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王麗(化名)在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康復科進行穴位埋線以后,剛要起身離開,便被建議到心內科和營養門診開具運動處方和飲食指導。心內科的醫生給她開具運動處方,根據她的身體體質,指導她如何正確地做健身運動;營養門診的營養指導原則是根據她的體質,開具飲食指導,指導她應該如何吃得既營養健康又不胖。通過穴位埋線+運動處方+飲食指導,三者結合,達到減肥的目的。
“太讓我驚喜了!‘三管齊下’,我的減肥目標有望達成了。”王麗高興地笑道。“相比較于其他減肥方式,中醫是講究平衡的,是重視綜合效果的。”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康復科主任潘壯壯表示。
減肥的中醫智慧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肥胖癥診療指南(2024年版)》,肥胖癥的中醫藥治療遵循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在生活方式干預基礎上,可依患者體質、中醫辨證、季節時令、地理環境等因素進行辨證施膳;也可采用中醫導引法(如24式太極拳功法、八段錦功法、易筋經功法)輔助進行體質管理;還可以采用穴位埋線的方法進行針灸。
“在我們科室,患者來咨詢,我們主要給他們推薦的就是穴位埋線的方式。”潘壯壯道。“穴位埋線其實就是選取身體的穴位,埋入羊腸線,這種線會被身體慢慢吸收,而吸收的過程,會對穴位產生持續的刺激,調節人體經絡氣血,從而改善臟腑功能,抑制食欲,減少食物攝入。”
不同患者的穴位埋線的位置也不同。“我們會利用中醫知識,對患者進行判斷。是脾胃虛弱,寒濕閉阻型的呢?還是瘀血阻滯型的呢?不同的癥型導致的肥胖,我們要選不同的穴位,然后進行埋線。”
據潘壯壯介紹,埋一根線,15天以后它能夠吸收掉,而在吸收的過程中,線體在不斷地刺激穴位,相當于每天的24小時都在刺激患者的穴位,一直到它吸收完了為止,這樣達到減肥的效果更強。“一般一個療程為14~20天,整個療程下來大約需要2個月時間。”穴位埋線減肥技術的發展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了,相較于傳統針灸方式,穴位埋線的刺激更小,更容易讓患者接受。
一般來說,BMI達到輕度肥胖癥以上才能進行穴位埋線,對于BMI數值正常,但身體局部出現肥胖的人,需經醫生檢查評估后,符合一定條件才能開展這種療法。“有一些患者,是不適合做穴位埋線的。比如血糖太高控制不太好的,有嚴重的心肺疾病的,還有孕婦,都是不可以做埋線治療的。”
“三管齊下”效果更佳
小文(化名)2024年4月在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康復科穴位埋線,共埋線了十多次,搭配醫生開具的飲食指導和運動處方,共減肥30斤左右,體重從140多斤變成如今的110斤。
“埋線只是減肥的手段之一,要想成功減肥必須合理飲食、合理運動。”小文道。“我以前飲食不規律,也沒有控油、控糖。醫生跟我說應該按時、按量吃飯,而且吃飯時要細嚼慢咽。甜點要少吃甚至不吃。”
一日三餐是我們每日的必需,對于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營養咨詢門診營養指導員楊清媛來說,一日三餐是工作。“我幾乎都會比大家吃飯要早。”楊清媛笑道。凡是因需要減肥來醫院接受飲食指導的患者,她都會加對方微信,然后患者在每日三餐之前,把飲食拍照給她,由她來告訴患者,這頓飯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需要少吃甚至不吃。最重要的就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脂肪等含量需要均衡。
最值得一提的是,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營養咨詢門診不收取掛號費。“我們都是免費為患者服務。”楊清媛是個很細致的人,她會對每位患者的微信添加備注,備注其初始體重、什么時候開始減肥、上一次測量的體重,方便后期指導。
除了一日三餐,正確的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會根據患者的身體指標,對患者開具運動處方。而且也是免費開具的。”濟南市歷下區人民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趙秀芝表示。在心內科,趙秀芝會測量患者的心率,估算患者的最佳燃脂心率區間,這是開具運動處方的依據。
“一般我們都會建議患者將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相結合。有氧運動包括慢走、游泳等,抗阻運動包括舉啞鈴、做平板支撐等。一般普通患者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就可以。我們會建議患者每周做5~7次中等強度的運動,每次30~40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