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女孩孫瑞手握八年本碩連讀資格,卻轉身扎進密林,經(jīng)歷千次失敗,煉成國家發(fā)明專利的一縷藥香。她接過父母的“劍和決心”,把青春熬成琥珀,讓千年草木在今天重新開花。
開路平山,留守少女把思念藏心底
2011年3月27日晚,11歲的孫瑞一次次跑到陽臺上張望。外婆的手機響了,媽媽在那頭說:“瑞瑞,生日快樂,爸爸媽媽趕不回來了……”她看著蛋糕上“祝瑞瑞生日快樂”的字樣,跑到房間里捂著被子哭。
孫瑞2000年出生在云南昆明,父親孫明波高中畢業(yè)后便投身創(chuàng)業(yè)浪潮,參與過水電站、火電廠等大型工程建設,后來又修起包括高速公路在內的等級公路。母親陳艷大學學的是工民建專業(yè),一直與父親一同創(chuàng)業(yè)。
外公是云南大學化學系退休教授,孫瑞一出生就跟著外公外婆生活,成了都市留守兒童。
兩年前,爸媽中標了紅河縣一段47公里的四級公路建設項目,它蜿蜒于海拔1800米的大山,是通往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產(chǎn))核心區(qū)的關鍵路段。孫瑞每年除夕時才能見到爸媽。
爸媽修建這段公路時,當?shù)匾恍┥矫裨诠さ卮蚬?,他們肩上的背簍里常背著剛采的野生三七、重樓,換零錢給孩子上學、改善生活。
紅河有“云藥之鄉(xiāng)”之譽,阿姆山森林保護區(qū)植被覆蓋率逾98%,野生藥材富若寶庫。路一通,夫妻倆決定在阿姆山林緣墾地種藥,重新創(chuàng)業(yè),也盼以草木換炊煙,替山民點亮生計。
夫婦倆前期投入6000萬元,推平山頭、遷墳,在阿姆山原始森林旁邊流轉和開墾出2000多畝臺地,將其改為坡地,用于種植三七、重樓、黃精等中藥材。還在紅河縣工業(yè)園區(qū)生物產(chǎn)業(yè)園建了生產(chǎn)中心,作為培育中藥材種苗、試驗和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基地。他們采用公司加基地加農(nóng)戶的發(fā)展模式,簽訂收購協(xié)議。
有一次,孫瑞跟著他們去森林種植基地,回公司時天已經(jīng)黑了。爸爸開車,媽媽在車后座上跟她玩游戲,猜這一路上會遇到幾輛車。整個晚上4個多小時,他們只遇到了三輛車。
盤山公路彎多路險,旁邊是懸崖峭壁,下雨天路滑,還會陷車,遇到泥石流更是危險重重。
開弓沒有回頭箭,夫妻倆的攤子鋪得越來越大。中藥材種植在阿姆山原始森林旁邊,零污染,卻也要除草、施有機肥(如雞糞)和細心呵護。孫明波夫婦把修公路賺的錢都投了進去,還不夠,只好賣房。
一年后,外公外婆回老家文山州照顧生病老人。媽媽在昆明的學校附近給孫瑞買了套房子,她便開始了獨自生活。打雷下雨,她害怕,電話打過去,山里信號不好,一句話斷成三截,她“喂”到嗓子發(fā)啞,最后抱著手機睡著。
這種看似缺乏陪伴的成長環(huán)境,反倒培養(yǎng)了孫瑞堅韌的獨立性。她學會了在孤獨中成長,也學會了把對爸媽的思念藏在心底。
各種中藥飲品的研發(fā)最缺人才。紅河屬于干熱河谷氣候,是云南最熱的地方,孫明波從昆明重金請來的人才,到紅河工作一段時間后都走了。陳艷自考拿到云南中醫(yī)藥大學的本科文憑,她就是想成為一個內行,把中藥材做好。
