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 亮" 副主任醫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肘關節損傷的診斷與治療,異位骨化的發病機制及治療。臨床工作主要方向為骨科創傷的診療,包括四肢、骨盆髖臼及老年骨質疏松骨折,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骨缺損、骨感染,多發傷救治等。
“痛痛痛,貼貼貼,早貼早輕松!”對這句廣告詞是不是印象深刻?生活中我們難免遇到跌打損傷、肌肉酸痛、關節疼痛等問題,這時許多人會選擇貼敷膏藥緩解疼痛。貼膏藥作為常見的、簡便的治療手段,有時能起一定作用,有時卻越貼越痛……這可能是因為你沒有“貼對”。

貼膏藥看似簡單,其中蘊含不少學問,若使用不當,不僅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還可能將真正的病情掩蓋或引發皮膚過敏等不良反應。貼對膏藥,需要謹記“三步”。
1.對癥選膏藥
每種膏藥都有其獨特的藥理作用,不可“通用”。在貼藥膏前,最好先咨詢醫生或藥師,根據病情對癥下藥。
(1)關節疼痛(風濕痛)、僵直,肌肉麻木,骨折、傷筋(扭傷、挫傷)等:選用有祛風除濕、行氣活血、通經止痛作用的膏藥。如太乙山黑膏、萬應膏、消炎止痛膏、活血膏、接骨膏等。
(2)熱毒郁結引起的癰疽,硬結不消、紅腫疼痛等:可選具有消腫止痛、去腐生肌等作用的膏藥。如太乙膏、拔毒膏、獨角蓮膏、陽和解凝膏、黃連膏等。
(3)感染風寒引起的腰痛、關節痛等:選用散寒祛風、舒筋通絡、活血止痛的膏藥。如狗皮膏、追風膏等。
2.找準位置貼膏藥
我們經常采取的膏藥貼法是先找到最疼痛的點,然后將膏藥貼到疼痛處。然而,這種貼法通常效果欠佳。臨床研究表明,膏藥貼敷位置與疼痛點重合率不足30%。科學的貼法是根據病癥特點,將膏藥貼于血管聚集或炎癥部位,藥物作用緩解炎癥反應,從而緩解疼痛。

(1)頸部疼痛:頸部疼痛多與頸部勞損、枕神經痛、落枕、頸椎病等相關,貼膏藥時可將膏藥剪開,貼于脖子后方的左右兩側,這樣能讓膏藥通過血液循環精準傳遞到頸后。

(2)肩部疼痛:肩部疼痛多與肩部外傷、肩部肌肉勞損、肩周炎、頸椎病等相關,貼膏藥時應將膏藥貼在左右兩側肩部的中間,能更好地發揮藥效。
(3)腕關節痛:手腕疼痛多與手腕扭傷、腱鞘炎、腕關節勞損、腕管綜合征等相關,貼膏藥時應將膏藥貼在手腕內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

(4)肘關節疼痛:胳膊肘疼痛多與骨關節炎、腱鞘炎等相關,貼膏藥時應將膏藥貼在肘窩上方,可明顯改善癥狀。

(5)腰骶部疼痛:腰部疼痛多與腰椎間盤突出癥、腰肌勞損、腰椎骨質增生、扭傷等相關,貼膏藥時應將膏藥貼在腰后的左右兩側,能精準作用于病灶。

(6)膝關節疼痛:膝蓋疼痛多與半月板損傷、關節退行性病變、滑膜炎、風濕性關節炎等相關,貼膏藥時應將膏藥貼在膝蓋后方凹陷的下方,效果更好。

(7)踝關節痛:腳踝疼痛多與扭傷、滑膜炎、跟腱炎、骨關節炎、腱鞘炎等相關,貼膏藥時應將膏藥以內踝為基準向上和向下貼,作用范圍更廣。

3.貼膏藥方法要正確
(1)怎么貼:先用溫水將貼敷部位的皮膚洗凈擦干,去除皮膚表面的污垢、油脂和汗液,增強膏藥的黏性,促進藥物的滲透和吸收。若貼敷處有較多汗毛,可先用剃刀刮掉汗毛后再貼膏藥。在關節處貼膏藥時,關節保持彎曲狀態再貼,在腰處貼膏藥時應弓著腰貼,這樣身體活動時膏藥才不會呈緊繃狀態。
(2)貼多久:每天貼膏藥持續8—12小時,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具體時間可咨詢醫生或嚴格按照膏藥說明書使用。更換藥膏應間隔4—6小時,給皮膚一定的恢復時間。
(3)怎么揭:先用熱毛巾熱敷貼膏藥的部位,再一邊揭膏藥一邊涂爽身粉、嬰兒油、橄欖油等,可減輕揭膏藥時的疼痛感。如果貼膏藥前沒有刮除局部皮膚的汗毛,應順著汗毛方向揭膏藥。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熱敷患處時,一定要注意溫度,避免燙傷。
貼膏藥雖然方便、起效快,但并非人人適用,貼膏藥前應注意以下7點,謹慎使用。
(1)凡含有麝香、乳香、紅花、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藥,孕婦禁用。喘病患者在貼膏藥前,應看清成分,小心薄荷腦等成分刺激喉嚨。止痛貼膏的止痛效果可能掩蓋病情,不推薦兒童使用,一些止痛貼膏所含的藥物成分也不宜用于兒童。
(2)扭傷后不應立即貼膏藥,很多膏藥含有活血成分,會使局部血液循環加速,滲出大量液體,此時貼膏藥反而會使腫脹更嚴重,加重局部疼痛感,應在發生急性扭傷24小時后再貼膏藥。
(3)跌倒、碰撞后的關節疼痛可能是骨折引起的,應排除骨折后再貼膏藥,避免延誤病情。
(4)貼膏藥后要注意觀察皮膚反應,如果出現紅腫、瘙癢、水皰等過敏癥狀,應立即揭去膏藥,并清洗局部皮膚。皮膚上出現的水皰盡量不要弄破,應讓其慢慢自愈。若癥狀嚴重或持續加重,應立即去醫院皮膚科就診。
(5)皮膚表面有破損、潰爛時,不可將膏藥直接貼于破損處,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
(6)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尤其是貼敷部位,這樣有助于緩解疼痛,增強膏藥的治療效果。
(7)貼膏藥期間注意休息,活動量不宜過大,不要使用電熱毯、熱水袋等,還應停止理療按摩、針灸、牽引等治療。
要想發揮膏藥的最大功效,選擇使用膏藥前一定要明確病痛原因,當發現身體莫名出現疼痛時不能大意,盲目貼膏藥會延誤診治時機,應及時到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
(編輯" " 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