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數字化浪潮正席卷各個行業,文旅產業亦不例外,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面臨諸多挑戰。數字技術正以空前的速度與深度向各產業領域滲透,數字化催生出了新業態、新模式和新體驗,成為文旅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新質生產力是衡量一個產業發展水平和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在文旅產業中,新質生產力表現為借助數字技術進行產業創新,具備改善游客體驗、推動文化傳承、發展區域經濟等多種能力。
新質生產力的理論解構
新質生產力不是傳統生產力的簡單延續,它是時代發展中出現的全新理念,和數字時代的蓬勃發展密切相關。傳統生產力看重的是生產要素的單純投入和產出效率的提升,新質生產力卻打破了這種局限,更關注生產要素質量的飛躍、技術創新的深度驅動以及生產方式的系統性轉變。
文旅產業背景下的新質生產力具有獨特和豐富的含義,它以數字技術為核心動力,融合文化、旅游、科技等多個領域的資源,是對產業進行全方位創新與發展的能力集合。這一內涵體現在多個方面,既包括文旅產品的創新迭代,從傳統觀光向沉浸式和個性化體驗產品轉變;也包括服務模式的優化升級,比如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實現精準服務與智慧管理;還關系到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模式,促進文旅與教育、體育、農業的深度融合。
文旅產業里的新質生產力特點很突出,創新性體現在數字技術不斷催生出新的業態和模式;融合性打破了產業邊界,拓展了發展空間;智能化提高了行業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體驗性則能滿足游客對多樣性和個性化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些特點為文旅產業在數字化時代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也成為評估產業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關鍵指標。
數字技術對文旅產業的多維影響
游客體驗與消費模式的轉變
在游客體驗方面,個性化需求之所以能得到滿足,是因為數字技術幫助文旅企業準確掌握游客喜好,大到旅游線路的策劃,小至景區特色項目的推薦,均可根據游客的歷史行為數據和實時反饋進行定制,讓每個人的旅行都不一樣。
沉浸式體驗成新寵,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打破真實和虛擬的界限,游客可以“穿越”到歷史場景中,與里面的文化元素近距離互動,或者置身于奇幻虛擬世界中,體驗別樣刺激。這種深度參與的感覺,極大增強了旅行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從游客的消費模式來看,便捷性顯著增強。線上線下預訂、移動支付成主流,游客動動手指即可完成行程安排和費用支付,再也不用擔心排隊買票、沒帶零錢之類的麻煩事。與此同時,消費者的選擇也更加多元化,這是因為數字技術催生了文旅直播帶貨和數字文創產品等新業態。直播時,主持人可以帶著游客“云游”景點,當場介紹和售賣特色產品;數字文創就是把文化符號變成能收藏、能交易的數字資產,滿足游客對文化消費的新需求。
產業創新與模式的轉變
在科技賦能與市場需求升級的雙重推動下,文旅產業創新與模式轉變呈現出多維突破態勢。在產品供給上,加速將傳統觀光項目升級為深度體驗,景區推出人工智能導覽系統,能考慮游客興趣偏好,為游客提供個性化解讀,并實時調整游覽路線;文化場館利用3D打印、數字復原技術,讓文物“活”起來,游客可近距離觀察文物細節,甚至參與虛擬修復互動。
產業融合向縱深發展,文旅與科技、康養、商業跨界聯動。游客身著智能設備參與實景解謎,感受科技與文化的碰撞,在探索過程中實現科技文旅項目;康養旅游把中醫理療和森林療愈結合起來,打造特色康養基地,滿足游客對健康生活的追求;文旅商業綜合體融合購物、餐飲、娛樂等多種業態,通過場景化設計營造沉浸式消費環境。
在運營模式上,數字化管理成了提高效率的重點。景區利用物聯網技術進行客流監測、設施智能調控和游客動線優化等;利用在線平臺構建“預約—買票—入園—評價”完整的服務平臺,并利用用戶的評價數據來驅動產品的迭代過程。
區域經濟發展與文化傳承
從經濟方面看,文旅產業是區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特色文旅項目的建設,吸引了大批游客的流入,拉動了住宿、餐飲、交通及其他相關行業的協同發展,為居民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并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偏遠地區利用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發展鄉村旅游,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從而實現經濟振興。
