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們對于山東的印象總是厚重與樸實,而實力強勁的山東又以剛健革新之姿態行于產業發展之路,大國重器、“強芯工程”、人工智能…山東,正以革新之力銳意進取,鑄造一條條金色產業鏈。
在工業制造方面,山東可謂實打實的“六邊形戰士”。中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標準劃分的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國家,而山東是唯一能同時集齊這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從原料到產品,再到聯動全球的銷售全鏈條,山東都能一并囊括。
人們對于山東的印象總是厚重與樸實,而實力強勁的山東又以剛健革新之姿態行于產業發展之路,大國重器、“強芯工程”、人工智能…山東,正以革新之力銳意進取,鑄造一條條金色產業鏈。
#山東產業體系完善,小到螺絲釘的打造、大到工業裝備的生產,都展現著強大的制造能力。圖中,山東省青州經濟開發區一家玉米聯合收割機制造企業的工人正在進行裝配作業。

高端裝備“鑄劍為犁”
全球首列碳纖維地鐵列車,全球最快高速鐵路列車CR450,世界上最大的直徑盾構機之一—“山河號”盾構機,亞洲首艘圓筒型海上油氣生產裝置“海葵一號”…這些在世界范圍內也叫得響名號的大國重器身上,都有著鮮明的山東標簽。
大國重器都離不開工業母機的支撐,它是制造機器的機器,是國民經濟命脈產業。在工業母機這條產業鏈上,山東“高手如云”:濟南二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山東豪邁數控機床有限公司、山東威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濟南二機床就是工業母機產業鏈鏈主企業,其“樸素”的名稱下,是不俗的實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系列智能沖壓線,可為全球汽車工業提供整套沖壓解決方案,大型沖壓線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80% ;在海外市場,產品遠銷美、日、歐等67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世界三大數控沖壓裝備制造商”之一。
50.23% , 51% , 51.09% , 53.09% 這是濰柴動力的柴油機本體熱效率創下的4次世界紀錄。濰柴依托“鏈合式發展”思路,涉足動力系統、商用車、農業裝備、工程機械、智慧物流、海洋交通裝備等六大業務板塊,奠定了其身兼多個產業“鏈主”的地位。在數智化和新能源變革中,濰柴還以強勁的動力心臟,帶動3000余家供應商協同升級,推動200余家核心伙伴完成智能化改造,關鍵工序自動化率突破 75% ,驅動著5000億級生態圈向世界級裝備產業集群進化。
“強芯工程”破壁攻堅
6月4日,在備受全球半導體產業矚目的第3l屆半導體年度獎(SemiconductoroftheYear2025)頒獎典禮上捷報傳來:山東天岳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岳先進”)憑借其在碳化硅襯底材料技術上取得的革命性突破,榮獲“半導體電子材料”類金獎。這是該獎項設立31年以來,中國企業首次榮膺金獎。
在整個芯片產業鏈上,芯片襯底材料處于最上游,天岳先進正是這一領域的“鏈核”企業。2010年,天岳先進董事長宗艷民收購山東大學一項實驗室技術,注冊公司開始創業,2023年天岳先進導電型碳化硅襯底材料市場占有率躍居全球第二,2024年發布12英寸碳化硅襯底產品,再到此番獲獎,已經過10多年的磨礪。在芯片行業十年磨一劍的不只有天岳先進。近一段時間,智慧家電品牌海信最新研發的RGB一miniLED電視,憑借紅綠藍三原色背光技術,實現了遠超傳統液晶和OLED的色彩表現力,成為全球顯示技術的標桿。這超強的色彩表現力背后是一顆“中國芯”的支持。從2015年啟動首顆畫質芯片研發,到2024年HV7108芯片問世,海信研發團隊堅定地走上了一條最難的路—自主攻關核心芯片技術,這一出發,便是10年。


作為山東人工智能產業鏈的鏈主企業,浪潮集團是如何“鏈”動整條產業鏈的呢?浪潮人工智能工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作為國內唯一一個已經實體化的人工智能工廠,浪潮人工智能工廠由模型制造、智能體制造、綜合訓練場三大核心模塊組成,它是公共服務平臺、產業鏈整合平臺、生態共營平臺、科學研發平臺、人才服務平臺,將通過匯聚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打造產業核心載體與創新引擎,推動人工智能在山東省的落地,助力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格局。
山東的“強芯”之鏈上群星閃耀:山東恒元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山東大學、濟南大學科研團隊,在全球首先突破了12英寸(直徑300毫米)鈮酸鋰晶體生長技術;山東省德州市經過10年深耕與培育,將集成電路產業打造為城市新名片,營收突破400億元;清河電子科技(山東)有限責任公司投產不到1年,已突破高端IC載板“卡脖子”難題…
人工智能,直指未來
在山東,人工智能產業鏈上的各個企業,正在以“智力”賦能千行百業。中移齊魯創新院的全棧式產品與服務體系如同人工智能的“中央廚房”,可以根據客戶不同的場景化需求,“烹飪”出量身定制的AI產品或解決方案;政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聚焦于優質企業的培育服務,是國內技術領先的科技服務業頭部企業,實現了多個降本增效的全國首創和標桿案例;青島國實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少有的同時具有人工智能發展戰略以及海洋發展戰略的企業,研發并推廣應用“問海”“船尋”“海悟”“海星”等海洋領域大模型,“把大海裝進了手機App里”…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的當下,山東也不甘落后。2024年,山東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900億元,占全國 9% 。從大模型產業看,山東重點大模型企業共有135家;從大數據產業看,山東24個項目入選工信部大數據產業試點示范,數量居全國第二;從大算力產業看,山東省級工業智算云服務中心18個,其中浪潮AI服務器市場占有率保持全球第一;從智能體產業看,以智能機器人為代表的具身智能和以數字人、虛擬人為代表的軟體智能,呈現井噴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