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垃圾”讓動脈變硬
動脈硬化(Atherosclerosis)是指動脈壁因脂質沉積、鈣化和纖維組織增生而變厚、變硬,導致血管彈性下降, 血流受阻。最常見的一種是動脈粥樣硬化,其主要特征是血管內壁形成斑塊,這些斑塊主要由膽固醇、脂肪、鈣和其他物質組成,嚴重時會阻塞血流,增加心臟病、中風等風險。
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俗稱“壞膽固醇”)過多,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2)長期高血壓會損傷血管壁,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3)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損害血管內皮細胞,促進斑塊形成;(4)血糖水平過高會影響血管健康,使動脈硬化風險增加;(5)高脂肪、高鹽、高糖的飲食模式會導致血脂異常,促進動脈硬化。(6)久坐不動會降低血液血管保衛(wèi)戰(zhàn):清“垃圾”防硬化⊙昆明醫(yī)科大學海源學院 秦 鈺/王鈺彰循環(huán)效率,影響血管健康。
生活方式干預清“ 血管垃圾”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干預,我們完全有能力減少“血管垃圾”的生成,延緩甚至逆轉動脈硬化這一病理進程。
飲食調理: 有些食物能幫助降低膽固醇、改善血管彈性,成為天然的血管“清潔工”。比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鮭魚、金槍魚)、橄欖油、堅果等,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H D L , 俗稱“ 好膽固醇”),清理血管中的壞膽固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燕麥、糙米、豆類、蔬菜等,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減少脂肪在血管中的沉積; 富含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綠茶、藍莓、西紅柿等,可以保護血管內皮,減少動脈硬化的發(fā)生。此外,要戒煙限酒,注意控制鹽分和糖分的攝入。
適量運動:運動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強血管彈性的有效方法。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跑步、游泳、騎自行車,可以幫助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力量訓練,如舉啞鈴、俯臥撐等,可以提高身體代謝,減少脂肪堆積。瑜伽、太極等柔韌性訓練可以幫助放松血管、降低壓力。
“血管垃圾”太多時要用醫(yī)學手段干預
如果已經出現(xiàn)動脈硬化,僅僅調整生活方式往往是不夠的,還需要采取醫(yī)學干預來控制病情, 防止病變進一步加重。
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病情開具相應的藥物。降膽固醇藥物(如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壞膽固醇”的水平,減少斑塊的形成,就像給血管“清掃垃圾”。降壓藥能夠幫助控制血壓,減輕血管的負擔,防止血管因長期高壓而受損。抗凝藥或抗血小板藥(如阿司匹林)則可以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為血管健康保駕護航。
對于嚴重動脈狹窄的患者,藥物治療效果可能有限,此時醫(yī)生通常會通過支架植入術來擴張血管, 恢復血流通暢,就像在狹窄的道路上拓寬車道,讓血液能夠順利通過。如果血管阻塞非常嚴重,通常需要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以繞過受損血管,提供新的血流通道,為心臟等重要器官重新輸送充足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