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被朋友忽悠,也算心甘情愿。六月中旬的第一天,迎著朝暉,乘坐最早的航班,踏上了去往遵義的旅途。
主
站在遵義會址這座灰白相間、中西合璧磚木結(jié)構(gòu)的小樓前,導游用沉緩的語調(diào)講述著九十年前那段關乎中國革命命運與前途的關鍵歷史。微風拂過,一切仿佛都在眼前。
不知怎的,我的思緒突然飛出千里,宛如看到了一位青年雄姿英發(fā),迎風仁立湘江岸邊,大聲發(fā)出了自己腦海思考許久的疾呼:“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好一個“主”!它進發(fā)的是對天地的詰問,彰顯的卻是磅礴的精神力量和雄偉的英雄氣概,抒發(fā)的是自己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
主,先祖創(chuàng)造時就給它注入了撼天動地的力量。《說文解字》云:“主,澄(燈)中火主也。”它劃破沉沉的暗夜,給人以光明與方向。不說別的,它的筆畫結(jié)構(gòu)嚴謹,呈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平衡美感。其字形左右對稱,上窄下寬,猶如一座穩(wěn)固的山岳,給人一種穩(wěn)重而有力的感覺。只是世上缺乏有靈根之人來汲取滋養(yǎng)。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來“主”領。這個“今朝”的風流人物應不負使命,他應超越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將創(chuàng)造空前偉大的業(yè)績。
人群的移動,將我放飛的思緒拉回現(xiàn)實,聽導游繼續(xù)講述那段歷史。單憑“洋墨水”改變不了中國的革命,哪怕你是來自德意志帝國,一切都要與實際相結(jié)合。自以為是的判斷與極端的“左”傾冒險主義決策,讓當時近千萬人口的根據(jù)地頃刻間只剩下不到一百萬人口,三十萬黨員剩下不足四萬人,特別是近三十萬不怕“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紅軍戰(zhàn)士只留下三萬人。鮮血染紅了大地,悲傷籠罩著山河。革命將走向何方,命運將如何改變?二十余人參加的擴大會議,圍著火盆,整整進行了三天三夜沉重的反思與緊張而激烈的討論,終于大膽地作出決定,一個瘦削高大的青年最后被推選為常委,由他引導中國革命的方向。
漢字在不停演變,意思也不斷延伸。“主”的含義豐富,歷經(jīng)演變,依稀看出領袖的身影。遵義會議正是如此。它不僅結(jié)束了“左”傾錯誤,挽救黨、紅軍和中國革命,開啟了獨立自主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新階段,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端。更為重要的是,它確立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這一轉(zhuǎn)變標志著中國共產(chǎn)黨在政治上開始走向成熟。
主,要有自己的主見與判斷決策。遵義會議后中央紅軍二渡赤水,就是否攻打打鼓新場(今貴州金沙縣城)守敵戰(zhàn)略上在茍壩村召開擴大會議,展開了一場激烈爭論。會開了整整一天,只有毛澤東一人不同意打,反復強調(diào)不能打固守之敵,不能“啃硬的”,應在運動戰(zhàn)中消滅敵人。毛澤東保留了自己的意見,但回去一想,還是不放心,覺得這樣不對,半夜里提著馬燈找到負責軍事的周恩來講看法,讓暫時晚一點發(fā)命令,還是要反復權衡。毛澤東說服周恩來后,馬上又請來朱德一起商議,贏得朱德表態(tài)贊同。在隨后一早舉行的會議上,因為周恩來、朱德兩位同志的支持,與會同志同意了毛澤東的主張,還恢復了他前敵司令部政委的職務。后來得知,蔣介石已令重兵馳援打鼓新場,紅軍如果真去硬攻,必將陷入重圍。
主,要有自己的雄才大略。從“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到“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再到“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毛澤東洞悉時世,運兵如神,中國革命在他的領導下一步步取得勝利,走向輝煌。
細細咀嚼。主,既指領袖,也指群眾百姓。毛澤東從韶山?jīng)_走出,成為千百年來一代偉人,極其重要的一點是他心中始終裝著人民。他擲地有聲地提出奮斗的宗旨“為人民服務”,第一個喊出了“人民萬歲”的口號。“浮想聯(lián)翩,夜不能寐,微風拂煦,旭日臨窗,遙望南天,欣然命筆!”盡管毛澤東政務繁忙,日理萬機,卻心為群眾所想,情為群眾所感,讀到禍害人民群眾千年的瘟疾血吸蟲病被消滅,竟激動到夜不能寐,激動到遙望南天,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作詩揮毫盡情吐露心中的快意:《七律二首·送瘟神》。這是人民領袖苦人民之所苦,樂人民之所樂的時代印記!
