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泛黃的家庭相冊,奶奶眼角堆疊的笑紋瞬間鮮活起來。這位走過95年歲月的老人,是村里人人稱奇的“老壽星”?;赝椒矃s閃光的一生,我越發覺得,那些在粗茶淡飯與瑣碎日常的生活中,實則藏著許多長壽秘訣。
飲食方面,奶奶吃得簡單,都是家常便飯。每天早上,她都會雷打不動地燒上一壺熱水,沖個雞蛋,喝完便開啟了她活力滿滿的一天。奶奶祖籍山東,雜糧煎餅是她的心頭好,中午攤上幾張,配上稀飯和青菜,咬上一口,滿是谷物的香氣和家鄉的味道。當然,她也適應了河北的飲食習慣,各種野菜或者槐花、榆錢混合白面做成的蒸菜,也是奶奶餐桌上的常客。奶奶不是只吃素,偶爾也會吃點肉和魚。她的晚飯總是吃得很少,大多時候就是喝點自己用柴火灶熬的稀粥。她常說“山珍海味,肚子受罪”,告誡我們要少吃不易消化的珍饈美味。
在起居上,奶奶一直遵循著早睡的規律。吃過晚飯,她收拾完碗筷,便準備休息了。她一邊鋪床,一邊念叨“早睡早起,精神百倍”。在春、秋、夏三季的早晨,她總是伴著第一縷陽光起床。但是,在寒冷的冬天,奶奶則不會強求起床太早,等太陽緩緩升起,溫暖的陽光灑滿屋子,她才慢悠悠地起身,開始新的一天。除了夏天,她特別喜歡曬太陽,常說:“日頭是補藥,曬足了身體好。”一天之中沒事的時候,太陽照到哪里,她就搬著小板凳跟到哪里,像是在和太陽玩一場追逐游戲。溫暖的陽光不僅曬暖了她的身體,更照進了她的心里。
平時,奶奶在自家小院里種滿了各種蔬菜,韭菜、小蔥、茄子、豆角,應有盡有。院里的架子上爬滿了絲瓜和瓠子蔓,夏天郁郁蔥蔥,遮陰又涼快。每次我們回老家,奶奶都會帶著我們去菜園里摘菜,看著我們拿著新鮮的蔬菜,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說:“自己種的,吃著心里踏實?!?/p>
奶奶的手特別巧,各種手工活都不在話下。給人剪裁棉襖片子,給小孩做虎頭鞋,對她來說都是小菜一碟。哪怕到了90歲高齡,她還能戴著老花鏡,一針一線地給我們納鞋墊,上面繡著各種各樣漂亮的花,每一針都飽含著她對我們的愛。我們勸她歇著,她卻搖頭:“手腳不動,腦子就銹住啦!”那布滿老繭的雙手,始終在編織著生活的美好。?
奶奶用自己樸素的語言告訴我們,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不需要多么復雜,只要遵循自然規律,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每個人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長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