2018年,孫瑞高考時,填報了位于沈陽的中國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專業(yè),8年本碩連讀。上大學放假回來,她上阿姆山森林時,換上工作服,戴上草帽,跟著藥農(nóng)們一起下地勞作。她學會了辨認各種藥材,了解它們的生長習性。
有一次,基地遭遇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山間的道路被沖毀,孫瑞和爸媽一起帶領藥農(nóng)們緊急搶修道路,清理被沖毀的藥材地。
那幾天,她和爸媽一起在泥濘中勞作,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她的手上磨出了水泡,但她沒有抱怨。這些年來,爸媽為了這片土地付出了太多太多。媽媽眼眶紅紅的,笑著對她說:“瑞瑞,你長大了,能幫爸媽分擔了?!?/p>
父母九死一生,她要棄研歸山
2021年秋天,爺爺因病去世,那時正是收獲藥材的季節(jié),爸媽沒能趕回昆明見爺爺最后一面。孫瑞從沈陽趕回來,淚水模糊了雙眼。
媽媽愧疚地對她解釋道:“藥材的收獲不能耽誤。你爸和我,真的沒辦法離開?!卑职终f:“外公外婆都80多歲了,身體不好,你媽也沒有時間回文山照顧,都靠你大姨照顧?!睂O瑞感覺爸媽的言語間充滿了愧疚和無奈。
爺爺葬禮結束后,孫瑞來到阿姆山,看到爸媽疲憊的身影,滿是心疼。媽媽對她說:“瑞瑞,我們需要你!可你畢業(yè)了要讀研究生,還有3年……”她笑著說:“3年就等不及了?我還想考博士呢?!眿寢尶纯此?,沒有言語。
心腦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殺手,公司的主打產(chǎn)品菲牛蛭凍干粉,在心腦血管疾病治療中可以起到清除血液垃圾、溶解血栓、降低中風風險和緩解中風后遺癥等重要作用。
孫明波夫婦在紅河生物產(chǎn)業(yè)園內建了水蛭康養(yǎng)中心。放假期間,孫瑞在中科院和昆明動物所專家的指導下,開始水蛭素提取實驗,專家只看小試結果,一切都要依靠她在公司基地大棚和實驗室里做實驗的結果。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父親偏又出事了。一個阿姆山的雨夜,孫明波一腳踩空,從三米高的崖畔滾落。山里人疼也忍著,他只當是崴了腳,繼續(xù)拄著鋤頭巡林子。十天后,疼痛加劇,他用布條把小腿捆緊,又上山;再十天,布條勒進肉里,腳踝腫成紫茄,晚上疼得睡不著,白天下山時也要拄著雙拐。
孫瑞既心疼又內疚。她已記不清這是自己經(jīng)歷的多少次失敗了,而每天都在大把地花錢,買分子膜、凝膠,跟買來的比黃金還要貴的標準品對比。前后幾年,她已花掉父母近500萬元,因此,她也顧不上關心父親。父親每天要在山上走很多路,竟走成了骨裂。
一天晚上,孫瑞在實驗室忙到很晚才回家。他們一家三口就住在生物產(chǎn)業(yè)園的公司宿舍里。她看見父親坐在矮凳上,褲管卷到膝蓋,小腿像被折斷的樹枝,腫得發(fā)亮,卻仍對著賬本算藥材收成。母親蹲在灶前熬草藥,眼睛通紅,卻倔強地不肯讓淚落下。
孫瑞蹲下去,握住父親那雙布滿刀口和老繭的手。父親咧嘴笑道:“小傷,挺挺就過去了,你做你的實驗。研究生就要開學了,你要早點準備回學校?!?/p>
第二天早上,孫瑞蹲在父親面前,輕聲卻很堅決地說:“爸爸,我要放棄讀研,回來幫你們!”父親抬頭道:“你八年本碩連讀,還想讀博士呢。你知不知道這機會多少人搶?”
母親把她拽到一旁,說:“你爸犟,你別跟他一樣。我們再難也要供你讀完研究生。”孫瑞流著眼淚說:“可基地和山里更需要我!”
