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選擇題與單選題類似,由1個題干和4個選項構成,但由于選項中至少有2個正確選項,因此所選正確答案將是2個、3個或4個.在解答多項選擇題時,如果考生所選項中有錯誤選項,則該題得零分;如果全部選對得5分;如果所選選項中沒有錯誤選項,但是正確選項未全部選出,則得3分.由此可見,多選題不再是容易得分的題型,稍有差池就會失分.因此,研究數學高考多選題十分有必要.
1多選題的命制方法
解鈴還需系鈴人,掌握多選題的解法,我們應先研究多選題命制方法.據筆者分析與研究,多選題的命制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直接命制
直接命制的多選題,具有一因多果的特征,考查考生的發散性思維和綜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多向性和靈活性.
例1在 ΔABC 中,角 A,B,C 所對的邊分別為a,b,c ,且 (a+b):(a+c):(b+c)=9:10:11 ,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sin A:sinB:sinC=4:5:6 B .ΔABC 是鈍角三角形C.ΔABC 的最大內角是最小內角的2倍D.若 c=6 ,則 ΔABC 外接圓半徑為
說法錯誤的是( ).
A.當 AE⊥PB 時, ΔAEF 一定為直角三角形B.當 AF⊥PC 時, ΔAEF 一定為直角三角形 圖1C.當EF//平面 ABC 時, ΔAEF 一定為直角三角形D.當PC⊥平面 AEF 時,△AEF一定為直角三角形

解答這類問題,逐一檢驗,各個擊破,采用直接法.當然若出現兩個截然相反的選項,也可采用排除法.
單選題要求考生四選一,有的要求考生從四個選項中選擇符合題意的答案,有的要求考生從四個選項中選出不符合題意的答案.如果將其改成多選題,前者只需要求考生從四個選項中選擇不符合題意的答案,后者只需要求考生從四個選項中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這類由單選題改編的多選題,答案有三個選擇項是正確的;也可將四個選項用數字序號表示,重新編寫選擇項,但這樣會導致難度增加.
(2)由單選題改編
分析:由于 |AP| 工平面 ABC ,且 BC? 平面 ABC ,因此 AP⊥BC 又因為 AB⊥BC ,且 PA 和 AB 是平面PAB內兩條相交直線,所以 BC⊥ 平面 PAB .又因為AE? 平面 PAB ,所以 BC⊥AE ,又因為 PB∩BC= B ,當 AE⊥PB 時, AE⊥ 平面 PBC ,又因為 EF? 平面 PBC ,所以 AE⊥EF ,即 ΔAEF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故選項A正確.當 EF// 平面 ABC 時, EF 在平面PBC內,平面PBC與平面ABC相交于 BC ,可得EF//BC ,則 EF⊥AE ,所以 ΔAEF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故選項C正確.當 PC⊥ 平面AEF時,又AE平面 AEF ,所以 AE⊥PC ,又 AE⊥BC,PC∩BC=C ,則 AE⊥ 平面 PBC ,又 EF? 平面 PBC ,所以 AE⊥ EF ,所以 ΔAEF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故選項D正確.選項B中結論無法證明.故選:B.
答案:ACD(限于篇幅,解答過程請讀者自行完成).
例2如圖1,在三棱錐P-ABC中, E,F 是線段PB,PC上的動點,AB⊥BC,PA⊥底面 ABC ,則以下
改編題(多選)在三棱錐P-ABC中,已知 E,F 是線段 PB,PC 上的動點, AB⊥BC , PA⊥ 底面ABC ,以下命題: ① 當 AE⊥PB 時, ΔAEF 一定為直角三角形; ② 當 AF⊥PC 時, ΔAEF 一定為直角三角形; ③ 當 EF// 平面 ABC 時, ΔAEF 一定為直角三角形; ④ 當 PC⊥ 平面 AEF 時, ΔAEF 一定為直角三角形.其中一定正確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C.①④
答案:CD.
這類問題一般出現在命題的判斷上,尤其是立體幾何的有關命題,解答方法一般是逐句判斷,各個擊破,然后結合題目提供的選擇項作出正確選擇.
