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寂的巷子,沒有一絲風,空氣黏人燥熱。木質花壇里一向蔥蘢的月季耷拉著腦袋,幾枝或粉或紅的花朵也被熱氣蒸騰得蔫蔫的,花瓣卷了邊,亮麗的妝容斑斑駁駁。
不經意間低頭一瞥,卻見路面灰磚的縫隙里長著一叢叢精神抖擻的綠意,是馬齒莧!一句古詩沿著馬齒莧肥厚的葉片從時光深深處走來,此番光景正是“馬齒一何茂”。
每每在異鄉見到馬齒莧,總有一種感動從心間涌起,竟不由自主揮手和它們問好,不知它們是不是和我一樣,也從千里之外的中原沃野來到這北方大地。
漫漫苦夏時節,也是馬齒莧繁茂生長的時期,家鄉到處都是它們郁郁蔥蔥的身影。年少時候,也只是把它們當作一種野草罷了。而大人們看到馬齒莧,眼睛里有光亮,因為馬齒莧是可以吃的野菜。傍晚,從田里干活歸來,隨手掐一把馬齒莧,晚飯就有了著落。
馬齒莧可涼拌、可清蒸,也可炒菜、可做餡,吃法很多。整個夏天,似乎就是怎么吃也吃不盡的馬齒莧。它們的生長速度有多快,你想也想不到,昨天剛掐過的一片馬齒莧,第二天就能恢復精氣神。
那時卻不覺得馬齒莧有多好吃,也奇怪大人們怎么那樣熱衷于吃馬齒莧??僧斘议L大離開家鄉,竟想念起這個味道來。特別是剛離開家的那段日子,給家里打電話要是正趕上吃飯,馬齒莧的清香就宛若長了翅膀,隔著那么遠的距離,順著家人的聲音飄到我面前。
不久,我發現居所附近的野生園子里竟長有馬齒莧,慌亂茫然的心突然間變得踏實溫暖起來。告訴自己,既來之則安之,有馬齒莧陪著我往前走呢。
馬齒莧陪我度過了異鄉第一個夏天,我也從陌生迷茫里走出來,漸漸熱愛上自己生活的地方。那會兒,我還經常去圖書館借書看,有一回借的是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他說馬齒莧在古代是相當重要的菜蔬。我這才知道馬齒莧原來是這般時光悠久的一種植物,而且生存范圍那么廣,不管是哪里,它們都能在濃烈的夏日里茂盛地活著。后來讀詩詞,果然見到了關于馬齒莧的句子,如杜甫在《園官送菜》中寫:“馬齒葉亦繁?!标懹卧凇肚才d》中寫:“日高羹馬齒?!弊钕矚g的是唐代呂從慶的《永豐橋閑坐》。雖然作者寫的是南方的田園,但我讀起來也有我家鄉的影子,大概這世上的田園之美都是那么悠然而舒緩寧靜。
在我們家鄉,也把馬齒莧稱為螞蟻菜。為什么叫螞蟻菜呢?我也不清楚,像叫一個人的乳名,就這樣親切地天長地久地世世代代地叫下去,然后我們這些后人也歡歡喜喜叫著螞蟻菜。
這時,我總會想起一句詩:“生如蟻而美如神?!?/p>
(編輯·牟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