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因地制宜發展高原特色優勢產業,特別是特色農牧業和清潔能源產業,持續發展資源加工業,積極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文旅產業融合。
2025年8月20日,在聽取西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
下半年,要在宏觀政策上持續發力、適時加力,重點做好全方位擴大內需、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持續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多措并舉保障改善民生等工作。
2025年7月23日,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強調
傳統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握市場需求,加強科技創新,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2025年7月7日,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我國數據資源豐富,產業體系完備,市場空間巨大,發展人工智能前景廣闊,要加強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努力開發更多安全可靠的優質產品。
2025年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時強調
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融合的基礎是增加高質量科技供給,融合的關鍵是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融合的途徑是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2025年4月1日,在《求是》雜志發重要文章《朝著建成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貴州要下定決心、勇于探索,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強化創新驅動,統籌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強做優數字經濟、新能源等產業。要保持定力和耐心,科學決策,精準施策,處理好速度和效益的關系,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保護好生態環境,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2025年3月18日,在貴州考察時強調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抓科技創新,要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抓產業創新,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并重。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要搭建平臺、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
2025年3月5日,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大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推動作為經濟增長和就業收入基本依托的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推動新舊發展動能平穩接續轉換。
2025年3月1日,在《求是》雜志發重要文章《經濟工作必須統籌好幾對重要關系》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驅動和產業支撐。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統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優勢產業壯大和新質生產力培育,構建體現吉林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推進科技創新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資源和力量,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優化創新生態,力爭在一批重大科技專項上取得新突破,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要統籌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低碳發展,利用冰雪、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等特色資源發展旅游業。要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推進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注重同東北地區其他省份的協同聯動,形成融合發展的格局。
2025年2月8日,在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
堅決打通影響和制約全面創新的卡點堵點,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牢牢掌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主動。
2025年1月16日,在《求是》雜志發重要文章《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幾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本刊編輯部 資料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