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山東的海域內,一捧海水、一條海魚、一艘艘船舶、一座座海洋工程設備,便能串聯起一條條星光點點的藍色產業鏈。
2024年,山東海洋生產總值突破1.8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海洋漁業、海洋化工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旅游業4個“千億級”支柱產業共實現增加值6249.3億元,對全省海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 38% ,“主引擎”作用顯著在山東的海域內,一捧海水、一條海魚、一艘艘船舶、一座座海洋工程設備,便能串聯起一條條星光點點的藍色產業鏈。
海之“饋贈”,“鏈”動無限價值
海洋是豐盈的寶庫,但山東沿海地區的鹽堿地卻一度被視為“不毛之地”。山東海化集團有限公司是濰坊高端化工產業鏈海洋化工綜合利用“鏈主”企業,該公司就在“寸草不生”的鹽堿灘涂上,書寫著“藍色奇跡”。
海化集團依托渤海萊州灣豐富的鹵水礦區資源,采用“納濾精制鹵水技術”,讓傳統制堿工藝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實現了地下鹵水直接生產純堿的夢想。作為海洋化工綜合利用“鏈主”企業,山東海化能做到“一水八用”—養殖、冷卻、提溴、納濾精制鹵水、制鹽、苦鹵化工、海(鹵)水淡化、新能源發電,水中養殖魚蝦貝類,光伏板上發電,光伏板下鹽業制鹵,透過一滴海水,映射出無限的產業價值。
近來,海化集團揭榜成為山東省海洋化工產業大腦建設試點單位,“海洋化工產業大腦”遇上海洋化工“鏈主”企業優勢,縱向能貫通以海化為核心的產業鏈條,向上下游全環節延伸,打造一體化產業協同體系;橫向可形成“產業大腦 + 生態伙伴”的協同網絡,加速海洋化工產業數智化升級。
大海的饋贈在山東得到了充分利用。在青島,青島明月海藻集團以一棵小小的海藻為起點,串聯起海藻工業原料、海藻健康食品、醫用材料的一整條產業鏈;在煙臺,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從虹鱒良種選育、苗種繁育和養殖試驗,到專業飼料運輸船研發建造,再到投用“經海1號”活魚運輸船,讓一條魚游出一條產業鏈,也讓海產品從深海到餐桌的鏈條暢通無阻;在威海榮成,一根海帶串起育苗、養殖、食品、肥料、文旅等多個產業環節,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海之重器,“鏈”上更廣海域
在山東,聳立于海面的一眾船舶與海工設備引人矚目。“藍鯨一號”助力中國首次可燃冰試采成功,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海葵一號”在山東青島完工交付,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國信1號”、全球首艘15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2-1”交付船舶與海工裝備已經成為山東的一張亮麗名片。
2024年,青煙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集群獲評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青煙威三市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鏈各有千秋。
青島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鏈中,北海造船、中船發動機、海西重工、青島雙瑞等“鏈”上企業緊密合作,形成了具有韌性的創新發展體系。其中,中船發動機為船舶打造動力“心臟”,首臺甲醇雙燃料船用低速發動機成功交付,實現了中國低碳燃料船舶動力“零”的突破;北海造船作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船海企業、山東省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鏈“鏈主”單位、青島市智能裝備產業“鏈主”企業,囊括了從產品研發、設計、建造,到維修、改裝及船舶配套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務,今年半年交船數量與載重噸雙雙刷新歷史紀錄。
煙臺的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鏈同樣“硬核”。中集來福士是煙臺海洋工程產業鏈“鏈主”企業,同時也是國家工信部重點支持的五大海洋工程裝備龍頭企業之一。從超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系列”,到亞洲最大的滾裝運輸船,從中國首個海上浮式光伏實證基地,到全球最大深水養殖工船“JOSTEINALBERT”,這一個個名號響亮的海之重器,皆出自中集來福士之手。海工、漁業、清潔能源,中集來福士以“鋼鐵”之力,“鏈”上更廣的海域。
威海市則以豪華客滾船、重吊船、南極磷蝦船、游艇等為特色,致力于打造一眾“威海品牌”。榮成市擁有完整的修造船產業鏈條,三星重工業(榮成)、黃海造船、鑫弘重工等21家修造船規模以上企業,年整船產能達到100萬噸,修船千艘次以上。其中黃海造船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建造的南極磷蝦捕撈加工船克服了南極低溫等多項技術壁壘,掌握了打開海洋“蛋白質倉庫”的重要密碼。
山東港口, “鏈”動全球
港口是助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暢通高效的關鍵環節,可謂產業鏈“血脈”的入口和出口,同時也是活躍全球經貿往來的重要力量。21個主要港區、370余個生產性泊位、340余條集裝箱航線,山東港口憑借其技術優勢與地理優勢,織密山東與多地的航線,提升保障全球產供鏈穩定暢通的樞紐作用和支撐能力。
山東港口晝夜不息,裝卸著來往于全球的集裝箱。其中,在與韓國之間的貨物、人員往來上,山東港口扮演著重要角色。
載滿焦煤的輪船從山東港口日照港駛往韓國,臨沂板材在山東港口威海港裝船出口至韓國仁川,山東港口威海港依托“四港聯動(威海港與韓國仁川港、平澤港、群山港聯動)”,成為中韓貿易的“黃金通道”,十幾個小時便能將包裹送抵韓國,助力海外“包郵區”的實現;今年 ?1~2 月份,煙臺港韓國航線吞吐量創新高,同比增長7.6% ,堪稱“海上跨國高速路”
來自韓國的游客、貨物,也經由山東港入境中國。“海藍鯨”輪靠岸山東港口煙臺港,來自韓國的旅客從這里踏上探索中國的新奇之旅,煙臺港成為中韓交流的熱門“打卡地”;今年5月,來自韓國的商用車及汽車零配件抵達山東港口煙臺港碼頭,經過卸船、保稅、裝車,通過鐵路運輸發往新疆喀什口岸,最終運抵中亞……
海上有無限發展機遇,亦有無限好時光。在山東威海,被搬到海邊的至海港灣“海上足球場”成為夏日運動熱門地。
