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培養語文素養的重要時期。小學語文教學課程有五大要素: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學習,這五大要素的實質和實現都離不開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那么,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現狀
小學生處于知識的最初積累階段,對語文的認知存在很大不足
小學生剛入學沒幾年,學習狀態不穩定,很多時候無法準確識別文字的內在含義。另外,小學生的思維尚未發展成熟,學習多靠記憶力,而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所以,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有時不僅沒有方向,而且主動性也不強,這就需要教師對其進行引導。教師本身就有繁雜的教學任務,加上引導小學生學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結果導致小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很難迅速提升。
教師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教學中,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不能與時俱進,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沒有機會鍛煉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同時,教師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學,學生被動聽課,無法更好地感受語言之美,極大地阻礙了學生對語言的探究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因為對語言失去探究興趣,而不愿意參與課堂互動,不能對課堂內容進行自主分析和深入探索,大大制約了其語文學科綜合素質的提高。
課堂理論教學比重大,容易讓學生走神
小學階段,學生有時靜不下心來,上課后依然打鬧。教師教學時,如果講的內容不夠吸引人,學生聽著聽著就可能走神,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如果教師對此沒有準確認識,教學時理論教學的比重大、實踐活動的比重小,就會導致學生失去興趣,在課堂上參與意愿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必須依靠集約教學,精選知識點,深度融合信息技術,支持個性化學習,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多管齊下培養小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對語言學習的興趣,才能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正式授課前,教師可以就課堂要講的內容,設計一個導入環節,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引導學生與自己積極互動,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這樣不僅能提高教學效果,教師也能借此對學生有更多的了解。
交流過程中,教師要耐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給予肯定,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比如,學習《海上日出》這篇文章時,學生能夠理解全文意思,但對文中有些詞匯的運用不到位,對文中的思想情感不能很好地理解。那么,在授課前,教師可以請學生們輪流講講自己都去哪些地方旅游過,那里有什么景點或特點,觀察學生在講述中使用的詞匯是否準確,是否能夠運用教材中要學習的詞匯。這樣在接下來的授課中,教師就能知道學生在課堂學習上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答疑,使教學內容更加科學合理,也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掌握得更加牢固,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引導人的角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學習特點和思維特點進行教學。這會使學生的學習意識得到增強,能夠主動與教師合作,高效地進行相關練習,并在師生互動中提升其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教師可以適度擴展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基本知識的學習。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和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變得容易,而分級教學則可以實現因材施教。比如,在學習《蝴蝶的家》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放映相關的影像資料,讓學生身臨其境地看到各種蝴蝶,以此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對大自然的熱愛。在講到“斑斕”“震撼”等詞匯時,教師可以借助具體的圖片、錄像,進行有效擴展,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并讓學生把詞匯和具體的圖片、錄像結合起來理解,融情于景,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得到提升。
強化語言輸入和文字輸出能力培養
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培養,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作文教學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有五大要素: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綜合學習,寫作是其中核心和關鍵的部分。
寫作是一個人認識世界和剖析自己的過程,是表達自己內心感受的一種方式。想把寫作搞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在學習、生活中不斷積累。
小學生的人生閱歷和人生經驗還非常有限,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也較差,所以在寫作文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醒學生注意積累,不斷重復,最后形成自己對事物的認識。比如,在學習《白樺》這一課時,教師對文中描寫景物的部分進行鑒賞分析,然后可以讓學生對這一部分進行仿寫。在仿寫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品加以修飾,從而提升其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語言運用是十分關鍵的環節。它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促進個人全面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教師要充分發揮語言文字的功能,通過多種途徑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確保語文教學系統的完整性和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托,想方設法讓學生擴大知識面,加大語言輸入,提升學生的語感和表現力,在實踐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同時,要鼓勵學生在持續閱讀的基礎上,用文字輸出個人對事物的觀點、看法,多寫多練,以刺激他們的個性表現,發展自己的語言風格。
(作者單位:山東省招遠市實驗小學)
【編輯:楊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