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作為學習過程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在語言文字學習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能夠助力學生牢固記憶知識,更能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感悟其中的情感與智慧。以王勃《滕王閣序》為例,這篇千古奇文,憑借精妙絕倫的語言、雄渾壯闊的意境和深邃獨到的思想,盡顯背誦的多重價值。當我們背誦《滕王閣序》時,那些華麗且富有節奏感的詞句,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在反復吟誦中深深烙印在腦海,使我們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在背誦過程中,學生能更深刻地領略到王勃描繪的滕王閣盛景,以及他對人生的感慨與思考。
背誦的目的
背誦的核心價值,在于通過反復的記憶和深入的理解,將知識或文本內容真正轉化為個人的認知基石。以唐代王勃的《滕王閣序》為例,背誦此篇駢文的目的尤為顯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感受語言之美 背誦的首要目的在于讓學生深切地感受語言的魅力。《滕王閣序》以絢爛多彩的辭藻、工整對仗的句式以及豐富多樣的修辭手法,構筑了一個令人陶醉的語言世界。通過背誦,學生能夠逐步領略到漢語文字的韻律之美,感受文字間流淌的詩意與情感,進而培養出對語言的敏感性和獨到的審美能力。這一過程不僅是對文字的記憶,更是對文本深層意蘊的挖掘與領悟。通過反復誦讀與背誦,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滕王閣序》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和美學價值,從而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升個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能力。背誦《滕王閣序》還能激發學生對古典文學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探索更多文學經典,拓寬視野,深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與認同,讓古老智慧在現代社會煥發新的生機,促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理解文本思想 《滕王閣序》不僅是一篇文采斐然的佳作,更是一部蘊含深厚歷史哲理與人生智慧的文學瑰寶。對于學生而言,背誦此文,是一次深入理解作者思想內涵的寶貴契機。在背誦的過程中,學生得以逐步揭開《滕王閣序》所承載的歷史面紗,深刻感悟到作者對于歷史變遷的敏銳洞察與深沉感慨。王勃以滕王閣為引,借古喻今,將個人遭遇與歷史洪流相交織,展現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通過背誦,學生仿佛穿越時空,親歷那些輝煌與落寞交織的歷史瞬間,從而對歷史有了更為深刻與全面的認識。《滕王閣序》也蘊含著豐富的人生智慧。王勃在文中以豁達的人生態度,對人生境遇進行了深刻的思考與闡述,既抒發了對壯志未酬的無奈與感傷,又表達了對人生無常的坦然與接受。背誦此文,有助于學生在品味文字的同時,汲取作者的人生智慧,學會以更加豁達與從容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與變故。
夯實文化基礎 背誦經典文本,尤其是《滕王閣序》這樣的文學瑰寶,不僅是提升語言文字能力的有效途徑,更是傳承與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橋梁。通過深入背誦,學生能夠夯實自身的文化基礎,為后續的文學探索與文化認知鋪設堅實的基石。《滕王閣序》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背誦此文,學生得以穿越時空,近距離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風采與情懷,從而對中國古代文化產生更為直觀與深刻的理解。文中不僅描繪了滕王閣的壯麗景象,更蘊含了豐富的歷史典故與文化意蘊,使學生在品味文字的同時,也能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通過背誦《滕王閣序》,學生還能更好地理解中國古代社會的歷史背景與人文風貌。文中對于時代變遷的描繪、對于人生境遇的感慨,都反映了古代社會的真實面貌與文人墨客的精神追求。
