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其作風建設直接關系到新時代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在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和“雙一流”建設的關鍵時期,高校作風建設已從“軟要求”上升為關乎立德樹人成效與辦學治校能力的“硬支撐”。當前,高校作風建設仍面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變種、服務效能瓶頸、制度執行梗阻等挑戰,如何構建系統、長效的作風建設體系,成為高校亟待破解的重要課題。南京郵電大學(以下簡稱“南郵”)立足自身實際,探索構建了“學在深處、查在細處、改在實處、效在廣處”的“四位一體”作風建設體系,為推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有效破解作風建設“雷聲大雨點小”“一陣風”難題,深化高校作風建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實踐樣本。
一、學在深處:夯實思想根基鑄牢作風建設的精神之魂
作風建設,思想先行。作風問題的根源在于思想認識的偏差,唯有理論上清醒,方能政治上堅定、行動上自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宗旨意識、明確行為規范的根本前提。南郵積極構建“學在深處”的體系化路徑,著力強化理論武裝深度。“第一議題”傳達貫徹學,及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指示批示和重要文章;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帶動學,聚焦作風建設開展專題學習研討;讀書班原原本本學,黨委領導班子組建專題讀書班,集中研讀文獻;黨支部全面跟進學,通過“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載體組織黨員原原本本學、交流研討學,形成干部示范、黨員跟進的生動局面;黨校培訓突出重點學,依托黨校、分黨校主陣地,將作風建設要求系統融入黨員干部、骨干教師、入黨積極分子等各類培訓;在載體創新上加強研究宣講深化闡釋學,設立作風建設研究項目,依托師生宣講團、廉潔文化教育深化學習效果;推動紀律教育常態長效,強化黨章黨規黨紀和相關法律法規學習,樹牢規矩意識;積極選樹表彰“三育人”先進典型、組織參觀紅色教育基地、講授專題黨課,以榜樣力量激發擔當作為的自覺性。通過系統性、常態化、多形式的學習教育,從根本上引導黨員干部和教職工深刻認識到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準確把握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核心要義與實踐要求,有效解決了“為什么抓作風”“抓什么樣的作風”的核心思想問題,為持之以恒推進作風建設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支撐。
二、查在細處:精準掃描病灶,找準作風頑疾的突破口
精準識別問題是作風建設的難點所在,也是取得實效的關鍵。必須堅持鮮明的問題導向,深入基層一線、貼近師生群眾,運用科學方法和多元渠道,精準鎖定那些師生反映強烈、制約學校發展的作風沉疴痼疾,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花樣翻新的“新變種”。南郵“查在細處”的探索,為精準把脈問診提供了實踐范例。學校著力構建了線上線下、多維度的問題查擺網絡:結合專項活動(如“機關工作作風建設年”)和常態化監督機制(如政治監督臺賬月報工作),暢通書記校長信箱、校領導接待日、師德師風監督平臺、師生服務平臺等方式渠道,并積極踐行“一線規則”,深入院系、課堂、實驗室進行實地調研,組織開展黨員“大走訪、大談心”活動,廣泛收集原汁原味的師生聲音。查擺的重點始終錨定師生“急難愁盼”和服務效能痛點。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落實情況,嚴查審批流程是否繁瑣、“一次辦成”率低、流程不公開、服務態度“冷硬橫推”及推諉扯皮等現象;緊町工作紀律與效能,嚴查“庸懶散浮拖”不擔當不作為、違反考勤制度、不嚴格履行請銷假和出國(境)報備手續等行為;重拳整治形式主義負擔,緊町文風會風不實、報表材料“多濫填重”(“一表多填”“重復填報”)政策落實“一刀切”、調查研究“蜻蜓點水”為基層減負“口惠實不至”等突出問題。為確保查得深、畫得準,南郵強調個人自查是基礎,組織研判是關鍵,通過設置意見箱、開展民主測評等方式廣泛征集意見后,由部門深度分析研判,形成問題清單,并運用反面典型案例開展警示教育,深挖問題根源。這種多層次、廣覆蓋、指向精準的查擺機制,確保了問題找得準、挖得深、畫得像,為后續靶向整治提供了精確坐標。