你從他的字“潤之”來看,就能看出他定會惠澤眾生。潤,如陽光,如雨露……無處不在,照耀大地,滋潤世間。“千里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到處鶯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這僅僅是真實歷史的一個寫照片段。
六神無主。我腦子里突然冒出這個成語,不知不覺又想到了毛澤東年老的憂慮:“當年忠貞為國酬,何曾怕斷頭?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業(yè)未就,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忍將夙愿,付與東流?”一個人的謹慎與怕懼,通常反映其成熟與理性的程度,歷史的鐵錘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敲擊人的心靈。
“主”所代表的責任與擔當,是一個多么沉重的字眼,這讓我仿佛又回到了過去,不得不再次面對如何在復雜局勢中做出正確抉擇的問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歷史總是滾滾向前。現(xiàn)在的時代也正如偉人描述一般:“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跟隨導游的講解,行走在紀念館內(nèi),一件件文物蘊含著無窮的“堅定信念、堅持真理、獨立自主、團結(jié)統(tǒng)一”的遵義會議精神。一件件無聲的文物不僅豐富了紀念館的歷史內(nèi)涵,更讓遵義會議精神穿越時空,照亮人心。每個人的人生中總需要一個目標,在朝著目標努力的過程中,總需要有一個精神上的支柱一一燈中火主。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
寨
站在苗王酒店看臺,一個人俯瞰烏江寨,景象盡收眼底。
寨,就是山區(qū)或邊遠地區(qū)的聚落。烏江寨,顧名思義,它坐落在遵義烏江支流沿岸,是貴州第二大苗人大寨,國家級旅游景區(qū),被譽為“黔北秘境”和“現(xiàn)實版桃花源”。寨子依山傍水,層疊的吊腳樓、蜿蜒的石板路與碧綠的江水相映成趣,構(gòu)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
珍惜每一分鐘時光,匆匆放下行李,來不及收拾,就約上同伴撲進了寨子。
站在寨子入口處,古老的石板路在腳下延展,兩旁是石墻和木結(jié)構(gòu)的民居,屋頂是彎曲的青瓦,墻壁斑駁顯得格外古樸。這恰好呼應了“寨”字用木搭建房舍的本義。巷道窄小而臺階步步相連,落差很大,人仿佛步入了時光的隧道。一棟棟緊密相鄰的房子大小參差不齊,充滿了獨特的韻味。“和平染坊”“南丫鞋鋪”“人民公社”“群眾食堂”“供銷社”等字樣依稀可見。這些20世紀中期的時代印記,吸引著年長的游人駐足留影,回味他們的芳華歲月。寨子里的一座古老祠堂尤為引人注目,坐落巷道的中央,游人駐足觀望。祠堂前的石獅栩栩如生,雕紋的細節(jié)仍清晰可見。這座祠堂不僅是祭祀祖先的地方,更是文化的象征。走過幾級臺階,繞過一道石墻,眼前豁然開朗,一座樓閣式戲臺矗立其間。臺上空無一人,唯有幕帳隨風輕舞。而臺下,幾張竹桌旁卻已坐滿了游人,他們半躺在舒適的竹椅上,神情怡然地品著茶,仿佛仍沉浸在剛剛落幕的一場精彩戲曲中。
寨,雖然順地勢而建,石階蜿蜒伸向四方,但又通過幾道連廊形成一個完整的封閉合圍。在寨子里漫無目的地行走,寨子靜謐而古老。聽人說,寨子早被浙江資本進行了包裝開發(fā)。雖少了人間煙火的氣息,但每一條小巷、每一座房屋都透露出濃濃的歷史氣息與民族特色。那滿眼行行瓦壟宛如擺放在河邊的冊冊書卷,等待著人們在時光中去閱讀和思索,讓人覺得這里一半是生活,一半是詩意,很容易就能找到一種久違的慢時光,令人忍不住沉浸其中。
導游講了,游覽烏江寨最好的時刻是夜幕降臨時。果然,人夜后的烏江寨被五彩燈光勾勒出迷人的輪廓。魚燈巡游隊伍如同靈動的游龍穿梭于小巷古街,不知哪來的人一下子涌出,從幾個方向匯聚廻龍島廣場。廣場邊的烏江河道中心的音樂噴泉一改白天輕姿慢舞,隨著音樂節(jié)奏起伏,開啟繽紛狂歡。火焰順著水柱肆意噴出,沖向天空,比任何煙花都來得震撼、來得真實。火焰在夜空中舞動,染紅半邊天空,給夜晚帶來了快樂與激情。隨后,一架架無人機在梯田上慢慢騰空,在星光閃爍下變換色彩,組成蝴蝶展翅、苗族少女、烏篷船…千變?nèi)f化的形態(tài),令人眼花繚亂。緊接著,廣場點燃的熊熊篝火更是將夜晚的氣氛烘托到高潮,朵朵金花照亮夜空。游人們沸騰了,歌聲、歡呼聲雷動,烏江寨仿佛也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遷,其最初的定義已逐漸模糊,如今它已變得魅力四射。如果你問有多么誘人,那就看看烏江寨,就知道它多會“寵人”。
