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是妊娠期的嚴重并發(fā)癥,對母嬰健康構成威脅,甚至可能導致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而子癇前期作為子癇的前驅階段,典型表現為孕婦妊娠20周后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并伴隨水腫、頭痛、眼花等癥狀,若病情進展可發(fā)展為子癇,引發(fā)抽搐、昏迷等危急狀況,嚴重危及母嬰生命安全。隨著對該疾病研究的深入,如何有效預防子癇前期已成為婦產科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為什么會發(fā)生子癇前期?
首先是胎盤“扎根不深”。正常懷孕時,胎盤就像大樹扎根土壤,滋養(yǎng)細胞會改變子宮里的小血管,讓它們變寬、血流更通暢,給寶寶提供充足養(yǎng)分。但子癇前期患者的胎盤“扎根不夠深”,滋養(yǎng)細胞工作能力變差,血管改造不徹底,導致胎盤供血不足,就像農田缺水,自然容易出問題。
其次是身體“氧化過度”。當胎盤供血不足,身體會啟動一系列反應,產生大量像“銹”一樣的活性氧物質。這些物質會損傷血管內壁,就像腐蝕墻壁,導致血管功能失調。這時,身體會釋放一些讓血管收縮的物質,血壓就像被踩了油門,一路飆升。
最后是免疫系統紊亂。懷孕是身體“接納”新生命的過程,有的患者的免疫系統“認生”,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這些“搗亂分子”大量增加,打破了身體原本的平衡,引發(fā)全身炎癥反應,進一步破壞血管內壁,最終導致子癇前期的發(fā)生。
哪些孕婦更容易發(fā)生子癇前期?
孕婦自身因素
年齡:年齡超過40歲的孕婦子癇前期發(fā)病風險明顯增加,可能與年齡增長導致的血管彈性下降、內分泌改變等因素有關。
肥胖:肥胖孕婦體內脂肪堆積,存在胰島素抵抗,易出現代謝紊亂,使子癇前期的發(fā)生風險升高。
慢性疾病:慢性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疾病等疾病會損傷血管內皮,增加子癇前期的發(fā)病概率。
妊娠相關因素
多胎妊娠:胎盤在多胎妊娠期間面積增大,對母體的血液供應需求增加,子宮胎盤循環(huán)負荷加重,易發(fā)生胎盤缺血缺氧,導致子癇前期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單胎妊娠者。
子癇前期病史:再次妊娠的孕婦,若有子癇前期病史,一定要重視,會有20%~40%的復發(fā)風險。
首次妊娠:初產婦由于缺乏對胎兒抗原的免疫耐受,發(fā)生子癇前期的風險也很高。
如何有效預防子癇前期?
生活方式干預
首先是適度運動。適度的活動可以降低子癇前期的發(fā)生風險。像散步、孕婦瑜伽這類有氧運動特別適合孕期做。建議每周堅持運動150分鐘以上,比如每天散步半小時,既能增強心臟和血管功能,又能幫助穩(wěn)定血壓,降低子癇前期風險。不過要注意,運動別過多,也不能過度,感覺累了就休息,確保運動安全第一。
飲食方面更有講究。不少孕婦得子癇前期,是因為身體缺鈣。從懷孕20周前就開始補充鈣劑,能讓身體不缺鈣,預防子癇前期。適度增加蔬菜、水果攝入,有利于改善血糖和血脂,也有助于控制妊娠期體重。
控制體重很重要。懷孕早期體重增長快,會加重身體負擔,增加患病風險。別為了“一人吃兩人補”就猛吃大魚大肉,合理飲食,保持體重正常,能降低患病概率。另外,肥胖的女性在懷孕前最好減重。如果懷孕前體重指數(BMI)超過28,建議先減重把BMI控制在18.5~23.9的正常范圍再備孕,這樣能減少孕期患子癇前期的可能性。
藥物預防
阿司匹林:如果在之前懷孕時就有過子癇前期癥狀,那么再次懷孕患上該疾病的概率會增加,所以建議在這次懷孕期間適當服用阿司匹林,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再次發(fā)生子癇前期的概率。一般建議在懷孕12~14周時就口服小劑量的阿司匹林。
他汀類藥物:調節(jié)血脂、抗炎、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是他汀類藥物的優(yōu)勢。有研究表明,預防子癇前期,他汀類藥物也具有一定效果,但仍需要更多大規(guī)模、多中心的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目前臨床上此藥尚未廣泛應用。
其他藥物:有的研究還探討了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維生素E)等藥物在預防子癇前期中的作用。然而具體預防效果還需要更多研究來明確。
定期產前檢查
懷孕后要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密切關注血壓、蛋白尿、水腫等情況,能夠及時發(fā)現血壓升高、尿蛋白等異常情況,方便早發(fā)現和處理子癇前期。及時發(fā)現異常并采取相應措施,有助于早期識別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進行針對性的干預和治療。
積極治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
積極治療并控制孕婦自身的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避免病情進展。良好的疾病管理可以降低孕期病情加重引發(fā)子癇的風險。
重視身體信號
孕期身體有任何變化都要重視。如果出現頭痛、眼花、胸悶、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等癥狀,可能是子癇前期的信號,要盡快就醫(yī)。
總之,妊娠子癇不容忽視,會威脅胎兒、孕婦的身體健康,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積極預防子癇前期很重要。預防子癇前期需要準媽媽們從生活細節(jié)做起,積極控制風險因素,定期產檢,聽醫(yī)生的話進行早預測、早發(fā)現、早干預,減少子癇前期的發(fā)生。希望每位準媽媽都能平穩(wěn)度過孕期,迎接健康可愛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