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第5期《中國收藏》雜志中,我們從黃浦江東西兩岸以及公共花園視角欣賞了黃浦江蘇州河交匯處的昔日風光,本期繼續調轉鏡頭,通過這些老明信片回味上海母親河的風采。
外白渡橋位于江河交匯處的蘇州河口,系江河交匯處的核心景觀,在外白渡橋的東側人行道由西向東望去便是江河交匯處。
圖1、圖2 拍攝位置均在外白渡橋東側人行道,拍攝角度均由西南向東北,均可見蘇州河匯入黃浦江處。圖1為端午節在江河交匯處劃龍舟,圖中可見德國和美國領事館,未見俄羅斯領事館,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20世紀10年代前期。該片片名為Shanghai Chinese Dragon-boat, 5th of May(五月五上海中國龍舟),珂羅版,格式面地址欄與信息欄相等。圖2 拍攝位置和拍攝角度與圖1相近,圖中除可見德國和美國領事館外,最左側已見俄羅斯領事館,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20世紀20年代。該片片名為CONSULATE BUILINGSHANGHAI(上海領事館建筑),編號198,銀鹽照片,格式面地址欄與信息欄相等。出版商為Burr Photo Co.(美利豐洋行),系1913年前開辦于上海百老匯路的美商照相材料行,后成日商行號。
圖3 拍攝位置在外白渡橋東側人行道,拍攝角度由由西北向東南,可見蘇州河匯入黃浦江處和公共花園蘇州河一側的堤岸。該圖中堤岸邊尚未種植樹木,由此推斷拍攝時間20世紀初。該片片名為EXTEN SION OFTHE PUBLIC GARDENSHANGHAI(上海公共花園擴建),編號96,珂羅版,格式面地址欄大于信息欄。其出版商為Aka sawa amp; Co.(赤澤美術公司),系日本橫濱的一家攝影和明信片出版公司。






在江河交匯處的黃浦江江面,往不同方向望去可看見黃浦江及兩岸、蘇州河及兩岸不同的景物。
圖4至圖6拍攝位置均在江河交匯處的黃浦江江面,拍攝角度均由東北向西南,均可見黃浦江和蘇州河的部分堤岸,主要的景物為黃浦江和外灘。圖4外灘建筑群中左側最高的建筑即為第二代江海北關,但未見德國總會和匯中飯店,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19世紀9 0年代。該片見有大蛋白照片的原圖。該片片名為Shanghai. View ofthe Public Garden and Bund(上海公共花園和外灘景觀),珂羅版,格式面不分欄,出版商為Max Wolff(華豐洋行)。
圖5拍攝位置和拍攝角度與圖4相近,外灘建筑群中除可見左側的第二代江海北關外,中間已見德國總會和匯中飯店,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2 0世紀初。該片片名為The Public Garden and Bund, Shanghai.(上海公共花園和外灘),編號2 6,珂羅版,格式面地址欄大于信息欄,出版商為蜻蜓屋。




圖6的外灘建筑群中已見匯豐銀行大樓和第三代江海北關,最高建筑是1926年至1929年建成的沙遜大廈,沙遜大廈右側未見1936年開工的中國銀行大廈,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20世紀30年代初期。該片片名為THE BUND FROM WHANGPOO RIVERSHANGHAI(從黃浦江看上海外灘),銀鹽照片,格式面地址欄小于信息欄。

