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沒逛過農村的集市了。一踏進集市,一個打銀匠吸引了我。
銀匠看上去有五十多歲,上著跨欄背心,下著七分褲,戴著一副眼鏡,皮膚黝黑,他在自己的小攤子前,“叮叮當當”地捶打著銀器,幾個老鄉圍著他,七嘴八舌地選著款式。見我好奇,幾位大嫂告訴我:“這可是十里八鄉最有名的銀匠,他的活計好,手工費還便宜。”正說著,銀匠抬起頭,朝我們笑笑。我看見他手里正打著一支銀鐲子,手工的鏨刻工藝極其精美,鐲子上面是一朵徐徐盛開的牡丹花。
得了鐲子的女人,把鐲子戴在手上,左右地照著一個小鏡子,美美地笑著。銀匠馬不停蹄,又開始了第二件活計。后面排隊的女人想讓銀匠打一款銀杏葉樣的銀發簪。銀匠說著“好咧”就開工了,我細細地觀察他的手。他的手又大又粗,似大鐵鉗般有著無窮的力量。可是,那手又是極靈巧的,銀料在他的手中,仿佛具有無窮的魔力,可以按照內心所想的樣子,逐漸成型。當一支亮閃閃的銀簪做好時,人們都發出驚嘆的聲音。那銀簪仿佛一片美麗的銀杏葉。在葉片下方,還有幾顆靈動的小銀珠,戴在發髻上,一步一搖,讓我想起了“上有垂珠,步則動搖也”,飄逸而靈動,讓人愛不釋手。
我看著羨慕,也央求著銀匠幫我打一個小巧的叮當鐲。銀匠顧不上擦汗,就低著頭忙碌起來。只見他把銀料先制成條狀,然后根據克重,進行反復捶打。我以為后面等著那么多人,他一定會三錘兩錘定型就可以了。沒想到,他不停地重復著相同的動作。當我問他為什么這么仔細時,銀匠笑了,說:“這可容不得馬虎,必須要達到滿意才行。”當樣子成型后,只是打磨這道工序,銀匠就反復進行了很多次,直到所有的地方都光滑而閃著亮光,才又審視了一下,交給我。
我戴在手上,那鐲子纖細又靈動,美極了。我禁不住一個勁地夸獎銀匠的手藝。銀匠被我夸得有些害羞了,說:“我沒別的本事,干了一輩子這個,你喜歡就行。”他說,他也曾放棄當銀匠出去打工,掙的錢比打銀飾多。可是,心里總是放不下,手上總感覺似乎少了些什么。于是,他在女兒的勸說下,又回到了老家,去給人們打銀飾。盡管辛苦,掙的錢也有限,可是,又做上了自己喜歡的事,他感覺特別充實。
集市上這位普通的銀匠,在我眼中,是那么質樸,那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