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偶戲,顧名思義,就是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它是閩南地方傳統戲劇,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表演時,演員在幕后一邊操縱木偶,一邊演唱,并配以音樂。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分為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
去年,我有幸參加了布袋木偶戲表演比賽。老師把我們帶到廈門弘晏莊木偶藝術館,請專業的老師教我們。我的任務是舞獅,以右手掌控獅子頭部,左手掌控獅子的尾部。舞獅子要想活靈活現,得熟練掌握三大基本功:手要伸直且手指要靈活,才能顯得獅子不縮頭縮尾、鏗鏘有力、有精神;舞步的動作要夸張,才能顯得獅子威猛、靈活、可愛;右手不能搭在左肩上,這樣手擺動的幅度才能更大更夸張。
這三大基本功,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習慣性地把右手搭在左肩上,手又伸不直,獅子看上去就像在睡覺。老師耐心地教我訣竅,我也強迫自己把手臂想象成“懸崖”,把獅子想象成我的媽媽。如果我手伸不直的話,“媽媽”就掉下去了,因為這樣的信念,我的手始終不敢輕舉妄動。就這樣練完一上午,我的手就像拿了千斤錘一樣,酸得抬不起來。
練完基本功,我們就開始配合音樂和舞步來排練節目了。獅子從開始的左右搖頭,到最后的高舉翻越亮相,可謂困難重重。手掌控獅子的難度不用說,舞步還得跟上音樂。老師讓我們自己喊口號,保證速度一致、步伐一致、節奏一致,這方法果然有效。
這次非遺文化表演,不僅鍛煉了我的手指靈活性和肢體的協調性,還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指導教師:羅燕霞)
喝彩:小作者文字清晰,用詞準確,語言充滿童趣又不失深度,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和生動的心理刻畫,展現了非遺技藝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