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致全國青聯十四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八大的賀信,為新時代中國青年指明了精神坐標、時代方位與使命要求。
夯實“昂揚向上”之基,
激揚拼搏進取之能
賀信指出:“廣大青年和青年學生緊跟黨走、拼搏進取,貢獻青春力量,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這生動概括了新時代青年特點。創新賽道上,我所在的星球探測機器人青年科研團隊,在探月探火任務中晝夜攻關,不斷突破極限環境下的技術難題。服務陣地中,我們圍繞“五育并舉”工作方針,深入開展調研,用“青言青語”回應同學訴求,發揮朋輩作用。把哈工大青年“想干事”的銳氣沉淀為“干成事”的底氣,彰顯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把握“大有可為”之勢,
錘煉大有作為之實
賀信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青年大有可為。”這一重要論述揭示出青年肩負的時代使命。大有可為的“自變量”至關重要,“可為”是時代舞臺,“作為”則要靠我們的理想信念、知識能力、社會適應、思考實踐去激活。大有可為的“定義域”包羅萬象,從科技創新前沿到鄉村全面振興一線,既有熱點風口,也有冷門深耕。個人志趣與國家所需同頻共振,方能精準定位、厚積薄發。
踐行“挺膺擔當”之責,
淬煉強國有我之魄
賀信強調:“廣大青年要自覺聽從黨和人民召喚,堅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歷史使命,奮力書寫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這為新時代青年發展提供了指引。“堅定理想信念”是價值底色,指引青年始終堅守正確歷史觀、價值觀,涵養強烈的民族自信。“厚植家國情懷”是情感根脈,引領青年在面對迷茫時,加強家國認同、廓清思想迷霧、站穩政治立場。“勇擔歷史使命”是行動方向,鼓勵青年把“能量不足”的焦慮轉化為“能力增量”的行動,鍛造真本領、拿穩接力棒,讓青春榮光在強國有我的擔當中閃耀。
從“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到“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再到“挺膺擔當”的光榮使命,賀信為青年標定方向、點燃動力。我們當以“大我之心”立大格局,以“卓越之心”攀新高峰,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貢獻澎湃青春力量!
作者單位: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編輯·牟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