圖7、圖8 拍攝位置均在江河交匯處靠近黃浦路的江面,拍攝角度均由東北向西南,均可見外白渡橋和黃浦路建筑。圖7右側兩棟建筑為德國領事館和美國領事館,遠處蘇州河南岸未見較高的建筑,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20世紀10年代。該片片名為SHANGHAI. The Garden Bridgeand German Consulate(上?;▓@橋和德國領事館),編號4,珂羅版,格式面地址欄大于信息欄,出版商為Nippondo(日本堂)。圖8拍攝位置較圖7距離外白渡橋更近,圖中最高的建筑為百老匯大廈,遠處蘇州河南岸已見多幢較高的建筑,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20世紀30年代。該片片名為Garden Bridge S’hai(上?;▓@橋),銀鹽照片,地址欄與信息欄相等。
圖9、圖10拍攝位置均在靠近公共花園堤岸的黃浦江江面,拍攝角度由南向北。圖9左側即為公共花園黃浦江一側的堤岸,遠處為黃浦路和揚子江碼頭的建筑,其中日本領事館為重建之前的建筑,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20世紀初。該片片名為Hngkew Wharf From Public Garden in" "Shanghai(從上海公共花園望虹口港),其中“Hngkew”拼寫有誤,應為“Hong kew”,編號7,珂羅版,格式面不分欄,出版商為Japan" Yokohama Kanamaru(金丸公司)。圖10拍攝位置較圖9離堤岸稍遠一些,拍攝角度更偏西,圖中可見公共花園的堤岸已修建牢固的護欄,建有水文觀測亭,遠處的建筑為黃浦路上的德國領事館,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20世紀20年代。該片片名為A RIVER VIEW-SHANGHAI(上海河景),銀鹽照片,格式面地址欄與信息欄相等。
圖11拍攝位置在江河交匯處黃浦江江面,拍攝角度由南向北。圖中下方為黃浦江上的擺渡船,遠處為黃浦路和揚子江碼頭的建筑,圖中未見俄羅斯領事館,但見有已重建的日本領事館,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20世紀10年代初。該片片名為Shanghai Ferry(上海渡船),編號22,珂羅版,格式面地址欄大于信息欄。出版商為Rembrandt Photo Co.(美新洋行),系開設于上海北蘇州路的美商照相館,經營照相業務,兼營期刊雜志等。
揚子江碼頭位于江河交匯處的黃浦江西岸,從蘇州河口至虹口港段,與黃浦路東段平行。在揚子江碼頭江岸邊往西南方向可望見江河交匯處。
圖12拍攝位置在揚子江碼頭最西端的浮動碼頭外側,拍攝角度由東北向西南,圖中可見蘇州河與黃浦江的夾角口,還可見對岸的公共花園及外灘北段建筑,公共花園的堤岸尚未修筑整齊,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19世紀90年代。該片片名為Shanghai Sampans and Lighters(上海舢板和燈),珂羅版,格式面地址欄與信息欄相等。出版商為Kuhn amp; Komor(康茂洋行),系1867年始于日本橫濱的匈牙利洋行,在上海、香港等地建有機構,經營美術品及古玩珍品,兼營出口貿易。



圖13拍攝位置在揚子江碼頭的棧橋,較圖12更往北,拍攝角度由東北向西南。圖中近景為碼頭及停靠的舢板,遠景為外灘建筑群,右上方為公共花園一角,圖中可見第二代江海北關,未見德國總會和匯中飯店,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2 0 世紀初。該片片名為Harbour of Hongkew in Shanghai(上海虹口港),編號49,珂羅版,格式面不分欄,出版商為Japan Yokohama Kanamaru。
圖14拍攝位置在停靠揚子江碼頭的輪船上,拍攝角度由東北向西南。圖中可見兩座棧橋,右側第一棟建筑為日郵大樓,中間一棟建筑為重建后的日本領事館,最左側可見江河交匯處,由此推斷拍攝時間為20世紀10年代。該片片名為Shanghai. Japanese Consulate(上海日本領事館),編號4,珂羅版,格式面地址欄大于信息欄,出版商為Nippondo(日本堂)。
圖畫明信片不僅承載著郵政的各類信息,更蘊含著豐富的歷史資源,其中的圖像可以更真實地記錄歷史,更豐富地呈現文化,更生動地講述故事,隨著Citywalk和城市考古的興起,以及影像研究的發展,圖畫明信片已成為新的收藏熱點。我們通過雜志,看到了從蘇州河北岸、南岸,黃浦江東岸、西岸,以及公共花園、外白渡橋、黃浦江面、揚子江碼頭八個不同的視角全景再現黃浦江蘇州河交匯處從19世紀8 0年代至2 0世紀3 0年代的歷史影像,從一個很小的視角記錄了上海的重要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