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黃的畫刊埋藏著暗夜的記憶
油墨印刷出對自由的向往
當刊頁邊緣卷曲成槍管
每一行文字都化作抗爭的怒火
燃燒盡無邊的黑暗
《大北新報畫刊》是1936年金劍嘯主編的抗日宣傳畫刊?!洞蟊毙聢螽嬁吩瓰槿毡救松奖揪弥?933年辦的中文版《大北新報》的附屬刊物。1936年改版后,金劍嘯通過詩文、漫畫、照片等文藝形式揭露日偽黑暗統治,成為中共滿洲省委在哈爾濱的重要抗日文化陣地。
《大北新報畫刊》為彩色印刷,16開本,長28厘米、寬21厘米。在《大北新報畫刊》新辦致辭中,金劍嘯旗幟鮮明地反對當時“為藝術而藝術”的避世文風,除在刊物上刊載進步作品外,還通過畫作《從地下來》,詩作《興安嶺的風雪》《啞巴》,劇作《海風》及譯介作品《我的第一只鵝》《渡支布魯次河》等,揭露日偽政權的丑惡本性,鼓舞東北民眾進行抗爭。
《大北新報畫刊》的主編金劍嘯于1910年12月出生在沈陽的一個滿族家庭,后隨家人遷到哈爾濱。20世紀20年代的哈爾濱,進步思想奔流,當時只有十幾歲的金劍嘯開始向進步報刊投稿,并加入進步報紙《晨光報》任副刊編輯。1930年,金劍嘯考入上海新華藝術??茖W校,很快掌握了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素描等技巧,開始利用所學積極參加革命宣傳活動。他的表現引起了黨組織的注意。1931年春,金劍嘯加入中國共產黨,從事革命文藝工作的熱情更加高漲。
1931年8月,金劍嘯被黨組織派回哈爾濱開展工作。此時,黨組織在東北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反日宣傳活動,中共哈爾濱市委成立后,金劍嘯擔任中共哈爾濱西區(今哈爾濱市道里區)區委宣傳委員。從此,他便成為哈爾濱革命文藝運動的組織者和活動家。
面對日偽政權愈加殘酷的高壓統治,中共滿洲省委也加強了對反日宣傳干部和左翼作家群的領導,巧妙地利用公開發行的各類報刊進行抗日宣傳,金劍嘯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打聽到日本人山本久治主辦的中文版《大北新報》附屬刊物《大北新報畫刊》承辦人孫惠菊因經營虧損而暫時??谑潜闩c姜椿芳商量,決定接手《大北新報畫刊》,占領這個宣傳陣地。他們湊了200元錢,租借了《大北新報畫刊》的主編權,金劍嘯擔任主編,姜椿芳、任震英和侯小古等共產黨員參加采編工作。
經過緊張籌備,全新的《大北新報畫刊》于1936年4月20日出版,畫刊充分利用內容不受日偽警特機關審查的有利條件,刊登大量報道、詩文、漫畫等作品,巧妙迂回地揭露日偽統治的黑暗本質,鼓舞東北民眾進行反日抗爭,深受民眾歡迎,銷量大增。
1936年6月9日晚,金劍嘯突然接到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病重的消息,立即在次日出版的《大北新報畫刊》上刊載了《高爾基突然病危》的報道,并附上了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東京公演高爾基劇作《夜店》時全體演員的劇照。畫刊一出版,立即引起敵人的注意,懷疑“畫刊編輯部里有共產黨”。此時,日偽當局正在秘密策劃對北滿共產黨組織和抗日群眾進行大逮捕。同年6月13日下午,日本駐哈爾濱總領事館的便衣特務突然闖入《大北新報畫刊》編輯部,蠻橫帶走了正在創作的金劍嘯。
審訊中,日本特務對金劍嘯威逼利誘并施以重刑,妄圖從他口中獲得中共地下組織的情報,但他始終鐵骨錚錚、拒不回應。1936年8月15日,在齊齊哈爾北門外刑場,金劍嘯英勇就義,時年26歲。
金劍嘯犧牲后,他的家人冒著危險把他主編的全部11期《大北新報畫刊》保存起來,并于1948年捐獻給東北烈士紀念館。這是目前全國僅存的一套《大北新報畫刊》,為國家一級文物,保留至今,教育后人。
(編輯·賈程秀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