ,應及時進行提溫促根處理,使用功能肥補充樹體營養。據調查,地溫低的條件下,如果大量使用氮肥、生根劑促根,極易造成新稍黃、生長弱,花序萎縮、脫落。
2預防對策
2.1規范栽苗時間杜絕栽苗時間的隨意性,應在大小寒至翌年3月底前栽苗。這樣苗木萌芽后,新稍有充分的生長時間,芽眼飽滿,花芽分化好,枝條木質化程度高,枝條養分回流充分,樹體養分積累充足。
2.26葉剪梢,促進花芽分化和枝條成熟冬芽萌 發前,畝用中化養田 8-45-8+TE 高磷水溶肥 5kg+ 養田養根腐殖酸 3~5L+ (艾衛特)英國海藻精 200mL 新梢4~5葉期,用養田養根腐殖酸 3~5L+ (艾衛特) 英國海藻精 200mL+ 中化萬福隆海藻聚谷氨酸加鎂 全水溶23-6-12復合肥 13kg 滴灌2次;6~7葉期, 用中化萬福隆海藻聚谷氨酸加鎂全水溶17-6-25復 合肥 15kg 滴灌1次,采用6葉剪梢, 6+3+4 分段 摘心,并用鄭州春雨科技公司生產的花芽分化素 35mL 對水 15kg 葉面噴施, 10d 噴1次,連噴2 次,促進冬芽分化和枝條粗壯。摘心后,用甲哌嗡 750~1000 倍液控梢,配合噴施中化磷酸二氫鉀、亞 磷酸鉀及微量元素等措施促進枝條成熟,促使下部 冬芽分化充分。
2.3合理確定涂抹單氰胺時間涂抹單氰胺最好在冬至或以立春為標準向前推45d較好。發芽后,氣溫、地溫同步回升,發芽時間與根系活動時間差縮短,能夠及時得到營養補充,外界環境對新梢和花序發育影響較小,“跑花”現象大大減輕。
2.4兼顧發芽與根系活動的關系應在氣溫達到20% 以上,地溫達到 12°C 時使用生根劑促根,縮短發芽與根系活動間隔的時間,使新稍生長與根系提供營養相銜接,新稍及花序發育得到應有的營養補充。
2.5嚴格控制棚內溫度與濕度發芽至開花前(10葉期),棚內適宜溫度為 20~25°C ,夜間保持 15~18°C 。根據天氣情況及時調節棚內溫濕度,發芽前可噴水增加棚內濕度,保證發芽整齊;5~6片葉時要嚴格控制棚內濕度,防止發生花序灰霉病等病害。早上9:00左右放風降溫,防止枝條因溫度過高而徒長。
2.6簡易大棚促早栽培技術完善
1)調整覆膜時間。單層膜在露地葡萄正常萌芽前 50d 扣棚,雙層膜提前80d扣棚。提前時間過長,保溫效果不好。
2)注意扣膜次序。先扣棚膜,10d后覆地膜,5d后再覆二層膜??叟锖透驳啬げ荒芡瑫r進行,以免影響地溫回升、根系活動和冬芽萌動。
在大棚保溫良好的前提下,扣棚到萌芽30d左右,第1周氣溫控制在 20% 以內,第2周氣溫逐漸提升到 25qC 以內,扣棚1周覆地膜,以后兩周溫度不能超過 35°C 扣棚后,特別是抹單氰胺后澆大水,臨近萌芽的時候如果能在棚里見到霧,發芽效果會更好。
3)在棚頂開天窗、留出通風口。適時調控棚內溫度,萌芽期以 28°C 為限,溫度升至 32°C 進行降溫處理,開花期以 30‰ 為限。早上9:30左右及時放風,縮短露水在枝葉或膜上的停留時間,防止病害發生。
4)配置保溫設施,保證棚內溫度在適宜范圍內,有效預防低溫冷害。
2.7完善樹體營養供給萌芽后應重視根系培養,葡萄冬芽萌動以調節地溫、促根為主。冬芽萌動至開花前,在新稍長出卷須前,全樹噴施可以直接利用的氨基酸功能肥,并用中化艾衛特 + 伽迪安或養田養根腐殖酸促根,減輕因營養不足造成的“跑花”。營養缺乏使用調節劑?;ㄗ饔貌淮?,尤其在氣溫、地溫低的情況下,盡量不用調節劑,不過量使用氮肥
參考文獻
[1]苗天文,馬桂梅,賀湘滇.茉莉香葡萄在云南的實用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23(2):28-30.
[2]苗天文,賈云兵,許長領,等.葡萄萌芽后霜凍的預防與 凍后管理[J].西北園藝,2024(2):17-19.
[3]苗天文,馬桂梅,孫江.茉莉香葡萄花前拉穗副作用的預防[J].西北園藝,2022(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