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者評刊
《大象滑梯》:當同學們都在炫耀鎮上根本不存在的滑梯時,文中的爸爸直接來了個“降維打擊”——親手造了一個!這讓我想起我爸爸,他雖然平時總板著臉,但每次我遇到困難時,他總會默默地幫我解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父母的愛可能不會掛在嘴邊,但一定會用行動證明。/1827973****/
《學文科真的沒用了嗎?》:作為一個選了文科的高中生,這篇文章簡直戳中了我的心窩子。說實話,誰沒被“文科無用論”洗腦過?每次親戚聚會,一說到我學的文科,總有人問我“以后能干啥”。但如果硬逼一個熱愛文科的人去學理,真的能讓他收獲幸福人生嗎?我不敢茍同。/1564812****/
《一個游戲策劃師的心流時刻》:這篇文章讓我對游戲策劃師這個職業有了新認識,原來他們不僅要設計玩法,還要照顧到不同玩家的感受,不僅要懂技術,更得懂人心! /1817414****/
潮玩以及你的個人哲學
作家約翰·斯坦貝克是個快樂的人,他會時不時去玩具店走一趟,有時僅是瀏覽一下貨品,有時會買把玩具手槍送給他太太作為情人節禮物。我很喜歡他的這種生活態度,開始上班掙錢之后,我就決定效仿斯坦貝克,保持童心,時不時去買點玩具。但我不送給別人,只送給我自己。我試圖將每一天都塑造成屬于自己的狂歡節。
之前, 我癡迷芭比娃娃, 尤其喜歡牛仔芭比系列。我還喜歡有著大眼睛和大腦袋的布萊斯娃娃,從她那里,我獲得了很多有關妝容和發型的絕妙靈感。這幾年,我買J e l l y c at——憨態可掬的邦尼兔和巴塞羅熊,超柔軟的手感仿佛讓我回到了溫暖迷人的童年。我有一只朋友送我的Labubu,但我更喜歡Molly的湖藍色大眼睛……
現今,我收藏的它們中有些被冠以“潮玩”之名,價值飆升,但我絕對不會轉讓它們。也許以后我會開一家只在周末營業的圖書館,讓我的這些“潮玩”連同我超愛的漫畫共處一室,與前來看書的朋友們一同分享我的至上快樂。
每個人喜愛的東西看似難以捉摸、無法揣測,其實都有跡可循。我喜歡的潮玩在某種層面上體現了我的個人風格,而我的個人風格其實體現了我的個人哲學。潮玩既是玩具,也是工具——幫助你形成個人哲學的工具。正如畫家費爾南多·博特羅所說:“你的個人風格應該從你的個人哲學中來,你首先要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定義。一個人不可能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個人哲學,就有了自己的風格。”
選擇潮玩的過程,本質上是一場無聲的哲學對話與自我確認。你為何被這夸張的造型打動?為何獨愛這叛逆的配色?一個擁抱未來感與機械美學的人,或許會癡迷賽博朋克機甲;而崇尚自然療愈的人,可能更傾心充滿生機感的森林精靈。當我們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潮玩中獨獨被某件吸引時,與之契合的或許不僅是表面的視覺審美,更是我們內心對世界的某種理解——關于秩序與混亂,關于永恒與消逝,關于天真與深刻。



話題來啦!這里有好玩的互動,有趣的故事。歡迎小伙伴們來微信公眾號“青年文摘”和小紅書“青年文摘征稿與活動”,參與互動話題投稿,觀看更多精彩評論!
“綠”,毫無疑問是這個夏天的顏色C位。綠,是午后小憩,窗外爬山虎在墻上投下的一片搖曳生姿的清涼暗影;是外婆家老冰箱里,那瓶冰鎮得恰到好處的綠豆湯;是書桌上,陪伴你整個暑假的小小盆栽倔強生長的那抹嫩芽新綠;也可能是博物館那抹“鐵銹綠”——亞丑鉞靜靜躺在展柜里,青銅銹色比大明湖的荷葉更有張力。這個夏天,你的記憶里藏著怎樣特別的“綠”?
@是海島姑娘呀:豆綠的顏色給夏日帶來了溫柔的清涼感和清甜感。記憶中炎熱的夏天,媽媽會煮上一大碗綠豆湯,夜晚放在樓頂上,幾個時辰過后綠豆湯更清涼好喝了!一碗甜度剛剛好的綠豆湯,是夏日里溫柔美好的存在。
@Hua.:我夏天記憶里珍藏的那抹綠是浙江大學水浮蓮的綠。
@采薇:這個夏天最深刻的綠,是第一次來到山西看到的這種覆蓋在黃土表面的綠色,夏天也是這里最有生機的季節。
@行穩致遠:記憶里是貴州肇興侗寨禾苗的綠,久久不能忘懷……
@簡兒:瑜伽暴汗的綠色,獨一份的清涼。
@語霄瀟:我夏天珍藏的是花葉同綠的綠。
@莫蘭迪:回到高中母校,又看到了荷花池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襯托著嬌艷的荷花,為夏日增添了一抹清新與詩意。不禁懷念起那年夏天——上課鈴催著跑,課桌上堆著書,活動課偷溜去荷花池旁的小賣部……
@愛碼字的卷心菜:夏日里,我獨愛那一抹薄荷綠。它清新、涼爽,仿佛自帶降溫屬性,讓人在炎炎烈日下找到一絲慰藉。薄荷,這株小小的植物,以其獨特的香氣和翠綠的葉片,成為我的夏日最愛。每當心情煩躁時,輕輕摘下一片薄荷葉,揉碎后放在鼻尖,那清涼的香氣瞬間沁人心脾,仿佛置身于山林之間,微風拂面,煩惱盡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