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運動產業競爭加劇,消費需求分化,多品牌戰略已成頭部企業突破增長瓶頸、打造差異化競爭力的核心路徑。安踏集團依托“收購 "自主孵化”雙輪驅動,構建覆蓋大眾、時尚、專業及高端市場的品牌矩陣。不過,規模擴大后,品牌定位模糊、技術壁壘薄弱、國際化運營低效、數字化協同不足等問題可能會逐漸凸顯。我們圍繞安踏集團多品牌發展戰略展開分析,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以期為行業提供可借鑒的轉型方向。
可隆等品牌則各自在高端專業運動、戶外運動細分市場深耕細作。憑借精準的品牌定位,安踏對多數消費層級及運動場景實現覆蓋,品牌整體競爭力得到有效提升,在運動市場中站穩了腳跟。
研發創新情況。安踏集團對研發創新極為重視,不斷加大投入,逐步健全研發體系。集團擁有多個國家級科研平臺,配備專業研發團隊,還和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深度合作,在運動科技領域取得豐碩成果,像閃能科技、氫科技等,為產品提供出色性能保障。針對不同運動項目與消費者需求,集團研發針對性專業裝備,提升運動效果;同時聚焦材料創新與工藝優化,提升產品舒適度和耐用性。依托持續研發創新,安踏不斷推出高品質、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引領行業技術革新潮流。
安踏集團發展現狀
品牌定位情況。安踏集團瞄準多層次消費市場,構建起多元品牌矩陣。主品牌安踏以大眾專業運動市場為核心,依托高性價比產品吸納大批消費者,涵蓋跑步、籃球等主流運動領域;旗下斐樂(FILA)專注時尚運動范疇,把運動與潮流元素結合,滿足追求個性和品質的消費者需求;迪桑特、
國際化布局發展情況。安踏集團積極推進國際化布局,拓展全球市場。集團通過收購國際知名品牌,比如亞瑪芬體育旗下的始祖鳥、薩洛蒙等,快速獲取國際品牌資源、技術專利與銷售渠道。在海外市場,安踏將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當作突破口,逐步搭建銷售網絡,提高品牌認知度;同時主動參與國際體育賽事贊助,借助賽事影響力提升品牌國際形象。此外,集團還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與生產基地,實現全球資源的高效整合,推動研發、生產與銷售的全球化協同,為國際化戰略的推進打下堅實基礎。
數字化轉型情況。安踏集團緊跟數字化時代趨勢,全力推進數字化轉型。在零售環節,集團依靠大數據分析消費者行為與偏好,實現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推薦,讓消費者購物體驗得到提升;同時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供應鏈管理,做到智能補貨與庫存預警,提高運營效率。在產品生產環節,集團引入智能生產設備與技術,推動生產流程自動化、智能化,既提升產品質量,也加快生產速度。另外,安踏主動拓展線上銷售渠道,著力打造電商平臺,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銷售模式。數字化轉型幫助安踏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進一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安踏集團多品牌發展戰略的優化策略
重塑品牌定位與優化品牌結構
面對主品牌高端化遇阻、子品牌增長乏力的困境,安踏需錨定主品牌“專業運動”的核心定位,剝離時尚化標簽,圍繞籃球、跑步等細分領域打造旗艦產品,并使其具有科技特性,以便支撐高端形象。
集團要結合市場變化與消費者需求升級,重新明確各品牌定位,精準瞄準目標客群。主品牌聚焦專業運動領域,強化“科技賦能運動表現”核心價值的影響力,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深耕跑步、籃球等細分賽道,為專業運動員與運動愛好者提供高性能裝備。
FILA品牌保持高端時尚運動定位,通過聯名設計、明星代言等方式,深度綁定潮流文化,搶占中高端時尚運動市場份額。迪桑特品牌立足高端專業滑雪、訓練等領域,憑借出色產品性能與獨特品牌格調,吸引高凈值運動人群。
強化研發創新與構建技術壁壘
安踏集團應將研發創新作為多品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加大研發資源投入,設立專項研發資金,擴大研發團隊規模,引進材料科學、人體工程學等領域的高端技術人才,為技術創新提供智力支撐。
集團可與國內外一流科研機構、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依托外部科研團隊攻克運動鞋服材料、功能性設計等關鍵技術難題。針對主品牌在專業運動領域的需求,聯合科研團隊研發更輕便、透氣且支撐性強的新型面料,提升產品運動表現,補齊核心技術短板。
安踏可將研發投入占比提升至營收的
"以上,搭建全球研發中心,整合中、美、日、韓的研發團隊,聚焦中底緩震、輕量化面料等關鍵技術攻關。與此同時,還要深化與清華大學、東華大學等高校的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制定3—5年技術發展路線圖,推動產學研成果從實驗室到量產的閉環轉化。依托專利布局構建技術壁壘,安踏能夠逐步降低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實現從“代工貼牌”到“科技驅動”的轉變。
加速國際化布局與提升本土運營能力
安踏應制定“區域聚焦
"品牌分層”的國際化戰略:在東南亞市場,依托主品牌性價比優勢搶占份額;在歐美市場,借助始祖鳥、薩洛蒙等高端品牌切入專業群體。同時組建本地化設計、營銷團隊,在北美設立運動科學實驗室,研發貼合當地人體工學的產品。針對收購品牌,安踏采用“去中心化”的運營方式,保留原有管理團隊與文化內涵,僅通過供應鏈整合、渠道共享實現協同,避免“一刀切”式整合導致品牌價值縮水。
深化數字化轉型與提升全鏈路效率
安踏需以數據中臺為核心推動全鏈路數字化。前端依托APP點擊、門店試穿等用戶行為數據,構建精準用戶畫像,實現“千人千樣”的精準營銷;中端打通供應鏈各環節數據流,運用AI預測需求波動,將庫存周轉率提升至4次/年的行業領先水準;后端借助“
"工業互聯網”技術升級柔性工廠,支持小批量、多批次生產,使新品上市周期縮短至30天以內。同時搭建數字化會員體系,通過積分互通、跨品牌權益提升用戶粘性,推動數字化從“成本中心”向“增長引擎”轉化。
安踏集團在推進戰略落地的過程中,需運用“精準分層”手段重塑品牌結構,明確主品牌專業運動定位,提升子品牌差異化競爭力。集團可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深化產學研協同,突破中底緩震、面料科技等核心技術,構建專屬技術壁壘。在國際化層面,推行“區域聚焦
"本土化深耕”舉措,提高收購品牌與集團資源的協同效率。同時依托數據中臺,重塑“需求預測—柔性生產—全渠道融合”的全鏈路效率。安踏需平衡規模擴張與質量提升,將技術、品牌及數字化能力轉化為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方能在全球運動市場實現從“追趕者”到“引領者”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