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碳發展的浪潮中,山區林區一片片森林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綠色寶庫”。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全縣森林面積390.16萬畝,森林覆蓋率78.48%,森林碳匯儲量達168.35萬噸,被授予“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國天然氧吧”等稱號。近年來,尤溪縣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在林業碳匯開發上大膽探索,成功按下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快進鍵”,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百姓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喚醒沉睡資產,從“天然氧吧”到“綠色銀行”
如何讓空氣也能賣錢?面對豐富的森林資源,尤溪縣沒有等待。在2017年被列為全省林業碳匯交易試點單位后,縣林業局迅速成立碳匯辦,開始了喚醒沉睡森林資產的探索。
國有林場先行先試。尤溪縣率先從權屬清晰的國有森林資源入手。涉及5.66萬畝森林的“國有森林經營碳匯項目”,第一期監測減排量就達到了14.78萬噸二氧化碳當量。2018年7月,該項目通過海峽股權交易中心完成碳資產交割,成交額達193.64萬元,打響了生態資源價值變現的“第一槍”。
零散林權聚沙成塔。針對碳匯項目開發需要滿足“連片林地”要求與現實中林權分散的矛盾,為了更廣泛地帶動林農參與碳匯項目共同致富,尤溪縣推出了“社會化碳匯造林項目”,以荒山造林活動為項目邊界,將14個鄉鎮、近2000戶林農的零散林權集中起來進行統一申報。該項目首期完成交易8.86萬噸,交易額近150萬元,其中超88萬元稅后可分配收益直接分配給村集體與林農,讓普通農戶也實實在在地分享到了生態紅利。
未來項目前瞻布局。著眼于未來,尤溪縣還積極儲備和開發自愿減排項目。通過購買服務、簽訂框架協議等方式,與中碳未來、海螺集團等專業機構和龍頭企業合作,共同推進社會化森林經營和竹林經營等新型碳匯項目的開發。這種前瞻性布局,為尤溪縣的“綠色銀行”儲備了源源不斷的未來資產。
創新交易模式,一張“碳票”惠及一方百姓
林權分散是許多地方發展林業碳匯項目的現實難題。為此,尤溪縣在總結西城鎮上源村林業專業合作社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廣“上源模式”,鼓勵村民以林地或資金入股合作社,由林業專業合作社統一經營。這種“均權不分山、均利不分林”的模式,讓全縣20個專業合作社、6.8萬名農民搖身變成了“股民”。
在合作社的基礎上,林業碳票的實踐更具開創性,合作社股民的收益正是由這張碳票實現的。碳票將合作經營的林地打包,有碳中和需求的企業或個人可以購買,有效打通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最后一公里”。為確保每一張碳票所記載碳匯量真實可靠,尤溪縣積極對接福建農林大學、福建林科院等科研院所,在儲量監測、潛力分析、計量方法等方面開展合作研究,為碳票的核算提供了堅實的科學支撐。尤溪縣的社會化碳匯造林項目通過碳票流轉交易,讓林農與村集體切實嘗到了生態帶來的甜頭,收獲了實打實的好處。
更關鍵的是,這張小小的碳票還能變成銀行里的“活錢”。尤溪縣聯合廈門國際銀行、興業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創新探索“碳票+林碳貸”模式,允許合作社以未來的碳匯預期收益權為抵押申請貸款。此舉讓村集體能將中幼林的碳匯潛力提前變現,有效破解了林業投資周期長、短期無收益的難題,真正激活了林業的長期投資活力。
拓寬應用場景,讓“碳中和”理念落地生根
有了優質的碳匯產品,尤溪縣積極為其尋找多元化的“買家”,拓展了豐富的應用場景。
企業履責“碳”索。尤溪縣積極搭建平臺,引導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參與到“雙碳”實踐中來,實現生態效益與社會責任雙贏。縣里協調國有林場,為福建永旭塑膠、天隆塑膠等非控排企業牽線搭橋,合作建設了碳中和示范林,用于抵消企業生產經營產生的部分碳排放。當省重點控排單位永豐茂紙業有限公司需要完成減排任務時,尤溪縣成功引導其通過購買本地3839噸的林業碳匯,順利履行減排降碳的社會責任。
會議力行“零碳”。2020年,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在尤溪縣種植25畝碳中和林,以中和“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在福州舉辦期間產生的371噸溫室氣體排放,實現“零碳會議”。此后,從清華大學校友會到清潔能源海峽高峰論壇,越來越多的會議主辦方通過購買尤溪的林業碳匯實現“零碳會議”。
司法創新“以碳代償”。尤溪縣還聯合法院、檢察院建立了“生態司法+碳匯”機制。在一起濫伐林木案中,法院引導被告人認購52.49噸碳匯來替代生態修復,成為福建省首例以碳代償的刑事案件,為生態保護提供了新的司法路徑。
政府保駕護航,用機制創新保障“碳”路行穩致遠
一項好的政策要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離不開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為確保林業碳匯這項創新工作不變樣、不走偏,尤溪縣建立了一套貫穿全程的監督保障機制。縣委、縣政府明確目標任務,督促林業主管部門扛起開發主體責任。縣紀委監委則制定了詳細的監督清單,每月對項目進展、交易價格、資金管理、收益分配等關鍵環節開展監督檢查。特別是在社會化碳匯項目近150萬元的收益分配過程中,派駐紀檢組從交易到發放進行了全程監督,確保每一分生態紅利能公平、公正、公開地到達近2000戶農戶手中。通過任務清單化、問題閉環式整改等方式,尤溪縣為這項利國利民的好事擰緊了“安全閥”,確保了“點綠成金”之路行穩致遠。
(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楊超 郵編:100091;福建省尤溪縣林業局 張河才 郵編:36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