背誦的策略
要實現背誦《滕王閣序》這一經典文本的目的,單純依賴死記硬背顯然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采取科學合理的背誦策略至關重要,這不僅能提高背誦效率,還能深化對文本的理解。
采用分段背誦 分段背誦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策略。具體而言,我們可以將《滕王閣序》這篇長文巧妙地分割成若干段落,每段內容相對獨立,便于集中記憶,從而避免由于內容過長而導致記憶混亂。在分段時,可以依據文章的情感起伏和結構邏輯來進行劃分。例如,開篇部分是對滕王閣及其歷史背景的懷古之情,這部分可以單獨作為一段來背誦,通過想象與聯想,將文字轉化為生動的畫面,增強記憶效果。中間部分則是對滕王閣及其周圍環境的現實描寫,細膩而富有畫面感,同樣可以單獨劃分出來進行背誦。結尾部分凝聚著全文的精髓,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幾個小節,如作者對人生際遇的感慨、對時光流逝的哀嘆等。每一小節都蘊含著豐富的情感與哲理,背誦時可結合個人經歷與情感共鳴,使記憶更加深刻。通過分段背誦,學生不僅能有條不紊地掌握全文,還能在反復品味中,逐步領悟《滕王閣序》所蘊含的深遠意境與文化價值,達到事半功倍的背誦效果。
背誦以理解為主 在著手背誦《滕王閣序》之前,一個至關重要的步驟是先對全文進行通讀,對其大意和主旨有一個整體而清晰的認識。這一過程猶如在腦海中繪制一幅文本的宏觀藍圖,為后續的記憶與背誦奠定堅實的基礎。通讀全文時,學生應細致品味文中的每一個字句,嘗試捕捉作者想要傳達的核心思想與情感傾向。對于那些初次閱讀時感到晦澀難懂的地方,不妨借助注釋來輔助理解,或是向老師請教,確保自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準確無誤。理解是記憶的前提,只有真正弄懂了文字背后的含義,才能在背誦時做到心中有數,避免機械重復而導致的記憶疲勞與效率低下。
此外,理解文本還能激發學生的背誦興趣與動力。當學生能夠領悟到《滕王閣序》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與美學價值時,背誦便不再是一項枯燥乏味的任務,而是一種享受與自我提升的過程。因此,在背誦之前先通讀全文,理解其大意與主旨,是確保背誦效果、深化文本理解的關鍵一步。這一過程不僅有助于提升背誦效率,更能使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真正地領略到《滕王閣序》所展現的文學魅力與歷史智慧。
遵循循序漸進 在背誦《滕王閣序》這樣的經典文本時,我們應避免急于求成,追求一蹴而就的完美心態往往會導致效果不佳。相反,循序漸進的背誦方式更為科學且高效。循序漸進意味著我們需要將整篇文本分割成若干個小部分,每天集中精力背誦其中的一小段內容。這樣的背誦計劃既不會讓學生感到過于沉重,也便于在短時間內對特定內容進行深入理解和記憶。每天背誦結束后,學生應及時復習當天所學,通過反復誦讀來鞏固記憶,確保新學的內容能夠牢固掌握。
循序漸進還強調對已背誦部分的不斷回顧與鞏固。背誦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新內容的學習不應以遺忘舊內容為代價。因此,在每天學習新段落的同時,學生應安排時間復習之前已經背誦過的部分,通過不斷的重復與強化,將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循序漸進的背誦方式不僅能夠提高背誦效率,還能夠確保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入理解與牢固記憶。
背誦的技巧
聯想記憶法 聯想記憶法是一種非常實用的背誦技巧。它通過將需要記憶的文本內容與學生自身已經熟悉的事物或情感進行關聯,構建出一條條生動的聯想鏈條。這種方法能夠激活大腦中的多個記憶區域,使得記憶過程更加牢固和持久。以《滕王閣序》中的“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這句為例,教師可以運用聯想記憶法來指導學生加深記憶:引導學生想象在一個神秘而壯麗的場景中,各種珍貴的物品、“天才地寶”匯聚一堂,散發出璀璨的光芒;其中,一條神龍騰空而起,它的龍光穿透云層,直射向遠方的牛斗之墟,形成一幅令人震撼的畫面。