三、改在實處:靶向攻堅施治,確保頑疾清除的真成效
發現問題是起點,動真碰硬解決問題才是核心所在。作風建設成效最終要體現在“改在實處”上,必須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聚焦師生最深惡痛絕、最制約發展的突出作風問題集中火力攻堅,以釘釘子精神和強有力的督查問責推動整改措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南郵聚焦重點問題,開展專項行動集中施治。一是強力推進“最多跑一次”專項行動,其核心是優化服務流程,提升辦事效能,切實為師生減負。要求各部門全面梳理審批服務事項,公開優化后的流程和辦事指南(明確所需材料、辦理時限、責任人等);建立跨部門協作事項的牽頭負責機制;加速智慧校園建設步伐,推動“數據多跑路、師生少跑腿”;嚴格執行限時辦結制度;嚴控報表材料數量,下大力氣清除形式主義痕跡。這一行動最終形成了覆蓋廣泛、內容清晰的校級“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清單。二是嚴格開展“嚴格考勤管理”專項行動,強化剛性約束,嚴格執行坐班制,狠抓考勤管理和請銷假、出國(境)報備制度落實。三是深化“擔當作為、提能增效”專項行動,劍指“庸懶散浮拖”疾,通過加強干部能力培訓、樹立擔當作為先進典型、強化團結協作意識和紀律意識(特別是嚴明意識形態紀律)來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為確保整改真落地、問題真解決,南郵建立起強有力的督查問責機制,由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機構等牽頭,組建專項檢查組,通過定期檢查、隨機抽查、明察暗訪、納入巡察等方式,對各類專項行動落實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問效,對整改敷衍塞責、頂著不辦甚至頂風違紀的行為嚴肅追責問責。更為重要的是,學校堅持標本兼治,對專項行動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及時總結提煉,通過制度的“廢改立釋”工作固化成果(如優化內部流程、完善服務規范),將其轉化為支撐作風建設常態長效運行的制度保障,從源頭上防止問題反彈回潮。
四、效在廣處:廣納師生評價,實現作風建設成效的普惠共享
作風建設的成效最終評判權在師生手中。必須堅持開門搞作風,把師生群眾滿意不滿意、認同不認同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標尺。要暢通評價反饋渠道,主動公開整改進展,自覺接受師生監督,讓作風建設的成效可感可知可及,真正惠及全體師生,贏得廣泛支持。南郵構建了以師生為中心、反饋促提升的成效評估閉環。最突出的創新點是在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時,同步部署了“碼上評價”機制,師生在辦事現場即可掃碼對具體服務事項的便捷度、工作人員態度、辦事效率等進行即時評價,實現了服務體驗評價的“零時差”反饋,將評價權直接、便捷地交予服務對象。與此同時,學校堅持在作風建設全過程廣開言路,通過發放征求意見表、召開專題座談會、利用網絡平臺等多種形式,主動征求師生對作風建設各項工作的意見建議,確保方向不偏、焦點不散。主動公開是接受監督的關鍵一環,南郵采取書面通報、會議通報等方式,適時向師生員工匯報問題整改落實情況、專項行動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及后續計劃,自覺將工作置于陽光之下。強化結果運用則彰顯了學校的鮮明導向,將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如“最多跑一次”的服務評價結果、各類監督檢查及巡察反饋中反映的作風問題整改情況、師生滿意度等,納入年度部門目標任務考核體系、領導干部個人年度考核內容,并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參考依據,真正實現“干好干壞不一樣”。更重要的是,學校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將作風轉變的成效落實到具體行動上,將其內化為立足崗位、擔當作為、服務學校發展大局和解決師生“急難愁盼”的實際表現,推動以學促干、辦好實事。這種便捷的評價反饋機制、透明的信息公開實踐、嚴格的考核結果運用以及務實的行動轉化導向,共同構筑了“改進作風一提升效能一師生滿意一持續改進”的良性循環,確保作風建設成果能夠廣泛共享、深入人心。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委黨校第19期中青年干部培訓二班學員,南京郵電大學團委書記)
責任編輯:梁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