(3)由取值范圍型填空題改編
取值范圍問題,時常出現在填空題中,這類問題的答案往往是一個區間,前提與結論是充要條件關系,如果把它改變成多選題,只需把結論改成充分不必要型即可.如填空題的答案是 [-1,7] ,而選擇題可寫成滿足要求的值可以是: A.0;B.4;C.8;D.-1
例3已知函數 f(x) 的定義域為R,其圖象關于直線 x=1 對稱,其導函數為 f′(x) ,當 xlt;1 時,有2f(x)+(x-1)f′(x)lt;0 成立,則能使 (x+2 017)2 ·f(x+2 018)gt;f(2) 成立的 x 的取值范圍是
解析:由題意可構造函數 φ(x)=(x-1)2f(x) 則 φ′(x)=2(x-1)f(x)+(x-1)2f′(x)=(x-1). [2f(x)+(x-1)f′(x)] ,當 xlt;1 時, φ′(x)gt;0 ,因而φ(x) 在 (-∞,1) 上單調遞增.由于函數 f(x),y= (x-1)2 的圖象關于直線 x=1 對稱,因此 φ(x) 在(1,+∞) 上單調遞減,則易知不等式 (x+2017)2 ·f(x+2 018)gt;f(2) 可化為 φ(x+2 018)gt;φ(2) ,因而 ∣x+2 018-1∣lt;1 ,解得 -2018
改編題 (多選)已知函數 f(x) 的定義域為
其圖象關于直線 x=1 對稱,導函數為 f′(x) ,當 xlt;1 時 .2f(x)+(x-1) , f′(x)lt;0 成立,則能使(x+2 017)2?f(x+2 018)gt;f(2) 成立的區間有( ).
Λ.(-2 019,-2 019) (2
B.(-2 018,-2 017)
C.(-2 017,-2 016) (204
(204 D.(-∞,-2 019)?(-2 019,+∞)
答案:BC.
選項B與C是區間 (-2018,-2016) 的子區間.解答此類問題,只要把多選題當成填空題來做,根據所得答案再選出正確選項.
(4)由解答題改編
解答題的解題過程就是由已知一步一步推向結論的過程,在推導中每一個步驟都會產生一個結論,把這些結論(有正確有錯誤)按次序排列成選擇項,就成了多選題.
例4設 F 為拋物線 y2=4x 的焦點, A(x1,y1) ,B(x2,y2),C(x3,y3) 為該拋物線上不同的三點,FA+FB+FC=0,O為坐標原點,且△OFA,ΔOFB,ΔOFC 的面積分別為 S1,S2,S3 ,求證 S12+ S22+S32 是定值.
解析:依題知 F(1,0) ,設,則
,
,由
,得 (x1-1)+(x2-1)+(x3-1)=0 ,即 x1+ x2+x3=3
由 A(x1,y1),B(x2,y2),C(x3,y3) 在拋物線上,可得 y12=4x1,y22=4x2,y32=4x3 .又
,所以
故 S12+ S22+S32 是定值3.
改編題(多選)設 F 為拋物線 y2=4x 的焦點,A(x1,y1),B(x2,y2),C(x3,y3) 為該拋物線上不同的三點,
為坐標原點, ΔOFA ,ΔOFB,ΔOFC 的面積分別為 S1,S2,S3 ,則( ).

答案:AB.
從例4的解答過程中即可找出正確選項.
由解答題改編的多選題,一般可選擇一個最終答案,如本例中的 S12+S22+S32 的值,再采用直接法,并在解答過程中發現正確的選項.
2解答多選題的策略
2.1常用方法
解答多項選擇題可以采用特值法、排除法、比較法等一般方法,更要注意多種方法的綜合使用.但最常用的還是直接法,即逐項檢驗,各個擊破.
2.2注意特殊選項
(1)對立的選項.在選擇項中,若存在一對含義互相對立的選項,而其他項不存在內容對立的情形,則在此對立的兩項中必有一項正確.例如,A,B,C,D四個待選項中,A與B對立,C與D對立,則兩個正確選項分別可從選項A,B和C,D中產生.當然該規則也有例外.(2)遞進的選項.在選擇項中,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選項之間存在遞進關系,它們同時成立,則應一起被選擇.如在A,B,C,D四個選項中,A,B,C三個選項之間存在遞進關系,能同時成立,如果選項A正確,那么A,B,C應該都是正確選項.
2.3堅持寧缺勿濫原則
解答多選題時,需要謹小慎微.可先選出最能確定正確性的兩個選項,在有絕對把握的前提下再選擇其他選項,以免出現錯誤選項.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得分.因此,答題時,要秉承寧缺勿濫的原則,以免得不償失.
總之,多選題難度有所增加,但相對其他學科而言,并非第一次出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物理等學科多選題的解題方法或許對我們有所啟發.只要我們掌握數學多選題的命題規律和作答方法,選擇的準確率一定會不斷提高.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