孫瑞不顧導師挽留,暫時放棄讀研,回到紅河。此后,她的日常被阿姆山的泥土與露水填滿:清晨,踩著濕滑的林道查看黃精長勢,給農(nóng)戶示范如何疏苗;下午,把當天出現(xiàn)的問題整理成簡報,用微弱的信號發(fā)給團隊。
一趟趟往返山路,一次次蹲在畦邊記錄,她把青春扎進了阿姆山的云霧中。
關鍵的水蛭素提取實驗,已到了最后一搏!孫瑞從室外干熱的水蛭養(yǎng)殖大棚,來到實驗室里,眼前是一片試管的“森林”,里面裝著各種顏色的液體,有的渾濁,有的清澈,但大多數(shù)都離她想要的結果差得很遠。
“瑞瑞,結果怎么樣?”實驗室的門被輕輕推開,媽媽陳艷走了進來。孫瑞眼里充滿失落:“媽,我真的不知道還能撐多久。我們已經(jīng)花了那么多錢,可結果呢?還是失敗。”
陳艷看了看對比結果,安慰她:“瑞瑞,我知道你壓力很大,但一定要有信心。錢不夠,大不了再賣兩套房子?!?/p>
把青春扎進云霧,吟唱生命之歌
孫瑞沉默了。除了在森林邊種植零污染的云百草,爸媽還在生物產(chǎn)業(yè)園建了中藥飲片加工廠,配置2000多平方米的生產(chǎn)車間,430平方米的質量檢驗場所,先后投入近2億元。而她這個水蛭素提取的實驗,在經(jīng)歷千百次失敗后,仍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孫瑞吃不下飯睡不著覺,想過一萬次不干了,她覺得承擔的責任太大了!學校讓她回去讀研,跟她合作的中科院專家也有意讓她跟自己讀碩博研究生,可她這個時候絕不能離開。
“瑞瑞,你想想,你當初為什么選擇這條路?”吃晚飯時,父親的話像一記重錘,敲在孫瑞的心上。父親的頭發(fā)一天天變白,她想起自己在森林、基地和實驗室度過的無數(shù)個日夜,想起每一次實驗失敗后,自己那種不甘的心情。
“爸,媽,你們說得對,我不能放棄,不能讓爸媽的努力白費,不能讓自己的心血付諸東流?!彼劾镏匦氯计鹆讼M?。父親點了點頭:“這就對了嘛。瑞瑞,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晚飯后,孫瑞又進了實驗室,拿起記錄本,仔細地分析數(shù)據(jù),尋找失敗的原因。把失敗的經(jīng)驗積累起來,她離成功就會更近一步。
最后,在中科院和昆明動物研究所專家的指導下,孫瑞成功地提取出了水蛭素。那天,她激動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她抱著母親,大聲喊道:“媽,成功了!終于成功了!”母親也激動得熱淚盈眶,“瑞瑞,咱們太不容易了……”
2024年,孫瑞以水蛭素提取第一專利人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云南、廣西和湖北有多家中醫(yī)院率先開展了水蛭療法項目。
一位62歲的女性患者,多發(fā)大面積腦梗,左側肢體癱瘓,只能坐輪椅,經(jīng)過6個月的水蛭素活體療法和凍干粉治療,左側肢體完全恢復,重新站了起來。
一位61歲的女性糖尿病患者,腳趾出現(xiàn)紅腫、化膿、疼痛,醫(yī)院建議截肢。在使用天然水蛭素和水蛭活體療法調理3個月后,她的腳趾外傷處完全愈合,保住了原本要截肢的腳。
云百草帶動了山區(qū)居民脫貧致富,家家戶戶都有人到基地務工,收入可觀。云百草還和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昆明醫(yī)科大學達成科研合作項目,同時與海南醫(yī)科大學等單位聯(lián)合成立中國民族醫(yī)藥協(xié)會水蛭專業(yè)委員會,讓中醫(yī)藥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
紅河縣被視為云南旅游的最后一塊凈土。如今,當游客們在哈尼梯田流連忘返之后,總會慕名前往云百草的生物產(chǎn)業(yè)園基地。踏入寬敞明亮的現(xiàn)代化展示廳,大家瞬間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一面面金色的牌匾熠熠生輝,“云南名牌產(chǎn)品”“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yè)”“全國工人先鋒號”“三八紅旗手(陳艷)”……還有琳瑯滿目的云百草產(chǎn)品和藥食同源的中藥飲品,讓人目不暇接。
游客們不禁嘖嘖稱贊,驚嘆于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中藥瑰寶。此時,孫瑞又化身為講解員,為游客們娓娓道來云百草的故事。
在孫瑞心中,最敬佩的人始終是父母。她很喜歡一首刻在俄羅斯雕像上的詩:“我拿起了母親的劍,也拿起了她的決心……”從她踏入阿姆山原始森林的那一天開始,就親身感受到了父母在傳承民族醫(yī)藥事業(yè)中的艱辛與執(zhí)著,她真正讀懂了他們的追求,也毫不猶豫地拿起了父母的“劍與決心”。
編輯/艾容
49603446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