通過這樣的聯想,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這句詩的含義,還能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輕松記住它。再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運用聯想記憶法,學生將自己置身于滕王閣的秋日傍晚:天邊絢麗的晚霞像是被打翻的顏料盤,肆意地暈染開來;一只孤鶩在霞光中振翅高飛,它的身影與晚霞相互交織,分不清哪是鶩,哪是霞;腳下清澈的秋水緩緩流淌,與遼闊無垠的天空在遠方融為一體,湛藍與碧綠相接,沒有絲毫的違和感。這般生動的畫面一旦印刻在腦海,詩句便如同長在記憶里,隨取隨用,再難忘記,也讓《滕王閣序》背誦變得妙趣橫生。
結合韻律和節奏 駢文,以其鮮明的節奏感和嚴謹工整的對仗而著稱。《滕王閣序》句子結構工整,音韻和諧,讀來令人陶醉。文章以四字句、六字句為主,交錯運用,形成鮮明的節奏感。這種節奏既有規律可循,又不失靈活多變,讀來朗朗上口。教師可以教授學生按照“二二”或“三三”的方式切分音節,從而更加準確地把握文章的節奏。以具體的句子為例,“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在這里,四字句被自然地劃分為兩個音節一頓,形成“嗒嗒—嗒嗒”的節奏的韻律。這樣的節奏模式,使得駢文在誦讀時抑揚頓挫,富有音樂美感。為了更加深入地感受這種節奏韻律,學生可以在背誦時嘗試擊掌標點。每讀到一個節奏點就輕輕擊掌一次,將文字轉化為聽覺上的節拍。這樣的練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文章節奏感的把握,還能讓學生在背誦過程中更加專注和投入。
學生在朗讀《滕王閣序》時,可以明顯感受到文章中的音韻起伏和節奏變化。這種韻律不僅增強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還使得讀者在誦讀過程中更容易沉浸其中,與作者產生共鳴。《滕王閣序》的對仗工整也是其魅力所在。上下句之間,無論是從字數、詞性還是意義上,都形成了完美的對應。這種對仗關系不僅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還使得學生在記憶時能夠更容易地抓住關鍵信息,從而更加準確地復述文章內容。
多感官參與 背誦《滕王閣序》時,多感官參與能顯著提升記憶效果。首先,利用視覺,仔細閱讀文本,注意字形結構,加深對文字的印象。學生可以邊讀邊在腦海中勾勒文章描繪的景象,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想象其壯麗畫面,增強視覺記憶。密集的意象群如“鶴汀鳧渚”“桂殿蘭宮”,本質是文字繪就的山水長卷。背誦“層巒聳翠,上出重霄”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閉目想象青翠山巒沖破云層的動態畫面;記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學生則需在腦海中勾勒雕梁畫棟的船只擠滿渡口的繁華景象。通過將抽象文字轉化為具象畫面,形成“腦內電影”,視覺記憶的黏性顯著提升。其次,借助聽覺,大聲朗讀,注意語音語調的變化,感受文章的韻律美。可以錄音反復聽,通過聲音的刺激加深記憶。邀請他人一同朗讀或背誦,形成互動,從對方的朗讀中捕捉韻律和情感的變化,也是一種有效的聽覺記憶方式。在朗讀過程中,可以注意文章的起承轉合,體會作者在不同段落中情感的變化,將這些情感通過語音語調表達出來,進一步增強記憶。
借助科學的背誦策略和有效的技巧,學生不僅能有效掌握《滕王閣序》中語言文字的美感與思想精髓,更能在此過程中培養出深刻的文化認知能力和獨特的思維方式。背誦《滕王閣序》是一次心靈的修行與智慧的積淀,它要求學生全身心投入,用心去體會每個字句背后的深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是在記憶文字,更是在與古人進行跨越時空的“對話”,領略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學的背誦策略,如分段背誦、理解為先等,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掌握文本內容,同時深化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而有效的背誦技巧,則能讓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更加敏銳地捕捉到文字間的韻律與美感,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