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加劇,銀發經濟已成為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山東省老齡人口占比高,擁有良好政策基礎、產業基礎與市場需求潛力,發展銀發經濟正合時宜。我們結合山東省人口結構與產業資源稟賦,深入分析銀發經濟發展潛力,探討其在康養服務、老年消費、智慧養老等領域的產業布局路徑,旨在為構建區域老齡產業體系、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提供理論支撐與實踐參考。
山東省銀發經濟發展潛力
人口結構與老齡化趨勢
我國已步入老齡化階段,銀發經濟作為與老年人相關的經濟活動總和,正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山東省具備發展銀發經濟的良好基礎,老齡人口規模龐大,政策支持有力,服務體系逐步完善,為產業發展提供充足條件與廣闊市場空間。區域內健康產業基礎雄厚,養老服務體系初具規模,厘清銀發經濟內在潛力與合理布局路徑,成為山東推動區域經濟結構轉型的重要課題。
山東省老齡化程度居全國前列。2023年底官方數據顯示,全省60歲以上人口約2391萬人,占常住人口23.62%,位列全國各省之首,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預計至2035年,該比例將達到30%,呈現加速增長趨勢。與此同時,其城鄉差異顯著:城市社區老齡化集中,養老服務相對完善;農村因青壯年外流形成“空巢化”,基礎服務設施薄弱,能力亟須提升。此外,80歲及以上人群比例持續上升,對醫療護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提出更高質量的細分需求。山東印發《山東省消費品以舊換新居家適老化改造補貼實施方案》,相較其他政策更兼顧老年群體特點,使老年群體消費更安心、暖心、開心。這一政策為銀發經濟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潛在增長空間。
區域資源與政策支持條件
山東省銀發經濟發展的區域資源優勢明顯,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與完善的服務體系支撐。截至2024年末,全省共有醫療衛生機構約9.0萬所,三級醫院覆蓋廣泛,基層醫療網點布局合理,為醫養融合提供良好支撐條件。同時,省內的濰坊、青島等地聚集了眾多康復器械、適老化產品制造企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服務層面,濟南、威海等地已建成多個醫養結合試點區,推動醫療、養老、康復一體化發展。政策層面,《山東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四五”規劃》等文件相繼出臺,明確構建多元化、專業化、高品質養老服務體系,強化銀發經濟與數字經濟、健康制造、文化旅游等領域融合,提供系統性政策支撐與長遠發展預期。
市場需求與消費能力的變化
山東省“銀發群體”消費結構正由傳統“基本養老”向“品質生活”加速轉變,呈現多元化、個性化趨勢??叼B旅游、功能性食品、適老健身、文化休閑等領域需求持續增長,在濱海等康養資源富集區域表現尤為突出。
適老化住宅改造、智能穿戴設備、遠程問診平臺等科技類產品快速滲透老年市場,催生涵蓋醫療、家居、安全等場景的新型消費模式。老年教育、興趣培訓、社交娛樂等“精神型消費”熱度上升,反映代際觀念轉變與生活方式重構趨勢。受家庭結構變遷影響,獨居老人和“候鳥式”養老需求增多,推動社區照護、上門服務等替代型消費加速落地。這些需求變化為銀發經濟注入持續市場活力,也對產業供給能力和服務模式提出更高要求。
山東省銀發經濟產業布局路徑
康養服務體系一體化發展布局
山東省正加快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醫養康護”融合型服務體系,推動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康復中心實現功能整合與資源共享,發展以醫養聯合體、家庭醫生簽約、居家護理上門為核心的多樣化服務模式。同時,聚焦老年人健康狀況差異,支持建設自理、半失能、失能失智等不同護理等級的多層次養老機構,形成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服務網絡。
空間布局上,山東依托豐富生態資源,積極培育康養產業集聚區:威海依托海濱資源打造濱??叼B示范區,泰安圍繞山區資源發展中醫藥康養項目,日照將文旅康養融合發展作為高質量發展重要發力點,打造“康養之城”金名片;濱州以康養示范城市建設為引領,全面激活“銀發經濟”,力爭成為康養產業新高地;濟南周邊則布局高端醫養結合社區。這些布局既滿足不同群體差異化需求,也助力構建集醫療、康復、養生、旅游為一體的產業協同發展格局。
優化銀發消費與智慧養老產業布局
山東省推動銀發消費與智慧養老產業發展,正著力推進“銀發科技”與數字技術深度融合,鼓勵本地企業研發智能穿戴設備、生命體征監測儀、智慧床墊、遠程照護系統等適老智能硬件,構建功能完善的“適老科技產業鏈”。圍繞老年人多樣化需求,山東省積極培育線上問診平臺、社區O2O養老服務、老年興趣教育等新型消費業態,拓展“服務+場景+數據”融合模式,使老年人醫療、生活、精神需求得到更全面響應。空間布局上,依托濰坊、青島等制造業強市,推動形成涵蓋適老家具、健康食品、功能性日用品與老年藥品的區域供應鏈體系,實現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一體化,助力智慧養老產品高效供給。這種布局既契合老齡化社會的需求,也為新型養老消費生態構建奠定了基礎。
構建完善的銀發經濟產業布局與新型消費業態后,如何進一步推動山東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當下需深入思考與探索的重要課題。推動這項工作,需從機制完善與政策協同兩個層面著手系統推進。山東省可建立統一的銀發經濟統計口徑和分類標準,明確產業邊界與功能模塊,構建覆蓋市場規模、投資結構、效益評估等內容的指標體系,為政策制定和資源配置提供數據支撐;強化產學研聯動機制,依托山東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等科研力量,推進老齡科技攻關與適老產品轉化,提升技術賦能能力。同時,還要構建多元化投融資體系,鼓勵設立銀發產業發展基金,支持社會資本通過PPP、產業基金等方式進入養老服務、適老制造等關鍵領域。人才保障方面,加強職業教育與繼續培訓,則是要構建涵蓋養老護理、康復治療、智慧運維等方向的培訓體系,緩解行業“結構性短缺”問題,夯實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支撐。
山東省發展銀發經濟具有顯著資源稟賦與人口優勢。通過科學評估發展潛力,優化產業布局,整合醫養、科技、制造與服務多元要素,可形成可持續、協同化、高質量的發展體系。未來,應強化政策協同與機制創新,注重區域聯動,推動銀發經濟成為區域經濟升級引擎與民生保障戰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