在文化傳承方面,新開發的文旅項目成了傳統文化的鮮活載體。創建文化主題景區、舉辦民俗節慶活動,能讓古老文化變得鮮活可感,走近大家的視線,喚起民眾對于本土文化的認同和自豪感。與此同時,經濟的發展也為文化的傳承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有了經費,就能保護文化遺產、建設文化設施,還能吸引專業人才來為文化事業奮斗,推進文化創新發展。這樣一來,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就形成了良性互動的好局面。
提升文旅產業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路徑
深化文旅與數字技術的融合
深化文旅和數字技術融合正在全方位重構文旅產業生態。從產品的創新來看,數字技術給文旅資源帶來了新的生機,通過三維建模和虛擬現實可以實現對歷史遺跡和文物古跡的數字化復原,游客戴上設備便能穿越時空,沉浸式感受往昔風貌,讓“沉睡”的文化資源“活”起來;借助增強現實技術將虛擬元素疊加到現實場景之中,給游客營造出一種奇幻新奇的參觀體驗,增加參觀趣味性。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在優化服務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通過對游客的消費行為和參觀路徑的數據分析,景區可以精確地了解游客的各種需求,并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如餐飲、住宿和特色活動等,以滿足他們的多種喜好;智能客服系統隨時解答游客疑問,提升服務響應速度及服務質量。
就營銷推廣而言,數字技術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社交媒體、短視頻平臺成為文旅宣傳新陣地,用精美的圖片、鮮活的視頻展示目的地魅力,吸引潛在游客;直播帶貨讓文旅產品接觸到了更多人群,提供線上線下訂房和售房的站式服務。
構建數字文旅生態系統
高速率、穩定性強的網絡通信,就像數字文旅的“神經脈絡”,能確保系統內信息實時、精準傳輸,讓游客無論身處景區何處,均能暢享無障礙數字服務。還有一個被稱為“智慧大腦”的高效云計算平臺,可以儲存海量文化和旅游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快速處理與分析,從而為景區管理與游客服務提供科學決策支持。
在應用層面,將多元數字技術深度嵌入文旅各環節。智能導覽系統借助定位與語音識別技術,為游客提供個性化講解,還能根據游客停留的時間和感興趣的地方,隨時調整路線。另外,運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為旅游者營造身臨其境的體驗環境,讓旅游者穿梭在歷史長河之中,邂逅種種精彩,極大地提升旅游的魅力。
從產業協同來看,數字文旅生態系統打破了行業壁壘,促進文旅與科技、交通、餐飲等產業融合。景區分享在線旅游平臺、交通運營商等信息,一站式預訂購票;周邊餐飲商家根據游客消費數據制定特色套餐,提升服務精準度。同時,完善的監管機制保障系統健康運行,對文旅市場秩序、數據安全等進行實時監督,為游客營造安全、有序的旅游環境,推動數字文旅產業可持續發展。
強化文旅數字生態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需持續加大投入,搭建集成互聯的通信網絡,確保景區和文化場館5G信號全覆蓋,為數字文旅的應用打牢基礎;構建安全可靠的云計算與大數據中心,實現文旅數據的高效存儲、處理與分析,挖掘數據背后潛藏的游客需求與市場趨勢。
把技術創新與融合作為強化生態建設的核心驅動力。積極引入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使人工智能成為文旅服務的“貼心助手”,為游客提供智能問答、個性化推薦等服務;為確保文旅產業中數字資產(如數字門票和數字文創產品等)的安全性與可靠性,采用區塊鏈技術,防止這些資產被偽造或侵犯版權。
產業協同發展也不可或缺,推動文旅企業與科技企業深度合作,共同開展數字文旅產品與服務研發;加強文旅與運、食、住數據共享與業務聯動,打造一站式旅游服務體系。同時,完善政策保障與監管體系,出臺鼓勵數字文旅創新的政策措施,規范市場秩序,保障旅游者合法權益。多維度著力營造良好的數字文旅環境,讓文旅數字生態枝繁葉茂,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便捷和優質的文旅體驗。
文旅產業和數字技術深度融合已成為不可逆的時代發展趨勢,加強文旅數字生態建設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數字技術的全方位滲透給文旅產業帶來了新的生機,催生了許多新的業態和模式,顯著提升了旅游者的體驗感和滿意度,同時為區域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承打開了新途徑。但目前,文旅數字生態建設還面臨著技術應用參差不齊、數據安全存在隱患、產業協同有待強化等方面的挑戰。今后需要不斷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健全數據安全保障體系,構筑數字安全防線;加深行業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打造協同發展格局。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優化文旅數字生態,推動文旅產業在數字時代實現高質量發展。讓文化因數字技術更具魅力,讓旅游因數字技術更具活力,為人們帶來更美好的文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