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常見原因有兩類
臨床上將昏迷的原因分為顱內原因和顱外原因兩大類。
顱內原因主要包括:(1)外傷性原因,通常是由意外事故造成的,常見的包括頭部外傷和脊髓損傷。其中,頭部外傷是導致昏迷的最常見外傷性原因之一。比如,交通事故、摔倒或運動傷害等,都可能導致頭部受到撞擊,進而造成腦震蕩、腦出血或顱內壓增高等情況。這些損傷會直接影響到大腦的正常功能,引發意識障礙,出現昏迷等癥狀。雖然脊髓損傷本身可能不會直接導致昏迷,但脊髓受傷后,身體的神經信號傳遞可能出現障礙,尤其是對呼吸、心跳等維系生命的基本功能的調控會受到影響。例如, 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昏迷狀態。(2)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及腫瘤。腦血管病, 如中風,分為缺血性和出血性兩種類型,均可能導致昏迷。缺血性中風是由于腦部血液供應中斷,腦細胞因缺氧而死亡;出血性中風是腦血管破裂出血從昏迷到蘇醒:重癥監護室里的奇跡“重生”⊙太原和平醫院HDU二病區 扆 鵬而引起的腦組織損傷。這兩種情況都可能對腦組織造成嚴重損害,從而引發昏迷。腦腫瘤能夠侵占、壓迫或侵犯正常腦組織,影響神經功能。當腦腫瘤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可能會導致顱內壓升高,出現頭痛、嘔吐等癥狀,嚴重時會導致患者昏迷。另外,由病毒、細菌等引起的腦膜或者腦實質的感染,導致腦部炎癥和腫脹,也可能引發昏迷。
顱外原因則可能涉及:(1)代謝障礙,比如低血糖,當血糖過低時,大腦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導致昏迷。肝性腦病是肝臟功能嚴重受損,無法清除體內的毒素,這些毒素影響大腦功能可致昏迷。肺性腦病是呼吸功能不全導致體內缺氧,進而影響大腦。(2)中毒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包括一氧化碳中毒、有機磷農藥中毒,這些毒素直接影響大腦功能。(3)心臟疾病,如嚴重的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會導致大腦供血不足,進而昏迷。(4)內分泌問題,比如甲狀腺功能減退或腎上腺危象,也可能引起昏迷,因為激素失衡會影響大腦的正常運作。(5)還有嚴重的感染,如敗血癥,全身的炎癥反應可能影響到大腦。
重癥監護:多種治療手段促進患者康復
重癥監護室(ICU)是醫院內一個特殊的病區,專門用于監護和治療危重癥患者。經過評估,醫生會決定哪些患者需要轉入ICU。這些患者通常面臨生命威脅,需要24小時的精細監測和護理。重癥監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及時和有效的治療,以維持生命體征的穩定、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以及促進患者的康復與恢復。
重癥監護室配備了多種高科技設備和技術。其一,基礎生命支持是昏迷患者管理的首要步驟,確?;颊叩纳w征穩定是重中之重。具體措施包括呼吸支持、循環支持、體溫管理。其二是腦保護,這是昏迷患者治療的核心目標之一,以最大程度地減輕腦損傷并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主要措施包括控制顱內壓、維持腦灌注壓、氧供管理。其三,藥物治療在昏迷患者中至關重要,不僅涉及鎮靜和止痛,還有可能涉及抗驚厥藥物的使用。其四,營養支持是保障患者代謝需求的重要環節,也是促進康復的重要保證。
患者在重癥監護室穩定病情后,從昏迷到蘇醒的康復治療是一個系統且綜合的過程,涉及多種治療方法和技術。
1.藥物促醒
藥物促醒是昏迷治療的基礎,通過使用特定藥物促進大腦功能的恢復。常用藥物包括:(1)促腦代謝藥,如吡拉西坦,能夠增強腦細胞代謝,改善腦功能。(2)神經營養藥,如神經生長因子,有助于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3)合理應用鎮靜劑,避免過度鎮靜。藥物治療適用于昏迷早期,幫助患者穩定病情,為后續治療創造條件。
2.針灸醒腦
開竅針灸作為一種傳統中醫療法,在昏迷促醒中具有獨特作用。通過針刺特定穴位,如百會穴、內關穴、太沖穴等,刺激大腦神經活動,促進神經功能恢復。針灸治療通常與其他方法結合,增強療效,尤其適用于藥物治療效果欠佳的患者。
3.康復訓練
康復訓練是恢復患者功能的重要環節,包括:(1)物理治療,如通過運動療法改善肌肉力量和運動能力。(2)作業治療訓練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進食。(3)語言治療主要針對語言障礙患者,助力其恢復交流能力。(4)心理康復旨在評估并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以減輕抑郁與焦慮情緒??祻陀柧毿韪鶕颊呔唧w情況制定個性化方案,逐步增加難度,促進功能恢復。
4.高壓氧治療
高壓氧治療通過增加血液中的氧氣含量,改善腦部血液循環,促進腦細胞修復。一般在特定條件下進行,適用于腦缺氧患者。治療頻率通常為每周多次,需專業醫生指導,確保安全和效果。
5.無創神經調控
無創神經調控技術如TMS和tDCS,通過外源性刺激促進神經可塑性,改善認知和運動功能。適用于特定神經系統損傷患者,效果因人而異,需專業評估。
6.神經外科手術
對于難治性昏迷患者,神經外科手術可能成為選擇。如DBS和腦脊液分流術,適用于特定情況,需嚴格評估手術風險和收益。
家屬參與仍是患者康復的重要支持
康復過程中,還有一些特殊情況需要特別注意——
1.營養支持與代謝管理
在ICU中,由于患者無法正常進食,提供適當的營養支持至關重要。營養不良會導致肌肉消耗、免疫功能下降和創傷愈合不良,因此必須通過腸內營養或腸外營養來確保患者獲取所需的能量和營養。同時,代謝管理也是關鍵,因為ICU患者往往會經歷代謝狀態的復雜變化,如應激性高代謝狀況。因此,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代謝情況,并根據具體的生理需求調整營養策略,以支持其康復進程。
2.心理與情感支持
盡管昏迷狀態下患者對外界刺激的感知有限,但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支持能改善患者的長期心理健康狀況。在患者從昏迷到蘇醒的過程中應努力為患者創造一個安全和舒適的環境,減少恐懼和焦慮。此外,在患者逐漸蘇醒的過程中,耐心的溝通和積極的心理干預也能有效幫助患者重新適應周圍環境, 減輕其心理壓力。
3.家屬參與和教育
昏迷并不意味著一切的結束,許多患者在經過長期的努力后,能夠逐漸恢復意識,重拾生活。在這個過程中,家屬的支持與鼓勵尤為重要,家屬不僅是患者的堅強后盾,更是他們重返生活的動力源泉。資料顯示,家屬的參與能明顯改善患者的康復結果。因此,醫療團隊應定期與家屬進行充分溝通,告知其病情進展、治療計劃以及預期康復路徑。同時,教育家屬如何在日常護理中提供幫助和支持,不僅能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康復效果,也能增強家屬自身的信心和技能。家屬與醫療團隊的有效溝通和合作對于患者的全面康復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