鰭
一河赤水,兩岸酒香。
站在形似起錨遠航巨輪的平臺前,習酒文化城負責接待的小伙子指著高山下緩緩流淌的河水講道:“這就是赤水河,左岸鱗次櫛比的廠房是我們習酒集團,對岸是四川郎酒集團。”
赤水河兩岸多紅色砂巖,汛期雨水將泥沙卷入水中導致河水變成赤紅。等到重陽節(jié)至次年的端午節(jié),這段時間赤水河因流量小會變得清澈起來。端午赤浪,重陽碧波,赤水河年復一年在“赤”與“清”之間規(guī)律地切換,兩岸的酒企也會根據(jù)這些自然規(guī)律來取水釀酒。
赤水河發(fā)源于云南鎮(zhèn)雄,流經(jīng)云貴川3省11個縣市,全長524公里,在四川合江匯入長江,因其獨特的地理和水文特征,醞釀出眾多美酒。赤水河(遵義段)流域兩岸就有茅臺、習酒、國臺、宋窖、郎酒等。赤水河畔,不出百里必有酒香,也被譽為“美酒河”。
小伙子激情澎湃,一邊順著步道帶領人們深入地參觀習酒文化城,一邊不停地講解。習酒文化城內(nèi)包含三個博物館(印象習酒、探秘習酒、君品習酒)和一個文化活動廣場。印象習酒館主要展示習酒的歷史淵源和品牌故事;探秘習酒館則深入展現(xiàn)了醬香習酒的傳統(tǒng)釀造技藝以及這片土地的古老歲月;君品習酒館則呈現(xiàn)了習酒的企業(yè)文化內(nèi)涵。
走進印象習酒館,首先映人眼簾的是一幅充滿神秘氣息的魚身雙翅的圖畫,上面注釋著:會飛的魚—一。這一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最早見于《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記載:“涿光之山。囂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之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可以御火。”《爾雅》:“鰭,魚龍。”郭璞《爾雅注》:“今泥鰍也。”近代《辭源》《辭海》均說是鰍,即泥鰍。《遵義府志·水道考》記:“其部水、安樂水,即今之高洞河。今此河自高洞以下,土人皆名水。此水產(chǎn)魚,為他水所無。”
赤水河中上游,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7000年前一個較大的奉這種鰭魚為圖騰的氏族部落在這里居住,因圖騰之名“鰭”而稱鰭國,后改稱鰭部,居住的流域稱鰭部水。部落氏族以國名“”為姓。歷經(jīng)歲月的滄桑與變遷,鰭國經(jīng)歷了部、水縣等歷史變遷,最終變成了今天的遵義市習水縣。關于鰭魚和人的古老傳說,在埋藏于此的棺槨石刻上依稀可見。
在部海拔 300~500 米的赤水河河谷地區(qū)上空,漂浮著一種神秘的微生物,它是制曲釀酒的絕佳媒介。在幾十公里范圍內(nèi)釀出的酒有一種獨特的奇香。后人稱之醬味,就是今天人們所說的醬香酒的味道。習酒正好處在赤水河這片流域。在這片土地上,魚的傳奇故事與習酒的文化底蘊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
慢慢品味習酒的文化,看到習酒的品牌故事宣傳片《鱈》中,魚作為主角,象征著遠古生物的堅韌不拔精神,與習酒人勇于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的品質(zhì)相契合。也因如此,習酒突出文化賦能高質(zhì)量發(fā)展,借文化之勢搶占先機,培育新的增長點,打造持久核心競爭力。通過構(gòu)建“醬酒 + 文化 + 旅游”新模式,習酒延伸文旅融合新“鏈條”,努力把鰭部酒谷打造成赤水河流域最具魅力的生態(tài)名片、文化名片、產(chǎn)業(yè)高地,成為醬酒文化的主要承載地。習酒前身為明代萬歷年間殷姓白酒作坊,20世紀50年代初組建為國營企業(yè),至今已經(jīng)過七十多年發(fā)展。七十多年中,習酒經(jīng)歷諸多磨礪和挑戰(zhàn),發(fā)展成為品牌價值超過2200億元的醬酒品牌,位居全國白酒行業(yè)前八、貴州省白酒行業(yè)第二名,年銷售額已突破240億元。
晚上的招待宴會,讓人再次感受到習酒人的熱情與豪邁—習酒令:習酒,123干!這個“干”,鏗鏘有力,蕩氣回腸。既是干杯的“干”,也是干事的“干”!這是對鰭魚逆流而上、不畏艱難、持續(xù)奮進精神的崇拜,也是習酒人苦干實干的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