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歷時5年籌備、位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下花園區的“京張鐵路記憶館”一期工程正式對公眾開放。2025年,正值京張鐵路肇建120周年、京張高鐵建成6周年及“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誕辰16 4周年,在此背景下,這座展館的亮相可謂意義深遠。
下花園坐擁享有“ 塞外小泰山”之美譽的雞鳴山,毗鄰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驛站“雞鳴驛”,既是一座歷史文化厚重的城市,也是京張鐵路重要的途經站。當年詹天佑之所以將中國人自主設計修建第一條鐵路的目標聚焦于京張線,除了實業求國的宏愿和民族氣節的歷史使命擔當,還因為下花園地區發現豐富的煤炭資源,能為過往機車提供燃料。
如果說,116年前詹天佑建成京張鐵路是受制于當時的施工技術和工程難度,不得以而為之修建了“人”字線,那么,33‰的陡峭鐵路線與京張高鐵百年后的交匯,則繪就了天地合德新老京張線“ 大”字新圖騰。下花園作為京張高鐵與崇禮鐵路的交匯點,歷史性地再次成就了國內高鐵線路15公里30‰最長大坡道的新紀錄。
懷揣著對家鄉未來發展的美好憧憬,深植對新老京張鐵路的濃厚情結,從2019年京張高鐵開通以來,收藏家楊洪春就在下花園“ 京張鐵路記憶館”小型展室的基礎上,多方奔走、積極呼吁,精心收集整理新老京張線歷史遺存、實物資料。在區委、區政府大力支持下,經中國收藏家協會鐵路文化專業委員會專業策劃設計和劉振起等一眾鐵路收藏家的鼎力協助,對原展室進行了全面改造提升,展出500余張珍貴歷史和現代圖片以及2000余件京張鐵路老物件,展陳面積擴大10余倍,達到600平方米,較為詳細地展示了京張鐵路在不同歷史時期的建設歷程、工程成就和科技進步。


據了解,正式開館的“ 京張鐵路記憶館”以“ 百年京張,中國飛躍”為主題,分設“京張鐵路”和“京張高鐵”兩個展覽主單元。布展通過內容設置和功能劃分,實現一館多能的服務。特別設置的“科技體驗室”以“穿越百年京張、觸摸科技未來”為主題,3D打印復原蒸汽機車,學生可以親手組裝機車零件,在互動實踐中感受鐵路匠心,啟迪創新思維,領航科技夢想。
據中國收藏家協會鐵路文化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趙向紅介紹,“京張鐵路記憶館”是按照國家文博規范做出專項提升后建立的文史類收藏館。作為多年從事鐵路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的專業人士,她對京張鐵路情有獨鐘。在她看來,如今京張高鐵已成為新時代中國鐵路技術飛速發展的縮影,不僅繼承了前輩們的智慧與勇氣,更以其高科技、智能化的特點為推動京津冀乃至更廣泛區域的城市群協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氨Wo好‘京張文脈’、講好‘京張故事’、詮釋‘京張精神’,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與使命,也是留給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